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困难学生的群体特征及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

2017-08-15 22:51赵云昌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困难群体毕业生

赵云昌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调整期,社会整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农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群体,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如何更好地提升这一人群的就业竞争力,使其更充分就业,既关系到千万个家庭,也关系到学校与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

关键词:吉林省农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特征;就业力;精准帮扶;就业指导与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6-0098-04

一、核心概念界定

大学生群体是指在读高校学生群体。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是指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能力欠缺、心理上受不良影响的在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容易使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产生自卑、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障碍,进而影响就业核心竞争力和求职成功率,使自己成为“双困”学生。本研究侧重研究经济困难且就业(心理)困难的在校在读学生。就业力是指获得并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本研究侧重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毕业后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明确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研究。但西方国家为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英国采取了“培训+就业服务”援助模式;美国和日本采用了“岗位+培训”援助模式。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少,就业压力相对小,且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制度健全,因而对解决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问题有自己独到且完备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就业服务前置,服务机制成熟健全。这些为我们深入探讨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有效开展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等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与之相比,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人口多且老龄化趋势凸显,就业竞争激烈,而且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基本上还是用就业率来衡量。这种就业评价指标缺乏发展性、可持续性和科学性。

国内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问题高度相关的文章不过三四十篇,代表文章主要有:刘艳艳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张皓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胜任力研究》、李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美日资助育人模式及其启示》、翟纯纯的《新形势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等。而与高校就业(心理)困难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问题高度相关的研究也不多,主要有:吴一桥的《构建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研究与思考》、吴松强的《完善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体系》、王再军的《职业指导视角下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的提升》等。以上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就业困难学生产生原因、类型、特征及其对策的思考;研究范围多局限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将视野拓展到大学生整个大学学习和生活过程的研究却很少,而且对“双困生”群体特征研究不足且不够深入。

三、吉林省对“双困生”的帮扶现状

为解决高校“双困生”群体就业,解决就业这项民生工程,吉林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全面增强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精准扶贫做了重要尝试。自2008年实施了《提高高校“双困生”就业能力三年行动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套培训方案和课程体系,注重挖掘参训学生的自身潜能,激发其自主學习能力,唤醒其“自助”意识。吉林省27所省属高校纷纷遴选了家庭困难且就业困难的学生接受专项训练和培训。每期培训一周,培训内容包括拓展训练、优势能力挖掘、职业目标探索、简历制作、面试模拟、自我管理共六大模块。迄今为止,全省共有三万多“双困生”受益,受训学生就业率达86%以上,取得了显著的实际效果。但吉林省对“双困生”精准帮扶方面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课题组成员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吉林省走出“双困生”群体就业困境、提升其就业能力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进而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做出一些贡献。

四、当前“双困生”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

“双困生”与普通毕业生相比,签约率偏低,就业岗位偏差。这主要是由外因、内因等导致了其就业能力不足。

(一)国家对“双困生就业帮扶内涵”定位不够精准,主客体不明确

一是就业帮扶实施主体基本都是“相关政府部门”,具体指哪级哪个部门,没有明确。二是对“双困生”群体的认识不准确,一般认为就业困难学生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客体模糊。如果只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就业帮扶就失去了意义。三是就业帮扶对象没有精准到“双困生”群体。国家在努力通过各项政策采取不同措施从整体上推动大学生就业,没有针对“双困生”群体采取具体对策,主客体均比较模糊,使国家的相关政策难以落实。

(二)整个社会未能形成精准的就业帮扶合力

一是政府与高校作为“双困生”帮扶实施主体,未能与社会、家庭及学生形成援助与自助有机结合的精准就业帮扶利益共同体。均按各自目标各自为战,没有形成配合和联动。采取的措施和工作目标交集少,没有形成合力。二是我国目前就业市场和聘用制度还不够规范,不利于无权无钱无人际关系的“双困生”就业。良好的就业环境、公平的就业竞争机制还需完善。

(三)高校在毕业生“供给侧”方面存在问题

从近年我国各大院校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看,每年高校毕业生及以往积压的未就业毕业生总数正逐年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常态。而与此同时,在用人市场上,特别是新兴的中小企业却找不到可用之人。一边是找不到工作,另一边却是招不到人,这“尴尬”长期并存,充分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不在需求侧,而在供给侧,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精准就业服务工作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由于高校扩招、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且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相脱节,导致毕业生逐年增加,逐年积压,造成毕业生“产能过剩”,就业形势逐年严峻。高校学生培养急需进行“供给侧”改革,以便培养适销对路的毕业生,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高校发展的双赢,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供给侧”改革做出贡献。

(四)学生本人及家庭层面导致就业困难

一是由于家庭经济和社会资源匮乏,导致“双困生”就业困难。“双困生”的父母大多数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无法提供好的教育教学条件和诸如挖潜音乐、舞蹈、美术等综合能力的开发机会,使其在科学、人文和身心素质方面没有达到协调发展,致使其在综合素质提升、形象体貌方面有一些不利因素,输在了起跑线上。在求职过程中,家庭没有能力为其提供好的就业发展和信息渠道,更不能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了自卑或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求职表现,导致就业困难。二是部分“双困生”对就业抱着过高的期望。大部分“双困生”从小就暗下决心,发奋读书,希望通过上大学来改变命运,出人头地,导致其在就业中一心想进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而这与社会对应届毕业生的认可度不成正比,影响了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导致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供求矛盾”。

五、精准帮扶“双困生”提升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探索“双困生”帮扶资助长效机制

高校毕业生作为高等教育投资后产出的特殊群体,面对的失业压力比一般社会人员要大。因此,政府与社会应当建立高校毕业生长效社会救济制度。

1.设立“双困生”就业帮扶基金

一是建议政府增设就业专项资金,加大对高等学校就业经费和教育经费的投入,明确各类高校的就业专项资金配比比例。二是与校友、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联系,设立“双困生”就业帮扶基金,用于“双困生”的各种就业、创业及生活、求职交通、培训等补贴,以便提升其就业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双困生”就业的不良因素。

2.针对“双困生”建立心理帮扶机制

一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大学生心理预警联动机制,以便早发现,早预防,早帮扶。二要完善现有的“双困生”就业心理帮扶体系。三要利用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定期发布简短、积极应对就业竞争等困境的“心灵鸡汤”,不断传递正能量,使其形成积极的心态。

3.形成高校与社会各界对毕业离校的“双困生”进行跟踪帮扶制度

一是在“双困生”离校后,延续国家对离校后三个月未能落实工作的毕业生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时间不超过半年)政策,对其帮扶资助,降低心理压力。二是对毕业离校的“双困生”,通过各项劳动技能培训进行救助,免费为其提供岗前和劳动技能培训,积极协调、安排到相关岗位实习、实训,推荐就业。既能为急需用人的中小企业缓解用工荒,又能解决“双困生”就业难问题,实现双赢。

4.发挥家庭与“双困生”主体作用,建立帮扶联动与反馈机制

一是家长要与学校联系,建立联动反馈机制。家长要关注、研究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就业形势与趋势,科学、客观、适时地调整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帮助其在求职中不断调整自我定位,校正就业价值观,从追求眼前的经济价值向追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转变。要学会向学校求助,共商对策,形成合力,促进“双困生”充分就业。二是“双困生”要学会自助、“自救”,为实现人生抱负积极准备。“双困生”要结合自身条件,合理设计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参加各项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发现并不断弥补自身差距,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就业竞争;要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将就业期望、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与所在省份的地方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现实条件相结合,及时调整就业方向,主动投身到祖国发展最需要并最能施展自身才华的西部去;要注重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就业过程中遭遇的挫折与失败及时向老师、学校、家长求助,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三是“双困生”主动进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努力将兴趣爱好、专业知识与学校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各项创新创业赛事及协会等平台,了解创业知识,体验创业项目,为就业创业做好充分准备。

(二)高校利用大数据进行“供给侧改革”,对“双困生”进行精准帮扶

1.精准筛选出就业帮扶对象

一是建立包括筛选、评估、建档、跟踪等为内容的“双困生”预警机制,进行精准就业指导。通过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就业信息的兴趣度、就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业成绩的差异等,筛选出“就业困难学生”作为就业帮扶对象,尤其是要筛选出没有任何面试机会和就业意向单位的毕业生群体,摸清底数,进行重点帮扶、关注。二是要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接,建立“双困生”信息库。“一对一”精准帮扶扶贫机构认定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普通高校学生,确保其充分就业。

2.精准设计就业帮扶措施

由于“双困生”与普通大学生在家庭背景、社会资源、综合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要根据对“双困生”自身的特点,帮助其确立符合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一一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针对毕业离校但未就业的“双困生”群体实行就业促进计划、创新创业专项培训计划和见习计划,采取“实名制”动态管理,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实战技能训练、创业培训服务等。

3.利用大数据,精心设计“双困生”就业指导服务项目

学校在对就业信息逐个筛选甄别、确保其真实可靠的基础上,按照行业领域、工作性质等进行分类管理,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就业咨询与服务、相关手续办理、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进行推送,实现全程网络化、时间和空间一体化,进而实现对“双困生”就业指导的精准化。

4.顺势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优化课程改革,完善就业实习制度

一是坚持以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立起以市场实际需求为目的的快速反馈体系。随着人才市场实际需求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优化学科结构,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二是学校结合自身办学优势、特色学科进行课程改革,以實际应用为人才培养目标,使之与地方经济和区域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不盲目开设或扩招所谓“热门”专业,及时、适度调整“冷门”专业的招生规模。三是强化“实践出真知”的育人理念。高校要主动与地方各类企业合作,共同开设就业实习基地,将学生送到企业一线,按照正式工人标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才能算作实习达标,否则不给发毕业证,使其接受正规的职业认知,提高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为毕业后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5.对“双困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其精准识别、把握就业机会

针对实际动手能力弱的“双困生”,选派业务强的“实验导师”,强化其动手能力训练,将其送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接受正规职业技能培训;对于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较差的“双困生”,平时要加强对其进行演讲、写作、辩论等综合素质的训练,推荐其参加吉林省“双困生”培训和职业能力训练营活动,着重提高其综合素质;对于形象较差的“双困生”,要积极组织其参加礼仪类社团活动,进行言谈、举止、服饰等礼仪训练,提高相关礼仪技巧,进而提升内在素质,最终改善外在形象气质;根据“双困生”的实际情况,推荐其到基层就业,如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应征入伍等。

(三)政府要推动高校与中小企业联合,搭建“双困生”就业平台

经过多年调研发现,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应用人才求贤若渴,他们是吸纳广大“平民毕业生”就业的主体。政府要在中间搭桥,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承担起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的社会责任,多多吸纳“平民大学毕业生”中的“双困生”就业,最终达到实现双赢的目标。

1.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使中小企业与相应的应用型、综合类高校建立学生见习、实习、实训基地。实验课和实习实训课在企业车间进行,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突出实用性和人才培养目标指向性。同时,中小企业要依托高校的科研能力,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为“双困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最终实现校、企、生“三方”受益。政府要对那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优先录用“双困生”的企业相应地减免税收,帮助其协调贷款等。

2.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为“双困生”顺利择业提供方便。一是发挥各类“扶贫助学”基金会的作用,为解决“双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就业贡献力量。毕竟帮助“双困生”也是国家精准扶贫、全面脱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应有之义。二是进一步挖掘利用各级民政部门和社区所掌握的丰富社会资源,使其在解决“双困生”群体就业方面做好法律、低保、后期服务等援助工作,合力做好对“双困生”就业的精准就业幫扶和促进工作,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

[参考文献]

[1徐真,高校“双困生”就业帮扶模式的探索——以吉林财经大学帮扶模式为例[J],中国就业,2015(06)

[2]吴松强,完善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4(04)

[3]王美丽,大数据时代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06)

[4]姜东,沈毅,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研究[J],现代教育管玥,2010(05)

[责任编辑:刘爱华]

猜你喜欢
困难群体毕业生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