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融合

2017-08-11 10:55罗容会
关键词:模仿多媒体情境

罗容会

【摘要】 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完美融合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会有怎样的作用,论文将从创设情境,开启乐学之旅;朗读模仿,感受文学之美;创新思维,放飞想像之翅;作文写评,激发创作之趣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多媒体 情境 模仿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8-097-01

0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语文教学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是坚守固有的模式,还是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从教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师,从一开始接触多媒体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驾轻就熟,这中间的历程让我真实地感受到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完美融合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现就我多年的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对语文教学所起的作用有哪些。

一、创设情境,开启乐学之旅

教师在新授课文时,总是会创设一种情境,以此激发学生探求课文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传统课堂上,大都靠老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想要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往往有些困难。有时候,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所处的地区与作者不同,教师仅仅通过语言文字来创设情境,很难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导致学生在理解文本中作者的情感时出现困难。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整合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声响、视频等,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文本,从而让学生更能加深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理解。比如,教学《安塞腰鼓》时,由于学生没有生活在陕北,对于陕北的人文风俗并不了解,很难在头脑中再现安塞腰鼓表演的宏大场面,而这恰恰就会阻碍他们对作者所抒情感的理解。为此,我从网上下载了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放映出来,那强劲震耳的鼓声、那红白相间的服饰,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文本中的景以及作者所抒的情就会清晰地在学生的头脑中重建,学生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如此直观的视听享受,学生如何不乐学。

二、朗读模仿,感受文学之美

语文课本中往往有很抒情性强的文章和诗歌,对于这类文本的教学,通常是以朗读教学来实现教学目的。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朗读教学,大多是老师先“自我示范”,然后再就朗读中的停顿、重音、节奏等问题对学生进行辅导。这种教学教师的示范作用就非常重要,如果示范不好,学生就不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文本内容的丰富以及主旨的意味深长,但是如果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我们可以先展示文本,并在文本上做上标记,在标记旁加注说明,让学生能直观地对文本的停顿、重音、节奏等问题有所感知,从而能更好地感知文学之美。比如在上高尔基的《海燕》时,首先我用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视频,伴随着视频中精美的画面,朗读者充满激情的声音,以及所配的动听的音乐,学生仿佛身临其境,那在无边的大海中与暴风雨顽强拼搏的海燕一下子扑面而来,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接着再让学生跟着视频逐句练读,这样,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激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进行朗读。最后再将学生的朗读录下,让他们跟视频中的配乐朗诵比一比。在比较中学生找到了差距,就会反复揣摩,反复比较,不需要老师去寡而无味地强调朗诵技巧,学生就能够学到停顿、轻重、语音、词调等朗诵技巧,学生的表现往往是我们老师难以想象的,多媒体的运用,使教材变得有声有色,使学生在朗读模仿中受到文本的感染,从而让他们养成一种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创新思维,放飞想象之翅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利用多媒体却能让学生创新创新思维,放飞想象的翅膀。

四、作文写评,激发创作之趣

作文历来都是学生害怕的主题,而教师对于如何能让学生爱上作文也感到头疼,作文是让学生把自己在实践中所感受到的东西倾述于语言文字,而现在由于各方的原因,学生无法到大自然中去接触多样的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作文,只能是无病呻吟,但是现在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可以把生活中的事物搬进课堂,让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唤起学生的形象记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能有效地解决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恐惧作文的问题。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如何完成《秋天的田野》这篇作文时,我首先把作文题目展示在屏幕上,和大家一起审题,让学生明确这篇作文的主旨是写景,其次明白写景的文章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在学生明白要写什么后,我播放了一段秋天田野风光的视频,让学生按顺序观察画面上的景物,同时把秋天的田野里所特有的事物以闪烁的方式展现,此时,那一幅幅逼真的画面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学生写作的兴趣极大地调动起来。

学生完成作文,老师必然地要评改,而传统作文评改只是老师单方面地给出分数与评语,而学生只是簡单看一下老师给出的分数和评语就了事,这样的方式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提高。而有了多媒体,老师能够将好的片段或者优秀的作文通过实物展示仪,让所有同学一起欣赏借鉴。同时也可以将不好的作文展示出来,让学生集体评改,这样师生一起评议,能快速地让学生取长补短,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被评学生,能通过同学面对面地评议,真切地感受自己的写作的不足以及成功的喜悦,记忆深刻,更激发了作文的热情。

总之,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融合,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猜你喜欢
模仿多媒体情境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