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肾丸为主治疗PCOS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及对血清TGF-β1、CTGF水平的影响*

2017-08-16 09:31柴海兰陈守龙高仁美
陕西中医 2017年8期
关键词:障碍性月经周期不孕症

柴海兰,陈守龙 ,高仁美 ,洪 兵,徐 星

1.南京中医药大学淮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淮安 223001),2.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分院针灸推拿科(淮安 223001),3.南京中医药大学淮安附属医院妇科 (淮安 223001)

归肾丸为主治疗PCOS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及对血清TGF-β1、CTGF水平的影响*

柴海兰1,陈守龙2,高仁美3,洪 兵1,徐 星1

1.南京中医药大学淮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淮安 223001),2.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分院针灸推拿科(淮安 223001),3.南京中医药大学淮安附属医院妇科 (淮安 223001)

目的:分析联合归肾丸及针刺治疗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达英-35、二甲双胍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给予归肾丸及针刺治疗。探讨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及停药4个月后痤疮积分、多毛积分、月经周期积分、TGF-β1水平及CTGF水平均低于入组时,而在治疗3个月后及停药4个月后,治疗组痤疮积分、多毛积分、月经周期积分、TGF-β1水平及CT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时间内,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归肾丸联合针刺可有效的提高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为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可导致患者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及持续性无排卵的症状,从而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2]。目前临床研究显示,虽然西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治疗本病,但其治疗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而近年来临床观察显示,中医药治疗可进一步提高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4]。而本研究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将归肾丸及针刺联合应用,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为观察时间,选择92例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治疗组接受归肾丸及针刺治疗,每组46例。对照组年龄25~35岁,平均(31.51±2.32)岁;病程15~36个月,平均(21.12±5.17)个月。治疗组年龄26~36岁,平均(31.76±2.31)岁;病程16~36个月,平均(22.61±5.33)个月。两组年龄及病程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PCOS及不孕症的临床诊断标准[5]:月经失调,超声检查可见多囊卵巢,生化检测中雄激素过多症;婚后夫妇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避孕、同居2年而未受孕的一种病症。②符合肾虚证月经不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少,经质稀薄,腰酸背痛,可有头晕、耳鸣或耳聋,舌淡苔白,脉沉弱。③年龄18~40岁。④本人充分了解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子宫疾病;②对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及中药汤剂药物成分过敏;③无法耐受中医疗法;④合并恶性肿瘤;⑤存在其他器官严重疾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治疗药物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国药准字J20140114)及盐酸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20031104),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于每个月经周期的第5d起开始服药,1次/d,1片/次,每次服药21 d,停用7 d,连续应用3个月经周期;盐酸二甲双胍片,3次/d,0.5 g/次。安慰剂组成:淀粉、淀粉浆、滑石粉及蔗糖等。

治疗组接受西药联合归肾丸及针刺治疗,西药治疗同对照组,同时给予归肾丸及针刺治疗,归肾丸组方:菟丝子、熟地黄各20 g,山药、山萸肉、当归各15 g,茯苓、杜仲、枸杞子各10 g。对小腹胀痛重者,加柴胡、川楝子、砂仁各10 g;对于痛经重者,加延胡索、蜀椒各10 g;对于神疲乏力重者,加黄芪、党参各20 g。1剂/d,水煎服。针刺治疗主穴选择:足三里、百会、三阴交、气海、关元、子宫、血海;对小腹胀痛重者,加肝俞、阴陵泉;对于痛经重者,加委中、下脘;对于神疲乏力重者,加阴陵泉、阳陵泉。1次/d,得气后留针30 min。 连续应用3个月经周期。

3 观察方法 首先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月经不调的症状分级量化表,对患者入组及治疗3个月后的痤疮、多毛、月经周期三项临床症状进行评价,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三项症状评分改善情况。评价标准:无症状(0分),存在症状但对日常生活无影响(1分),存在症状且轻微影响日常生活(2分),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3分)。同时,分别于入组、治疗3个月后及停药4个月后,留取患者血清,进行TGF-β1及CTGF水平检测,检测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GF-β1及CTGF水平变化情况。此外,对患者接受治疗后随访1年内的妊娠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结 果

1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3个月后及停药4个月后痤疮、多毛、月经周期积分均低于入组时,而在治疗3个月后及停药4个月后,治疗组痤疮、多毛、月经周期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治疗3个月后与入组比较,△P<0.05;停药4个月后与入组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组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3个月后及停药4个月后TGF-β1及CTGF水平均低于入组时,而在治疗3个月后及停药4个月后,治疗组TGF-β1及CT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组织因子水平比较

注:治疗3个月后与入组比较,△P<0.05;停药4个月后与入组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治疗效果分析 随访1年时间内,对照组妊娠率为34.78%(16例),治疗组妊娠率为56.52%(26例),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

4 治疗不良反应比较 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内,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治疗不良反应比较[例(%)]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 论

PCOS并非中医学病名,但根据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其可归为中医学“月经不调”、“闭经”等的诊疗范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为“肾阴不足、脾失健运”,“肾阴不足、脾失健运”则易使痰瘀互结,阻于胞宫,气血不足,胞宫失养,故可发为本病。而近年来大量临床观察显示,在本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辨证特点,应用中医药治疗方法,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6-7]。因此本研究将归肾丸及针刺疗法进行联合应用,结果显示:在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痤疮、多毛、月经周期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后及停药4个月后,治疗组TGF-β1及CT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时间内,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由此可见,归肾丸联合针刺更可有效的提高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所应用的归肾方,其化裁自六味地黄丸,方中以菟丝子、熟地黄为君,有滋阴清热之功,又具养血之效;以山药、山萸肉、杜仲及当归为臣,三者均可达补益气血之效;以茯苓、枸杞子为佐,茯苓、枸杞子可健脾,以益气血生化之源,协君臣之药达补益气血之效[8-9]。全方诸药合用,可达“补益气血”之效。针灸治疗取穴中,以足三里、百会、三阴交、气海、关元、子宫、血海为主穴,足三里、百会可补益脾肾;三阴交可理气化痰;气海、关元为任脉要穴,可促进气血调达冲任;子宫则为局部取穴,以温剖宫之不足[10]。诸穴合用,可达“补益肝肾、通调冲任”之效。针药合用,可进一步提高“补益气血、补脾益肾、通调冲任”的作用,使卵子得以充养成熟并排出,月经亦得以调畅。而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在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虽然通过本研究结果,可见在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治疗中,联合应用归肾丸及针刺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因随访时间较短,故无法对此治疗方案的远期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尚需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

[1] 郝利锋,朱太平,王 丁,等.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相关因素及流行病学分布规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9):164-165.

[2] 韩 曦,王宝玲,罗 莉,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情况[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2):170-172.

[3] 金炫廷,马 堃,单 婧,等.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140-143.

[4] 田 璐,陈 莹,王翠霞,等.补肾化痰汤为主对多囊卵巢不孕患者卵巢功能及妊娠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6,37(5):585-587.

[5] 杨 昱,刘 超.2013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指南解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2):89-92.

[6] 凌 翠.中医周期疗法在PCOS不孕症患者促排卵周期中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2):79-81.

[7] 王贵霞,潘 文,王晓萍,等.补肾化瘀方治疗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42例[J].西部中医药,2016,29(6):71-72.

[8] 田 苗,李 威,郭 滢,等.中药单体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9):1326-1328,1332.

[9] 莫 秋,孙晓玲,王冬纳,等.归肾丸对PCOS不孕症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2):70-73.

[10] 梁荣伟,刘新雄,李学余,等.针刺加封闭联合辅助生殖技术对PCOS 不孕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3,26(2):98-99.

(收稿:2017-03-29)

*江苏省淮安市科技局资助课题(HAS2013002)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归肾丸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R711.75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8.038

猜你喜欢
障碍性月经周期不孕症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假排卵与不孕症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不孕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