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折射出的悲喜人生
——浅析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传说

2017-08-15 00:55
长江丛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灶神酒神希腊人

钟 鸣

一、前言

远古神话具有记录当时历史,寄托希望和想象的功能。而神话中各位神邸的设立也通常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性。神邸的地位高低往往是由他或她被赋予的社会角色和功能来决定。比如中国的大陆文化中,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的经济地位。所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就有一系列神仙,比如主管中国农业的神为神农。神农在中国文化里占有非常重要的一个位置。《周书》记载,神农得到上天赐予的栗种,指导人们开始最早的农业生产。神农也就是农业之神的意思。农业生产在远古时代非常受天气条件的制约,所以中国神话里面还有雨神,龙神,土地神等等。人们为了获得好的收成,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有利于农业生产。

与之相对的则是西方的海洋文明。海洋推动了西方的贸易发展,但是海洋航行具有极高的风险,特别是天气的变化极有可能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奥利匹斯山上的十二主神里面也有不少与天气有关的神。比如天父宙斯,也是雷电之神,还有太阳神。雷雨天气也许不会对生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但对于海上航行却绝对有可能造成可怕后果。所以希腊神话中的主神也是雷电之神。十二主神里还有拿着三叉戟的海神。他正是大海的守护神和主宰。在东西方神话里有不少对应的神,比如灶神。火对于原始社会的人们具有极其重要和神圣的意思。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借助火取暖,驱赶野兽,后来又慢慢发现火可以烹饪食物。有火就有灶,灶逐渐发展为人们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主管的灶的就是灶神。在东西方文化里都有灶神的身影。灶神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乃司饮食之神。自从人类借助火脱离茹毛饮血的生活状态之后,灶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人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在民间,传说灶神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上天庭去陈报人间每户人家的善恶。所以在民间,人们就会祭祀灶神,希望他会让人们来年顺利,丰衣足食。这种祭祀活动寄托了人们的祛邪、避灾和祈福的良好愿望。在希腊生活里,赫斯提亚是奥林匹斯山上最神圣的神邸之一;她同时也是三处女神之一。她掌管着人们的炉火,这就象征着人们的家庭生活。同时她也是磨坊工和面包师傅的保护神。人类生活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繁衍后裔。所以中国神话里有送子观音;而希腊神话里的天后则肩负了这一重任。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就不一一列举了。既有相对对应的神,那么两种文化里一定有无法对应之神,比如酒神。关于酒,中国文化有鼎鼎大名的杜康。因杜康善长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而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但杜康虽被称为酒神,但这更多是一种尊称,而不是被神话的人物。所以中国文化里,酒虽然重要,却没有重要到人们要特意为之创造出一位神的地步。

希腊神话里则实打实的有一位酒神狄奥尼索斯。他是希腊的十二主神之一,在希腊人心中有很高的地位。他的崇高地位正是由于他所代表的酒及与酒有关的生活态度在希腊人的生活中具有的重要性而决定的。“希腊神话的神谱不仅仅是神的家族史,同时也反映了希腊人的宇宙生成观和自然观,神的衍生和交替也就是自然过程的发生和演进…这种自然的分化和演进过程一直延续了下来,只是到了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神族中,神才脱离了自然性而获得了社会性,才产生了诸如战争之神,商业之神,锻冶之神,法律的赋予者和智慧之神,狩猎女神以及正义女神,美惠女神和命运女神等代表社会现象的神邸。”狄奥尼索斯在十二主神中出现,足以说明对当时的希腊人来说,酒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二、狄奥尼索斯的出生传说

在希腊的神邸里面,狄奥尼索斯是属于很艰难才存活下来的一位神邸。他的出生具有浓厚的戏剧性。一种传说为狄奥尼索斯的母亲是塞墨勒。她是底比斯王国的一位公主,与宙斯相爱怀孕。天后赫拉出于嫉妒,化身为塞墨勒奶妈,挑唆她去证明自己爱人的身份,去要求宙斯在约会时穿上自己的铠甲带上自己的雷电杖。塞墨勒果真上了天后的当,苦苦纠缠宙斯。宙斯尽管知道塞墨勒身为凡人无法抵挡权杖的威力,却被迫答应。结果塞墨勒果然被雷电烧死。宙斯赶紧从塞墨勒的腹中取出婴儿。因为婴儿尚未足月,宙斯就将其缝在自己大腿内,直至足月才将其取出。这个孩子在宙斯大腿内时,宙斯走路就像一个跛子似的。所以这个孩子被取名为狄奥尼索斯,也就是跛子之意。还有一种传说为狄奥尼索斯是宙斯和丰产女神的儿子。他被天后派来的提坦神撕成碎片,但幸好被宙斯所救,让他再次重生并变得更为强壮。

这两种传说里关于狄奥尼索斯的出生都是极其艰难且不顺利的。但这位神邸死而复生之后的生活却并没有如同他的出生那般困难无趣。他成长后,喜欢游历于山林,而不是待在奥林匹斯山的宫殿里。他在自己喜爱的山林中漫步,歌舞和朋友嬉戏。据说他曾爱上一位俊美的男子,后来这位男子死去,狄奥尼索斯分外伤心,抱住爱人的尸体心痛难耐。众神怜悯于他的悲伤,将他所爱的男子变成一株葡萄藤,结出甜美的葡萄。狄奥尼索斯摘下葡萄放入杯中饮用,却在无意中酿出美酒。那以后狄奥尼索斯就将葡萄酒的酿造之法传给人们。

三、酒神传说的特点

(一)生与死

在上面提到的第一种传说里,狄奥尼索斯的母亲去世时,他还尚未满月,且在母亲腹中。这相当于他已经死去一次。宙斯将其缝在大腿内侧,等于给了他第二次生存的机会。而在第二种传说里,狄奥尼索斯是直接被撕碎死去再复生。

出生之后,死亡是人类无可避免的结局。人类从诞生之初就开始面对这个问题,并一直在思考它。面对死亡,人们祈求,哭泣,悲伤,但都于事无补。在神话传说里,大多数神邸都会青春永驻,长生不死。这其实是人类对于自身处境的一种期待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抗拒。而狄奥尼索斯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在出生时就已经面临了死亡,并且最终死而复生,获得了第二次生存的机会。或许狄奥尼索斯的故事反映的正是生与死的这种对立的矛盾居然有调和的可能性。这种意义上来讲,酒神代表了希腊人在面对人生无法最终回避的结局时却还会努力争取过的更好的生活哲学,和在这种消极的人生中去积极生存的人生态度。他不一味的颂扬生,也不一味的消极死。他的死而复生无奈却积极。

(二)葡萄酒所折射出的对生活的热爱

希腊本身多丘陵,多面临海,并不适合农业生产。这种地理条件加上它独特的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葡萄和橄榄。这两种作物极其衍生物位列希腊对外贸易的主要货品之中。可见希腊酿酒的条件相当的便利。与之相对的是中国的传统白酒。白酒乃粮食酿成,通常酒劲很足,酒味更加醇厚。而希腊盛产的葡萄酒,因为原料是葡萄,所以基本上都带有一定的果香。其中经过橡木桶陈酿的葡萄酒会带有一些特殊的橡木香气,而未经过橡木桶陈酿的葡萄酒果香更明显。它的度数介于啤酒与白酒之间。与白酒不同的还有就是葡萄酒中含有单宁酸、酒石酸等成分,入口有收敛感,非常适合佐餐。

喝酒时,酒精会让人的血管扩张,让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大脑意识和潜意识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但酒精会让人的大脑出于兴奋状态,大脑就会放松了对潜意识控制。平时被理智掌控、压抑的语言和行为就会失去控制,得到放松的机会。所以适当的饮酒会让人的心情更加愉悦,更加放松,让人们更好的体会和享受生活,减轻平时生活工作的压力。希腊人对于酒神的爱戴正是对于自己本土主要作物的热爱。何况葡萄酒带给人们的多重享受,无论是感官上的放松刺激还是对于日常生活品质的提高。“寒风怒吼的冬夜,晚宴之后,端一杯香醇的美酒,摆上一些干果点心,偎着温暖的炉火,坐在舒适的卧榻上”……在一次次欢宴中‘穿行于酒席之间,聊发少年之狂,携一架竖琴,在云集一处的智者们中间静静地轻弹奏一曲’……那种激情的,充沛的,丰盈的生命活力最是他们的特点。”葡萄酒带给人们的感受正是热情,美好和充盈。它存在于希腊人日常的餐桌上,更好的激发了希腊人对于生活的享受和热爱。

(三)希腊神秘祭及盛大的狂欢

正是因为狄奥尼索斯带给希腊人葡萄酒,这一自然界的恩物。希腊人非常爱戴和感激这位神邸。在公元前七世纪的三月左右,希腊人就开始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来纪念狄奥尼索斯。在酒神节,希腊人载歌载舞,畅饮美酒,庆祝农业丰产,尽情的享受美酒美食和愉快的活动。人们还会演唱对于酒神的崇拜之情的诗歌和歌曲。最终,这些酒神赞歌发展成了最早的戏剧表演。所有这些狂欢,诗歌,戏剧都是在葡萄酒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的。尼采曾说,“凡是人性中有力量的,他们都称之为神,并刻在他们的天庭的墙壁上。他们并不排斥表现为邪恶品质的那些自然的冲动,而是设法加以调节,一旦发现足以为这些野性的洪水提供最无害的宣泄渠道的规范措施,就把它们限制在确定的仪式和固定的日子里。这就是古代一切道德的思想自由的根源。给邪恶和可疑的事物……以适当的发泄,而不是致力于彻底消灭之。”所以古希腊人们设立了酒神节,让人们的狂野得到适当的倾泻,减少过多的压抑和负担。这个活动推崇并不是放纵和无节制的享乐;相反它还更好的促进了文明和社会生活的良性发展。这种适度既不同于罗马后期失去理想和信仰的那种放纵;也不同于中世纪的黑暗的钳制和控制。它是一种更光明,更接纳不如意和不完美(不管是人生还是人本身)和更真实的尊重生死的这样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狄俄尼索斯的出生先经历死亡,这是一场悲剧;他的死而复活,表现出强大的生命的活力,这则是一场喜剧。而他作为一位主神受到希腊人的热爱和尊崇,则表现出他所代表的在悲喜交织的人生里积极的享受生命的人生理念同样受到希腊人的赞同。

猜你喜欢
灶神酒神希腊人
阿基与乌龟之被偷换的概念
门神想吃立夏饭
简析形成希腊与罗马众神差异的成因
是是非非话灶神
奥登—卡尔曼歌剧脚本《酒神的伴侣》中的“神话方法”
酒神的考验
酒神
灶神爷
“送灶”与“接天”
古代希腊人的族群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