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学生干部素质特点及培养路径选择

2017-08-15 00:55
长江丛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干部素质学习成绩干部

曹 磊

当前高校,“95后”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群体的主体,学生干部当然也成为了“95后”的天下。对于高校本身而言,学生干部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干部既是学校各项事业的参与者,也是高校各项事业的执行者。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学生干部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有利助手。对于高校普通同学而言,学生干部是学习的榜样,是成长成才中最可以学习的对象,影响着普通同学的日常生活。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各类文化的泛滥,各种网络游戏、热播电视剧的充斥,“95后”的大学生在心理特点与行为方式与“80”后发生了本质的区别,甚至与“90”后大学生也有所区别。因此,通过研究“95后”学生干部素质特点,分析“95后”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95”后学生干部素质的途径,对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95”后学生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95”后学生干部素质特点

(一)个体意识强烈,自我感觉良好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互联网高速发达,网络技术突飞猛进,手机更新换代加快,“95”后大学生可以非常便捷的获取各类知识。QQ、微信公众订阅号、微博、贴吧、朋友圈、各类个性网站都成为了“95”后互动交流的平台,他们也在这些平台匿名发言发声,表达自身的观点。在这样的网络条件下,“95”后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意识并敢于独立判断、发布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存在自我意识过强、过分注重个性发展、独断专行、看问题存在片面性与盲目性等。这就要我们在培养学生干部过程中,强化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干部从全局出发,树立起整体意识,服务大局,服务整体,更好地为学校、学院做出贡献。

(二)求胜意识强烈,自满情绪高涨

“95”后大学生出生于中国高速发展时期,成长于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从小,在父母及多位长辈的呵护下长大,没有过多地经历挫折与失败,容易受到自我的情绪影响。对于“95”后学生干部而言,学生干部容易在工作中过度看重学生对他们的工作的看法,而且会非常在意老师对他们学生工作的评价。一旦得不到学生的好评和辅导员老师的肯定,内心世界会非常的煎熬。求胜意识非常强烈,自满情绪高涨,在工作中有奋斗的精神,但是一旦过了,就容易影响学生干部的正常工作,更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学习与工作。

(三)功利性思维强

在市场经济的整体氛围下,以金钱衡量一切的思维意识已经影响了“95”后学生干部的日常思维。在学生干部竞聘中,学生会把当学生干部与推优入党挂钩,与今后的工作要学生干部经历联系,与能够从辅导员及其他老师中捞到好处相联系。学生干部的这些想法可以归纳为功利性思维强,一旦这些想法比较多,在日常的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过程中,“95后”学生干部就会以追求利益为目的,从而失去了学生干部身份的本质意义。这样的学生干部毕业后,必然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95”后学生干部素质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的社会,我国正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社会对高校培养大学生既有要让大学生充满现代化科学文化素质,也要求高校培养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95”后学生干部是当今高校的主体的代表,培养好“95”后学生干部,也就能够提高“95”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目前,“95”后学生干部素质存在以下几点突出的问题。

(一)政治理论水平偏低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中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作为辅导员老师的强大助手,在各类校园活动中都能找到学生干部的身影,学生干部应该具备良好地政治理论素质,运用于各类活动中,帮助辅导员处理各类事务。学生干部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应该更加及时地更新思想政治知识,主动学习各类先进的党团知识。而很多“95”后学生干部不关心时事,不学习各类先进的政治术语与政治常识,甚至会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是一种负担,浪费时间的行为。学生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往往因此而偏低。

(二)学生工作责任心较差

学生工作中最需要的是学生干部要有责任意识,良好的责任意识是做好学生干部的前提和基础,“95”后学生干部在实践的工作中,由于存在功利性,工作责任心较差,很多工作以完成任务为核心,在学生服务管理中,只执行一部分工作或者干脆不作为的现象也有存在、学生工作的责任心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无论做任何事情,责任心是第一位的,有良好的责任心,就能够比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失去责任心,很多工作也将会是事倍功半,往往会出现工作上的错误。

(三)学生专业学习成绩不理想

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同学不以学习为第一任务,而是把目标从追求学习成绩转移到个人全面的发展上来。个人的全面发展固然非常好,而往往很多学生干部不能积极主动的全面充实自己,有的学生干部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与学生干部的关系,上课不专心听讲,下课一心做学生工作,等到要考试了,才匆匆准备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往往是以补考或者重修收场。还有的学生干部为了能够考出好成绩,又没有很好地复习,最终走上了违纪违规的道路。学生干部的专业成绩往往不够理想,需要进一步培养教育。

三、“95”后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提升途径

(一)加强政治理论素质培养,学会运用理论武器

当前高校,每个学生的教学计划里都有马列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课程,而且还有形势政策课,学习的时间也从大学一年级学习到大学二年级,但是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学习,理论并没有进入脑子进入行动,而且在入党入团过程中,对于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一无所有。作为学生管理部门,特别是培养学生干部的过程中,要利用讲座、培训班、理论研讨会、知识竞赛、主题班团活动、班会等方式,让学生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并运用各种学生管理和文化活动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让学生干部参加理论研讨,主题活动中运用理论知识,从而在学习理论知识中掌握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积淀成自身的基本素质,最终成为一名理论扎实的学生干部。

(二)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学生责任意识

在现在的高校大环境下,“95”后大学生本身存在心理素质偏低,抗压能力偏弱的现象。作为学生干部群体,更要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干部责任意识。在学生干部竞聘过程中,可以加入心理素质考验的环节,选出心理素质相对较好的同学。在学生干部工作过程中,邀请心理咨询师通过活动的设计,在团体辅导中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自我心理减压,学会自我鼓励,提高学生干部在面对困难中良好的责任意识和抗压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干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干部的团队意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的战斗力。

(三)加强学生干部意识培养,重视学习成绩

大学学习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大学学生成绩能够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大学生对于本专业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学生干部,更要认真学习,为普通同学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很多“90后”学生干部不能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往往出现挂科、补考、重修的现象,更有甚者出现作弊的行为。对于学生干部,要加强学生干部意识,重视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干部的选聘门槛,实现学生干部准入制度,一旦出现作弊行为,视情节轻重做出严肃处理,清理出学生干部的队伍。当然也要在学生干部深入调查研究,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干部提供一定的学业辅导,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干部不会因为学习成绩而掉队。同时,要树立起学生干部中的典型,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学生工作做得好,使每位学生干部都重视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个人的素质。

(四)加强学生角色定位,做好学生干部生涯规划

学生干部对自己的角色认知有偏差,往往会导致他们出现各类功利性思想,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其实也是学生中的一员,被选为学生干部,只是自己有一定的服务与管理能力,能够为学校和学院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辅导员要多场合告诫各位学生干部要加强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做好自己的学生干部。同时也要让学生干部做好个人的学生干部生涯规划,有良好的健康的学生干部生涯规划,能够促进学生干部快速的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干部素质学习成绩干部
石油企业保卫干部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兄弟让举
名落孙山
提高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思考
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华北抗日根据地精兵简政期间基层政权建设述论
干部任免
掐断欲望的引线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