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演讲对议论文写作的策略和实施

2017-08-11 21:13蔡绍展
关键词:议论文

蔡绍展

【摘要】 作文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综合性板块,直接反映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更与学生的学科成绩息息相关。议论文是高考最常用的文体之一,故高中写作教学中的重点即包含议论文写作教学。近年来高考对文体规范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很多考生由于文体界限不明而失分。语文学科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力图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来改善这一现状,探究出能够提升学生文体写作能力、让学生达到议论文写作标准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提升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就需要让学生“观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说理具体实在;论证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规范”。实践证明,课前演讲就是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结合自身议论文教学经验,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作出探究,拟通过课前演讲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议论文水平有效提升。

【关键词】 课前演讲 议论文 规范性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8-129-01

0

1.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生写作议论文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指正。缺乏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只是照本宣科,很难找出其写作的议论文的亮点。这是由于学生受阅读材料所缚,过于重视阅读材料中的思想观念,且害怕失分,宁可采用中规中矩的写作套路,也不愿意剑走偏锋,忠实于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学生提炼不出鲜明的观点,只为了让作文内容达到“实用道德理性的共识”,就会人云亦云,男以培养出自己的个性。并且,很多学生会认为议论文重素材,而素材一定要“伟、光、正”,学生惯于使用教材上或教辅上的现当代名人或名流千古的古人事例为主体素材,且素材重合度高,造成议论文内容千人一面,教师很难产生眼前一亮的新鲜感。还有一些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议论文只需要按照一定的套路,通过一定的模式将素材“复印”上去,再加几句论据即可,不需要过多的文采渲染。这就导致作文内容空洞无趣,学生也会失去自由思想、独立创作的趣味,对议论文写作缺乏兴趣。

2.高中生议论文写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议论文写作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教师基于高考作文评价体系下的议论文教学模式过于陈腐,缺乏创新。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较好的作文成绩,让班级学生大致维持在中高等的水平上,教学活动但求无过,不求有功,采用踩点式议论文教学来指导学生写作时契合高考作文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写应试作文。自然,学生的作文就会缺乏主见性和创新性。教师往往着重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让学生“扣题表达,合乎文体,达到字数”,并让学生熟读甚至背诵优秀的议论文开头和结尾,以此让学生的作文“看上去不错”。实则学生的写作内容缺乏核心思想,也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这样的程式化议论文其实是现代八股文,缺少之于深刻论证文本内核、增强文本说服力的创作意识的思辨色彩。且这样的写作方式很难让学生产生一挥而就、意犹未尽的写作成就感和自豪感,學生对写作缺乏兴趣,主动创作的意识淡化甚至于泯灭。

3.在议论文教学中引入课前演讲的策略研究

3.1教师示范,了解议论文特点

开展课前演讲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并且能够放低写作指导的门槛,通过让学生自由发挥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增添助力。首先,教师可以先示范演讲,帮助学生走近课前演讲的大门。演讲和议论文是相通的,虽然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却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且规律具有相似之处。演讲是为了让听众了解并接受自己的观念,与议论文表达自己论点,并进一步论证的写作步骤相同。教师的演讲需要遵循议论文的写作规范,也按照“论点——论据——论证”三个层次,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讲示范。

3.2引导学生总结技巧,积累素材素材,形成个性

在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一定的课前演讲练习后,学生的演讲水平通常能够得到质的飞跃,能够合理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事一议,通过对演讲技巧的分析和总结,找出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因果推断法、正反对比法、假设推理法等。因果推断法是先举例说明,然后提出问题,后得出结论;正反对比法是通过古今中外的同类事例来比较或通过与之相反的事例来对比,从而推导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或差异点;假设推理法是假设与事例相反的行为活动,推测会产生的结果,以此论证自己的论点。学生在使用这些论证方法进行演讲后,自然而然能将之运用到议论文写作中。

3.3培养清晰的思路,熟悉议论文结构

演讲就是作文教学的“辅”战场,要打好这场仗,有一定的演讲技巧和丰富的素材积累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将演讲与写作相结合,指导学生写出规范性的议论文。议论文有几种基本结构,需要教师与学生作深入探究:并列式结构、对比式结构、层进式结构等,都是学生需要了解并区分的理论知识。并列式结构是在建立主论点的基础上,设置平行的分论点,并通过对分论点的阐述完成对主论点的建构,如在写作《欣赏》为题的议论文时,学生可以通过自身、朋友、国家等角度,来完成并列结构的议论文。对比式结构,就是先提出论点,再通过正反对比的事例,论证自己的论点。仍以《欣赏》为题,学生可以通过“欣赏自己会自信,不欣赏自己会自卑”等正反事例,明确“欣赏”的重要性。层进式结构简言之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几部分。如写作《欣赏》一文,可以按照“什么是欣赏——为什么要欣赏——怎么样才能正确欣赏”的结构来行文。根据题型不同和学生自身的想法,可以灵活变通,展开结构合理的论述方式。

[ 参 考 文 献 ]

[1]周媛.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有效教学初探[J].学术研究,2012,(11):161-162.

[2]张颖.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的有效教学和实践研究[J].学术研究,2012,(11):161.

[3]孙绍振.用具体分析统率议论文“三要素”[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7):14-19.

[4]唐葵玉.中学生议论文个性化评改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育(下),2010,(4).

猜你喜欢
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如何快速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指导初中议论文写作的点滴体会
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
例文悟法 得法为文——议论文“图式”的建构与应用指导策略
初中作文中议论文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议论文教与学暇思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