高标清同播时代下的高清播出系统分析

2017-08-10 04:14李俊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应用

李俊

马鞍山市广播电视台,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 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视播出领域发展迅速。高标清同播系统得到推广和应用,更多高标清节目同步播出方案形成,预示着我国高清电视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高清节目的优势是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视听感受,画面品质提升,因此,要立足高标清同播时代,对高清和标清播出系统进行全面对比,实现对高清播出系统全面、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高标清;同播时代;高清播出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3-0038-02

在科技的推动下,广电领域的高标清同播时代到来,对于高清电视市场的推动意义重大,有利于整个电视制造业的有序发展。在高清电视的应用下,有线电视数字化成为发展趋势。立足高标清同播系统,使得使用者能够获取更为优质的电视内容。

1 高标清同播发展状况

1.1 高标清同播的概念阐述

对于高标清同播,主要是指立足同一频道,将高清和标准两种形式进行输出。在这种模式的应用下,观众能够获取更高品质的节目效果,满足观众对节目品质的高度要求。因此,这种模式被行业内诸多电视台所接受,成为其追求的方向和趋势,重视对软硬件技术的研发,取得一定成果。在高标清同播的进程中,广电领域注重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完善与升级。

1.2 高标清同播应用与发展概况

在高标清同播的推广中,强化了对整个广电网络运营的促进作用,同时,对电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在标清向高清的发展中,需要立足长远,要在保证达到广电总局高清信号标准的前提下,才能应用于节目的播出过程。究其原因,主要是标清与高清很难在诸多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如设备、电视素材以及人员分配等。在科技的影响下,高清播出系统能够提高差异化的信号品质,实现高清与标清信号的有效转换,促使观众能够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收看不同品质的电视节目。

2 高清与标准播出系统的异同点分析

2.1 重视对高清与标清系统相同点理解

首先,二者在播出时间和播出方式方面相同,即便发展为高清播出系统,也不需要对人员管理进行较多改变。

其次,针对播出系统的控制管理,在播出软件上具有一致性,无需再进行人员方面的投入和培训。

再次,立足设计方面,二者差异也不明显,高清播出系统立足标清,吸取其宝贵经验,需要关注的是安全设计领域,加强备份。

最后,针对不同播出系统,应急管理系统相对完善,能够提供加强的保障力,即便应用高清系统,针对紧急情况,也能够进行有效的应对。

2.2 全面关注高清与标准播出系统的差异性

(1)硬件设备存在不同。对于标清与高清系统,二者硬件存在差异,尤其是在服务器、传输以及存储设备方面,更为明显。除了要使用传统的设备,如切换开关、视频服务器以及相關周边设备等,高清播出系统在带宽和存储量方面要求较高,尤其是负载要大,也就是说,高清播出系统在技术上的要求更高。在电视节目播出领域,视频服务器是关键性的设备,直接影响到节目播出效果和品质。在当前使用的视频服务器中,兼容能力较强,在实际应用中,核心部分为存储、编解以及管理模块,容量突出,带宽较高,同时,故障很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对提升高清播放系统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高清与标清在系统负载方面彰显不同。在高清播出系统中,其需要处理的文件以及视频等更多,因此,高性能的设备必不可少,目的是有效增强设备自身的负载功能,与高清播出系统的内在需求相统一。与此同时,在高清播出系统的应用中,安全监控设备必不可少,以更好地实现高清播出系统全面监控与管理。

(3)传输距离存在差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号传输的质量得到较大幅度的增强。在高清播出系统中,信号传输质量要求更高,因此,在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需要立足现实需求,结合传输距离的不同,进行线缆等的差异性选择,在根本上保证高清播出系统信号要求。

(4)对网络传输宽带要求不同。高清和标清系统对网络传输宽带要求不同,高清系统的要求更高。立足千兆网络,很难满足高清播出系统的要求,需要重视对宽带外部和播出系统迁移量的核算,综合节目播出时间和数量等因素,立足实际,选择更加合适的方式。

(5)素材文件存储量和访问宽带不同。对于播出系统而言,包含缓存和二级存储的播出,立足存储角度,标清播出的码率及占用的存储空间与高清播出系统存在差异,高清系统在空间上要求更大。为此,在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要重视对节目存储容量的核算,明确存储空间的需求,达到对播出码率的掌握,在根本上有效维护高清播出系统性能的实现。

3 高清播出系统的技术应用情况

立足高标清同播环境,高清播出系统在技术要求上更高。其中,AFD是当前比较先进的视频元数据,能够实现对图像原始高度比例的合理控制,同时,对图像活动中的信息进行更加专业化的描述。在高清播出系统中,结合上下变化模式,将AFD技术应用其中,实现对整个播放系统的全面、高效的控制。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能对电视标清素材进行合理和有序的变换,使得成像结果更优质。首先,将ADF技术应用在高清播出系统电视节目准备播放阶段,实现与MXF文件的有效结合。其次,结合整个电视节目播放进行,在完成上变换方式之后,而后嵌入AFD信息,有效提升系统播出的安全性。

4 高标清同播环境下高清播出系统应用实践

4.1 独立同播模式

(1)方案介绍。这种方式主要是在保证标清频道能够正常传播的前提下,另外进行全新采编播一体的高清播出系统。这种模式的应用,标清系统中仍存在标清节目,高标清两套播出系统处于共存的局面,二者不存在耦合现象,处于隔离状态。立足这种模式,一旦需要在标清与高清进行同时播出,那么,需要节目源在进入系统之前,进行节目上下变换处理,需要得到前端备播系统的支持,形成高清和标清两个版本,而后进行相应系统的传输。在进行节目信号变换的时候,需要在总控矩阵环节之前完成,同时,做好监控,保证变换效果的最佳状态。在完成处理之后,才能进入相应系统,维护系统和节目的安全性。在高清配播出系统中配置了下变换器,发挥标清系统冗余备份的功效。

(2)对幅型变换问题的探讨。如果节目只是标清版本,同时,采用16︰9的遮幅式构图,那么,在完成标清系统上载之后,也能够在高清播出系统中播出,主要原因是视频服务器会主动采用上变换方式进行播出,默认两侧自动加边的方式。

4.2 一体化同播方式

(1)方案阐述。在这种模式中,主要是构建全新的全高清播出系统,囊括节目上载、演播室系统等多种传输系统类型,各个环节都需要采取高清设备。立足高清播出平台进行高清节目播出,而后进行信号下变换,形成标清信号,以满足标清播出的要求,最终结果是高清系统同时输出高标清信号,以这种方式满足高标清同步播出的效果。

(2)对幅型变换问题的介绍。如果面对4︰3构图,这种方式十分适用。但是,对于16︰9构图,鉴于上载阶段默认的两侧加边上变换,采取高清信号进行上载,因此,会出四边都是黑边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保证上载时上变换方式的灵活性,需要在采用两侧加边方式的前提下,还要使用下切边方式。针对标清播出,需要采用上下加边的方式。对于16︰9构图,其多数为高清节目主要是一些高清电视节目。在高清信号支持下,高清电视节目能够达到较高的收视效果。在应用标清系统的时候,两侧使用的是切边切换模式,很容易造成内容的不完整性,影响观众的视听感受。这对这种情况,将AFD技术应用在视频服务器中,对加边信箱模式进行指出,保证较好的收视效果。在高清播出系统中,提高构图方式与AFD技术相融合,对于提升和控制电视节目的清晰度意义深远。

5 结束语

综上,高标清同播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对整个社会影响深远。当前,高清播出系统成为发展趋势,应用率较高,涉及较为广泛的领域,给观众带来更加全新的视听感受。因此,需要立足高标清同播环境,全面分析二者异同点,强化高清播出系统的应用,满足技术要求,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加高品质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姜明.利用可靠性理论设计和分析高标清同播播出系统链路[J].现代电视技术,2010(12):116-120.

[2]沈雷.高标清同播系统播出切换点的分析与测试[J].西部广播电视,2016(9):186-187.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