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17-08-11 11:40朱爱东
关键词:教学环节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朱爱东

【摘要】 新课标提倡转变学习方式已有十多年了,但在推行的过程中却阻力重重,至今也没有多大的进展,自主学习方式依然没能成为基础教育课堂上的主流教学方式。本文试图在中考和高考压力不减反增的大背景下,以一线教师的身份从操作层面选取教学环节这一切入点,来探讨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推行自主学习方式的可操作性。尝试通过优化传统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 教学环节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8-120-02

0

自主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语文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然而,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科学、合理和高效的学习方式,在国家和政府层面以课程标准的名义提出至今,却碰到推进慢、落实难、效果差的问题。其原因,一方面是专家们提出的推进措施往往“隔靴搔痒”,许多观点和建议看起来无懈可击,做起来却“水土不服”。另一方面,一线教师面对应试升学的巨大压力,虽然知道自主学习的科学和高效,但是,没有哪间学校会同意老师拿升学率来冒险开展有着著多不确定性的试验,家长更是绝不会答应老师拿自己孩子去做转变教学方式改革的“小白鼠”。而作为最需要科学和高效学习方式的学生却苦于既没有正确的方法指导,又没有简便的操作办法,他们只好一声叹息,继续埋头在书山题海中而不能自拔。

如果能找到一套各方都能接受且便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流程来,或许可以让自主学习方式为再是“水中月”、“镜中花”。笔者试图在吸收传统教学的长处基础上,关注和改进几个重要的教学关键点,通过优化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环节,逐步实现从传统教学方式向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准备环节:优化自主学习的环境和目标

制定《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情况调查表》,侧重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能力和习惯等,为学生分层和分组开展自主学习收集必要的数据。加强与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师的沟通,集中各方面形成合力,努力營造学生在校期间自主生活、自主管理和自我反思的良好氛围。引导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学生在家自觉和自主完成作业的督导工作,确保学生无论在校还是在家都有一个自主生活和学习的良好环境。与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协商共同制定《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座位表》,引导学生在自由组合的基础上,男生女生搭配、内向外向性格学生搭配、优秀生后进生搭配,每4-5人组成一个自主学习小组,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和自主开展合作学习。

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目标。在起始年级,老师首先以《语文知识树》的形式,公布整个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和任务,把中考、高考语文的每一个考点都逐条列明,让每个学生对照进行圈点批注:哪些是曾经学过且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哪些是还需进一步强化的考点,哪些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等,使每一位学生在进入初中或高中的第一天就明确知道自己有什么、缺什么和学什么,为将来有的放矢地开展自主学习树立明确的目标,在初中或高中总目标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学生还在要老师的指导下确立分阶段(一学期或一学年)的阶段目标。老师指导学生修改目标,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总目标是可实现的,确保每一位学生的阶段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万事开头难”。教学准备阶段对老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老师不但要细致地考虑到每位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每个细节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还要有足够长远的教育眼光和整体观念看待和布局整个初中或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更要有足够的智慧引导学生也具有长远的学习眼光和通盘规划学习过程的能力。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准备充分与否和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自主学习实施过程的顺利与否和效果好坏。因此,老师接手一个起始班级,不应当为赶进度而马上开始上新课,而是至少花费一周以上的时间帮助班级的每位学生明确整个初中或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目标以及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确保每位学生一开始就能方向明确地学,条理清晰地学,心中有数地学。

二、实施环节:优化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

在学生明确了整个学段的学习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的基础上,每堂语文课还必须有更具体和更细化的学习小目标,即:本堂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需要具体掌握的知识点和具体强化的能力点。有了具体的学习小目标,自主学习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下去,学生还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课堂学习的材料和内容。适当的学习材料和内容,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至此,学生依然无法独立自主地开展语文学习。老师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语文的进度安排表》。这对于还没有形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可操作性以及后面各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制定《学生课堂三分钟讲评互评表》。学生每天的课堂讲评,是引导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第一项内容。通过学生课前找自主故事、课上讲评、同学互评等操作形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自由发表观点和自主评判优劣等自主能力。

课堂自主学习的第二项内容是引导学生从易到难、由少到多、由个别到一般逐步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由于事前已经把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目标前置了,把语文学习的重心前移了,所以,课堂上,老师应当主动把讲台让给学生,把时间让给学生,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重点,发现和研究难点,展示学习结果。孔子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把重点、难点和结果都完全呈现出来后,教师的关键作用便突显出来: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此时此刻的学习状况,及时明确考查重点,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及时补充相关内容,及时开展强化训练。

三、反馈环节:优化自主学习的检测手段

检测和反馈是任何学习方式都必须要关注的环节。传统的检测和反馈大多是只针对结果而不关注过程。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是个需时较长的过程,只有精准地把控这一过程,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老师不仅要时时处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测,而且还要时时处处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反馈。

因此,老师需要提前编制好学生每天的作业内容,明确学生每天完成作业的程序和要求,让学生掌握具体和必须的自主學习步骤和要求,确保学生在没有老师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开展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制定《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检查记录表》,由语文科代表和学习小组长记录每位学生每天每次语文作业的完成情况。老师、家长。甚至学生本人通过记录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自主完成作业的质量。提前确定学生每周自主完成作文的内容,建立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规则,通过规则把写作的目标、要求、重点和难点等进行固化和量化,便于学生自主操作;公开展览学生作文,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写作的兴趣。提前明确学生互背互默古诗词曲文的内容,制定《学生互背互默古诗词曲文记录表》,记录学生自主背默的情况,学生和老师可以随时了解背默进度和生生间差距,有利于在班上形成你追我赶自主学习的氛围。每周进行一次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结果的检测:通过“周周清”检测的形式把每周学习的重点、难点集中起来强化训练。这一方面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也便于及时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重要的依据。

当然,影响自主学生习方式落地的因素还有很多,此处仅就教学环节这一很小的角度来探讨之。笔者经过近几年的行动研究,从研究得到的统计数据来看,强化自主学习目标、细化自主学习内容和具化自主学习步骤完全有可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中考、高考取得理想成绩应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或许正是在当前应试压力暂无减小迹象的现状下,有效推进学习方式转变、突破语文教学“瓶颈”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教育部印发).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人民教育出版社).

[5]《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叶澜(圣才教育出版).

[6]《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林格(清华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教学环节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万丈高楼”由此始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