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配合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7-08-16 09:31高改风
陕西中医 2017年8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综合症

高改风

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 (安阳455000)

参苓白术散配合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高改风

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 (安阳455000)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配合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9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B两组,每组48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药物与艾灸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治愈29例,治疗有效47例,占比97.92%,显著高于A组的15例、41例、85.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发现B组患者复发1例,复发率为2.13%,显著低于A组的9例、21.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辅以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较好,不仅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还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腹胀、腹痛。且常伴有腹泻、便秘以及粪便性状异常等,致病原因包括胃肠道动力紊乱、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因素、肠道感染等[1-2]。临床上将肠易激综合征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以及腹泻便秘交替型,无论哪种,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3]。鉴于此,我院采用不同的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得到了较好地反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且经结肠镜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排除患有精神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以及特殊时期(哺乳、妊娠)时期的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8例。其中A组患者男29例,女19例;年龄在23~64岁之间,平均年龄(37.33±3.51)岁。B组患者男27例,女22例;年龄在24~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7±3.77)岁。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以参苓白术散治疗为主,基本方如下:白扁豆、莲子、党参、茯苓各15 g,薏苡仁20 g,陈皮、白术各12 g,桔梗9 g,炙甘草、砂仁各6 g,山药10 g。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药物加减治疗。腹胀明显:加莱菔子、枳实、厚朴各15 g;大便夹黏冻:加黄连3 g,木香10 g;腹泻持久且腰膝酸软:加肉豆蔻、补骨脂各10 g;严重腹痛:加防风10 g,延胡索15 g,白芍30 g。 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B组患者则在A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艾灸治疗:在患者的气海、关元、神阙以及足三里等穴位上灸以2.5 cm长的艾条,直到患者皮肤轻微的泛红即可,20 min/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4]。治愈: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腹泻或便秘等主要症状减轻,大便性状逐渐趋于正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甚至有恶化迹象。 对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肠易激综合征的复发率。

结 果

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B组患者治愈29例,治疗有效47例,占比97.92%,显著高于A组的15例、41例、85.4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例(%)]

注:与A组比较,*P<0.05

2 两组患者半年后的复发率对比 对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发现B组患者复发1例,复发率为2.13%,显著低于A组的9例、21.9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半年后的复发率对比[例(%)]

注:与A组比较,*P<0.05

讨 论

现代社会的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社会压力,对于饮食方面常常饥饱失常,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而肠易激综合征就是常见胃肠道疾病的一种,多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5]。临床资料表明,胃肠道疾病仅治疗不够,进行中药滋养治疗更为重要[6]。参苓白术散在临床上应用得较为广泛,是治疗泄泻的常用处方。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辅以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更好,鉴于此,本文展开相应的研究。

在此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随机性分组,并分别进行单纯参苓白术散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艾灸治疗,结果发现,B组患者治愈率97.92%,显著高于A组的85.42%,提示参苓白术散辅以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更好。此外,B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提示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复发率。究其原因,参苓白术散中茯苓、白术等药物可补气、健脾;山药、莲子、薏苡仁等则具有开胃、涩肠、止泻的功效,再加上桔梗开肺气,炙甘草益气和中,各种药物互相起作用,共同达到抗炎、抗溃疡、利尿、提高免疫力的作用[7]。而艾灸的应用,不仅操作方便,还能改善患者的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再加上无副作用,适应症较广,因此效果更好,复发率也更低[8]。

综上所述,应用不同的中医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也不一样,参苓白术散辅以艾灸治疗效果更好,不仅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还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安全性好,实用性强。

[1] 赵 靖,郑 驰,刘 曦,等.肠易激综合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2,14(1):134-137.

[2] 朱 超.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肠易激综合症68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3(4):35-35.

[3] 吴远玉.肠易激综合症护理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11):172-172.

[4] 李大鹏,刘冰心,王启之,等.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结肠组织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表达的研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3,22(6):495-499.

[5] 冯春生,梁 尧.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肠易激综合症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5):43-44.

[6] 王立恒.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症应重视调养心神[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62-63.

[7] 杨 勤,金小晶.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症33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6):42-43.

[8] 杨荣利,赵瑞占.肠易激综合症的中医护理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0):123-125.

(收稿:2017-04-02)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参苓白术散/治疗应用 穴,气海 穴,关元

R574.4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8.017

猜你喜欢
参苓白术散综合症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周素芳运用参苓固肠颗粒治疗泄泻经验
关注夹腿综合症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36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及其控制
牛呕吐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