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传统文化中的创造性及创新性转化

2017-08-15 00:55王庭雁
长江丛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批判性创新性创造性

王庭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不断提出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指导理念,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社会需要立足于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创新建设的现实问题,制定出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有效途径,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长远发展。

一、历史性诠释

不同时代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同时不同类型的文化也映射了不同的时代问题与任务。现代传统文化想要实现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就需要深入解读传统文化独有的精神内涵,来开启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人们在历经传统文化革新时,在思想与行为上也逐渐的摆脱了传统文化的桎梏,并进入到一种无根德精神与文化境遇当中。现代人正遭遇着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整个社会中无不充斥着焦虑浮躁的情绪,这种焦虑迷惘的情绪映射出当代中国出现的严重的文化坐标迷失的问题,其带来的危害远比物质的匮乏还要严峻。想要摆脱笼罩在当代人头上的焦虑情绪,就需要及时的开启传统文化寻根之旅。其中挖掘与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提升现代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开启传统的文化的寻根之旅则需要立足于

现代现代语境当中切实的贴近与了解传统文化内容与内涵,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搭建畅通的沟通桥梁,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中生根发芽。同时为了保证全面客观的认识传统文化还需要立足于主体的位置上来,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客观分析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以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可以和当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完美的融合,同时通过高度渗透与开放的方式了解传统文化可以有效的提升国民的文学素养,为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与发展提供夯实的基础。

二、批判性继承

批判性继承是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重要流程,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客观的审视、分析、考量以及汲取才能保证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具有建设性。毛泽东曾在建设民族文化议题中提出“决不能”的主张,这两个决不能的核心内容也为现代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依据。从本质上理解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发展与传承的过程当中既累积了照耀后世的文化精髓,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囤积了一些弊端与恶习,想要在现代中更好的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则需要使用批判性的思维进行文化改良与创新,通过批判性审视与筛选的方式剥离传统文化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与现代平等、独立以及自由等基本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糟粕文化,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为后世造福的理念。总的来说传统

文化的批判性继承需要遵循价值标准与科学标准进行衡量。科学标准及时通过生活实践、思想争鸣的方式验证传统文化是否具有恒久性、发扬真善美的特征;价值标准及时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对,然后理性的进行筛选与传承。

三、综合性创新

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众多的西方文化与思潮也潮涌般涌进中国社会,在后续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一度经历了两极化的对立思维,即完全摒弃传统文化与完全杜绝外来文化的极端境地,这种历史现象也为当下的传统文化传承敲响了警钟。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充分体现传统文化中“中庸”的概念,即遵循综合创新的原则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这种结合方式并非简单的物理拼凑与嫁接,而是将彼此内在的差异与共性采用有机的方式紧密联系在以下,通过相互取长补短的范式有效的提升中西方文化的价值,并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使两种文化能够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之下,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更需要秉持虚怀若谷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学习与借鉴国外优秀的历史文化,通过批判性分析的方式将西方的文化作为现代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催化剂,通过融合东西方差异化思想的方式形成全球化的创新文化。

四、实践性超越

实践是践行理论的重要措施。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很多人提出了“返本开新”的理论,但是想要确保传统文化的开拓创新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不但要注重传统文化的返本还需要不断加强开新实践。返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与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通过身体力行的开新才能够切实的做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与转化。从社会层面来说,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立足与日常实践生活,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传统文化在与日常实践生活水乳交融的过程中真正的迸发内在活力,而不是成为形而上的抽象意识形态,通过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孝悌”“廉耻”“友爱”“敬天厚德”等理念使其不断发展成为现阶段指导人民思想与行为的基本准则,使传统文化成为现代化、创新性的社会基本核心价值观。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之下,我国传统文化想要实现开拓创新则需要加强理论上的返本以及实践上的创新,通过历史性诠释的方式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要义与内涵,然后采用批判的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不断践行的方式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

猜你喜欢
批判性创新性创造性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