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探讨

2017-08-12 14:07张晶李宝宏
福建建筑 2017年8期
关键词:风貌小城镇城镇

张晶 李宝宏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筑学系 福建漳州 36310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探讨

张晶 李宝宏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筑学系 福建漳州 363105)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小城镇向“特色”“高端”“创新”转型,如何保留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风貌,是当代规划设计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文章主要从“建筑”“文化风貌”“景观生态”“产业升级”“物联网+”5个方面对城镇特色化发展进行简要探索。

新型城镇化; 特色城镇;发展

0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但一些城市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扩张,不注重差异化的建设与发展,导致许多城乡大同小异,千城一面,失去了城市在历史发展中理应形成的独特城市风貌。

在新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概念,要“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绿色低碳、集约智慧、文明和谐、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更加重视城镇化质量,城乡统筹强调适度和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速度,目标指向“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更注重城镇化的质量、城镇的空间特色与风貌[1]。

小城镇,它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据1993年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集镇提出的明确界定: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2]。据此,集镇是农村中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心,是今后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重点,农村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村经济与社会状况的集中表现。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而是融合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3]。

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小城镇向“特色” “高端” “创新”转型。 在与大城市相比,人才资源、地理区位等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何不被淹没在城镇化的浪潮中,保留城镇特色,保护城镇文化,合理规划发展城镇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从“建筑” “文化风貌” “景观生态” “产业升级” “物联网+”这5个方面对特色城镇发展进行探索。

1 建筑

建筑作为一种物质空间,在时代的更迭中演变,在历史的变迁中传承,记载着城市的发展、文化的兴衰。久而久之,建筑不再只是一种空间载体,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能代表地域性风貌的符号。建筑在根植于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时,都在与环境对话,通过空间诉说着历史,传达着文明。

不同地域的建筑,其建筑形式,风格也是迥异的。永定的土楼,江南的园林,北京的宫殿,北方的胡同,哈尔滨的“洋葱头”,这些建筑经过时间的冲刷、历史的积淀、人文的晕染,建筑就不再只是建筑了,其变得有生命力,有识别性,有指向性。当提到宫殿,提到胡同,最先想到的就是北京,提到私家园林,江南的模样也随之浮现脑海。这就是建筑能够记录历史,记录地域生活。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外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等,其中绝大部分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旧物。因为王澍坚信这些物件是历史在建筑中的载体,它们在向后人悄悄地诉说着历史,使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依旧可以触摸回忆的温存,让后人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城市的脉络。这就是地区的风骨与特色。

特色是对当地本色的提炼,是内秀的、是深沉的、是凝练着博大风土人情的精华。 所以,要去挖掘小城镇中有特色,有历史的建筑。因为那些历史的片段与文化的符号,是城镇的根和脉,是地域文化经过历史风雨洗礼后留下来的不熄薪火,是每个人的情感追忆、价值寻求和永久的审美寄托。

在实际的规划建设中,可以从“建筑组群特征”“建筑设计手法”“建筑细部特征”三方面,对地域空间中的特色建筑进行修复与建设,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特征分区与营造

想象一下,当人们厌倦了高楼林立的大都会,依旧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让人们感受、触摸,甚至放下日常的疲惫舒心地生活,寻找记忆中儿时的模样,或者说让无数的后人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存在感受到城市的历史、文明的发展,这是何等的惬意。

2 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是建筑的第四维度,城镇作为主要的建筑载体,长期以来是人们聚居生活的重要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沉淀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及地域独特的民风习俗。由于区位、经济等因素,小城镇相对于城市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发展得比较缓慢,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其受到西方文化冲击以及现代快生活的侵蚀比较少。相对于很多城市,小城镇保有更纯粹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4]。

虽然对历史文化的保护需要更多的成本,但也会带来更高的效用。从这个角度而言,蕴藏在每一个传统村落里的文化基因,独特的建筑材料和工艺,变化多样的地形地貌都是弘扬历史文化的原始资本。

所以,在对小城镇进行总体规划时,应当充分挖掘小城镇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民俗风情等,通过细致全面地走访调查、文献分析,运用综合研究的分析方法,对地域文化特色总结与归纳,定性分类各种不同形态的历史资源、文化风貌、民俗风情等。并从后期的物质空间规划与建设中做出具体应对,有机地将地域文化要素融入到城镇空间环境与风貌建设中,以延伸场所的历史空间与文化肌理。

3 景观生态

相对于城市,小城镇有着更广阔的空间与自然风貌。不同的气候,不同的纬度,不同的地形地貌,这一切使得小城镇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名片”,能够在祖国大地上脱颖而出。比如婺源,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与建筑特色,每年3~4月,来婺源赏油菜花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之所以选择来婺源,是因为这里拥有独特的梯田地势,让赏花的景致变得独一无二。在全国拥有如婺源般独特景观风貌的市镇乡村数不胜数,有的沉寂在角落,被人们忽视;有的已经消失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还有更多的小城镇亟待我们去保护,去挖掘。

图2 婺源景观

景观风貌是大自然赐予小城镇最独特的礼物,文化风俗是历史与时间给城镇最好的遗产。文化是小城镇的灵魂,风貌是小城镇的外衣。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地域性特色进行归纳总结,对生态进行修复,挖掘城镇独特文化风貌,保护其得天独厚的景观。在对地域文化的溯源过程中,整理出小城镇风貌发展的契合点,提炼出风貌设计的总体定位。在设计过程中,力争把小城镇的精髓形态意象化,将其地域文化的要素融入其空间环境和品质特征中。

基此,小城镇的风貌设计,在宏观层面,力求景观山水格局的合理,生态用地不被城市建设用地侵蚀;在微观层面,力求规模和尺度的亲和力,空间布局和形态的灵活性,就其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山水、人文风情,塑造出“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地域文化风貌。

4 产业升级

在挖掘城镇的文化、景观资源的同时,还要对小城镇的产业进行市场分析。有了特色市场化的产业,才是小城镇脱颖而出的关键,也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充分挖掘城镇产业特色,扶持特色产业,同时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内”“外”两方面,分别做到规划建设空间落实与政策指引,如图3所示。

图3 城市产业分析特色提炼

法国柠檬小镇——蒙顿,因盛产柠檬而得名,如图4所示。每年2月的柠檬节,是该镇最重大的节日,人们用柠檬或橘子做成各种雕塑,展示游行,非常热闹。将第一产业精细化“包装”吸引了大量游客,值得借鉴。

图4 柠檬小镇蒙顿(Menton)

5 “互联网+” 和小城镇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重点行动领域: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11个重点领域的“互联网+”发展目标 。

小城镇重点可以在“现代农业与绿色生态”上寻求突破,其中“现代农业”也可以从“农业”扩展到“其他产业”更广阔的的领域中,根据不同城镇的产业特点,挖掘产业特色,通过现代互联网将传统经营模式的产业推向市场。

所以,在设计中,也要考虑到对小城镇产业的定位,从意识形态的决策到物质空间的应对。通过现代大数据及智能物联网,为小城镇在现代化进程中找到合适的发展之道,也可缓解小城镇居民因外出务工而导致的人口大量流失问题。

6 结语

小城镇,也是某种意义上边缘化的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从各方面挖掘城镇特色,充分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生态修复,对产业进行精细化包装升级,并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等手段,逐渐形成特色化的城镇,这样才能在众多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

[1] 汪光涛.城乡统筹规划从认识中国国情开始——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城市规划,2012,36(1):9-12.

[2] 宫远山,王丽丹.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城乡统筹规划实践与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0(01):51-55.

[3] 沈琪芳.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州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6,16(03):27-28

[4] 韦福雷.特色小镇发展热潮中的冷思考[J].开放导报,2016(06):20-23.

Discuss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ZHZNGJingLIBaohong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Kollege,Zhangzhou 363105)

China's economy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new normal, small-towns transformat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high-end""innovation", how to retain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e formation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s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of contemporary design workers . This article mainly support a brief view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from five aspects ,which are "building" and "cult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ecology" "industrial upgrading" "Internet + " .

New-type urbanization;The Characteristic town;Develop

张晶(1987.12- ),女,助教。

E-mail:1070308008@qq.com

2017-03-27

TU984

A

1004-6135(2017)08-0005-03

猜你喜欢
风貌小城镇城镇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包裹的一切
文化边城镇远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库车城市风貌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