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俱备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017-08-11 02:31阮瞻霞
关键词:初中数学

阮瞻霞

【摘要】 数学课堂是理性化思维的天地,是学生求知的殿堂。步入初中,随着知识更新加快以及难度加大等原因,学生变得冷漠,似乎老师在唱独角戏。那么在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情感因素的同时,我们如何营造一个宽松、自然、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呢?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从声、色两方面着手将事半功倍。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声色俱备 生机活力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8-058-01

0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这些主要集中体现在教师说话时的声音、表情、神态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感情色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声色”。下面是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依据,浅谈为什么以及如何运用声、色两部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独特的生命活力。

一、獨特的教学语言,打造灵动、愉悦的教学课堂

“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就必须研究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性应包括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简洁性、情感性、启发性、趣味性和生动性等。

(一)教师教学中应体现出数学教学语言所具有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简洁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结构很严密的学科,作为数学教师在叙述数学事物时用词应贴切且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不违背数学学科的科学性要求。与富有弹性的文学语言相比,数学语言每个字、词都有确切的含义,不容混淆,即使只相差一个字或颠倒一下顺序等,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概念,如:“直线和射线”、“全不为零”与“不全为零”等等,所以作为教师就必须首先做到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准确、规范自己的言语。与此同时数学教学语言要简洁而精炼,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教师教学中应体现出数学教学语言中具有的情感性、启发性

数学教学语言应力求亲切,富有情感。数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一味地给予“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的评价,表扬随时可闻,随处可见,对学生的评价变得庸俗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用鼓励性的语言去启发学生,如“他的方案很有道理,谁还能补充?”“谁来试一试?”“我相信你们能自己想出来的。”等等。

(三)教师教学中应体现出数学教学语言具有的趣味性、生动形象性

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学生心悦诚服;三是可以提高思维的质量,获得美感享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会适当运用语言修辞技巧,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编成短小精练的口诀、顺口溜等,便于记忆。如: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可以记为:两组同学在一起,两两握手互敬礼。讲完全平方的时候,可以总结为:首平方尾平方,二倍乘积在中央。

二、神、情并茂,体态语展示课堂精彩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口头语言是数学教学表达的重要工具,但不是唯一工具,教师的一些非语言行为,如面部表情、神态、手势、外表修饰等也同样起着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作用。

(一)教师拥有丰富的表情,更具有感染力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言,55%来自面部表情。愉快的表情像春风,使学生感到温暖、亲切,给教与学带来融洽平和的气氛。有人说过,教师就像演员。一名优秀的教师,我认为也应具备一定这方面的能力,通过丰富的表情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师利用不同的眼神,微妙的手势,更能增添语言的张力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用目光注视可以沟通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视线联系要平视,不要仰视或俯视。教师的目光多是信赖的、鼓励的、赞扬的,但也有批评的、否定的,种种目光都使学生心领神会,从而受到教育、启发。于此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手势具有很丰富的表现力,在体态语中是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它的运用往往与讲述、面部表情相配合,有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印象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无声教学语言。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手势、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达到较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教师适宜的外表修饰,更能提升教学魅力

外表修饰是指教师在教学情境中的服装、发型配饰、美容化妆等,是教师内心修养、品格气质的外部流露。虽然在大多数的教学情景中,外表修饰不直接传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但得体端庄的服饰对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气氛起着一定的作用。

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作为老师,要讲究教学的声色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反复推敲,不断总结、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 参 考 文 献 ]

[1]段晓蕾.《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新疆教育出版社2009.

[2]张学斌.朱琼瑶《教学设计理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刘力.理想教师的教学素养[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2(1).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探究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
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探微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