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健骨汤对闭合性骨折患者早期炎性因子与血流变的影响

2017-08-16 09:31朱孟国张玉梅
陕西中医 2017年8期
关键词:活血炎性疗程

朱孟国,张玉梅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骨三科(临沂 276002)

活血健骨汤对闭合性骨折患者早期炎性因子与血流变的影响

朱孟国,张玉梅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骨三科(临沂 276002)

目的:观察活血健骨汤治疗闭合性骨折患者,对患者早期炎性因子与血流变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6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闭合复位联合平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同时给予活血健骨汤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早期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6(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血液流变学(血流变)的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1、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通过治疗三项炎性因子均有所降低,组内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变各项检测指标均可见改善,组内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变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疼痛、肿胀与功能障碍评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健骨汤能够有效改善闭合性骨折患者早期疼痛、肿瘤等主要症状,降低早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流变指标。

闭合性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折类,易发生于四肢,骨伤发生时伴随剧烈痛感[1]。易合并软组织的急性损伤,导致患处发生长时间的肿痛,患处局部的肿痛严重者可影响骨伤愈合及患肢功能。我院总结以往治疗经验,以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活血健骨汤进行治疗,现将用药后的具体数据分析情况总结于下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为19~59岁,平均(39.62±5.79)岁;病程为2~46h,平均(12.41±3.56)h;骨折部位为:尺桡骨13例,胫腓骨10例,股骨6例,肱骨5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为19~60岁,平均(39.81±5.88)岁;病程为2~47h,平均(12.41±3.72)h;骨折部位为:尺桡骨12例,胫腓骨9例,股骨7例,肱骨6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概念差异性,P>0.05,可满足对比研究需要。全部入选患者均依据《实用骨科学》确诊为四肢闭合性骨折[2]。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骨折处进行手法复位,并经X线确定复位成功,以夹板或者石膏进行固定。观察组在以上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自拟活血汤进行治疗,主方组成为:白芍30 g,生地黄、当归各15 g,红花、桃仁、川芎、赤芍、乳香、没药各10 g;患处色暗红者加败酱草30 g,蒲公英20 g,桃仁与红花各10 g,肿胀症重者加薏米30 g,苍术与黄柏各10 g,便秘者加枳壳10 g、大黄6 g;水煎两次合取汤汁约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以7 d为1疗程。

3 观察指标 ①血清炎性因子: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IL-6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样5 ml,使用离心机离心吸取血清,使用全自动型生化检测仪以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②血流变观察: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一疗程后使用全自动型血流变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包括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③症状与骨折愈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观察并评估患者主要症状[3]。于治疗1疗程后观察患处的疼痛、功能障碍及肿胀状态,均按0~4分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达症状越严重,0分为无症状。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采取两样本均数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IL-1、IL-6、TNF-α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三项炎性因子均低于对照组,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通过治疗三项炎性因子均有所降低,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 两组血流变检测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变各项检测指标均可见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变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统计对比表(pg/ml)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与本组治疗前对比,☆P<0.05

表2 血流变检测对比表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与本组治疗前对比,☆P<0.05

3 两组临床症状与恢复时间比较 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疼痛、肿胀与功能障碍评估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得知观察组患者骨折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临床症状与恢复时间统计对比表

讨 论

四肢骨骼的外层包裹有骨骼肌、韧带、脂肪、筋膜等组织,在外力作用下骨骼发生折断时,其外层包裹的相关组织必然会发生急性损伤。在伤后复位治疗中患者同样需耐受强烈疼痛,机体则会在这一系列刺激的作用下发生应激反应[4]。因此机体于外力损伤的刺激作用下大量释放IL-1、IL-6及TNF-α炎性因子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而炎性的过高表达导致疼痛感加剧,使血管的通透性升高并使局部肿胀加剧。

中医学认为患者于外力损伤下气血运行发生紊乱导致阴阳失衡,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应以调养气血、活血散瘀为主。我们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将熟地改为生地,增加赤芍、乳香、没药;主方中重用白芍具有养血、和里缓急的作用,桃仁与红花为活血散瘀之要药;赤芍、川芎具有辅助活血、凉血、行气、止痛之功;生地黄能够清热、凉血并可补肾健骨,诸药共用能够活血、散瘀、清热、行气。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加减用药,改善患者的特性主症,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活血健骨汤进行治疗,治疗后7d时患者的血常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本方对于改善患者应激性凝血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IL-1、IL-6及TNF-α三项炎性因子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本文对于抑制外伤性炎性反应具有明确作用。这一点与李向阳等研究结果相符[5]。由于患者炎性病变显著改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活血健骨汤有利降低闭合性骨折患者伤后早期的炎性因子表达,从而改善患者机体的炎性病变状态,并对伤后血液应激凝集状态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1] 黄柯冰,李凤仙.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用于手法骨科复位麻醉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9):1201-1202.

[2] 郭风莲.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下肢闭合性骨折疼痛40例[J].中医研究,2016,29(9):61-63.

[3] 王保军.续筋接骨膏药对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肿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9):1310-1312.

[4] 徐海栋,周双燕,赵建宁.2种不同镇痛方式应用于四肢骨折术后的对比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1-23.

[5] 李向阳,周晓庆,禹晓东.桃红四物汤配合手法复位与固定治疗上肢闭合性骨折及对炎性因子与预后的影响分析[J].陕西中医,2015,36(3):310-312.

(收稿:2017-03-28)

骨折,闭合性/中医药疗法 @活血健骨汤 白细胞介素类

R683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8.027

猜你喜欢
活血炎性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