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除湿饮联合董氏奇穴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

2017-08-16 09:30魏建华李永凯
陕西中医 2017年8期
关键词:湿疹脾虚皮疹

魏建华,李永凯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科(乌鲁木齐 830000)

健脾除湿饮联合董氏奇穴治疗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

魏建华,李永凯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科(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观察健脾除湿饮联合董氏奇穴在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接受健脾除湿饮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联合健脾除湿饮及董氏奇穴治疗者为治疗组,每组60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22 d时,治疗组瘙痒程度、皮疹面积及皮疹形态分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22 d时,治疗组IL-4、IL-5及CD8+低于对照组,CD4+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治疗22 d时,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除湿饮联合董氏奇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脾虚湿蕴型慢性湿疹的治疗效果。

湿疹为目前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之一,其以多形性皮疹及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1-2]。近年来临床研究同样显示,在湿疹的治疗中,中医药同样具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3-4]。而本研究在慢性湿疹的治疗中,联合健脾除湿饮及董氏奇穴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间我院门诊收治,证属脾虚湿蕴型的120例慢性湿疹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60例。其中男59例,女61例;年龄25~59岁,平均(41.66±13.02)岁;病程2~8年,平均(4.69±2.18)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入选标准:①符合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成,表现为表面粗糙,皮肤浸润肥厚,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病程可长达数月或数年[5]。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脾虚湿蕴型湿疹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门诊接受治疗,且均以西替利嗪( 国药准字H20040308)为基础治疗药物,1次/d,每次10 mg。对照组同时给予中药健脾除湿饮口服治疗,健脾除湿饮组方:白鲜皮、黄柏、白术、丹参、当归各10 g,刺蒺藜9 g,茯苓12 g,马齿苋15 g。瘙痒重者加地肤子、白鲜皮各10 g;皮损厚者,加丹参、鸡血藤各10 g;上肢重者,加桑枝10 g;躯干重者,加柴胡10 g。1剂/d,水煎300 ml,分早中晚3次温服。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健脾除湿饮及董氏奇穴治疗,健脾除湿饮治疗方法同对照组。董氏奇穴治疗中,取穴为指驷马三穴(食指第二节指背,中线旁开两分,上三分之一、重点、下三分之一)及木穴一穴(食指掌面内侧,距中线两分),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两手交替。两组均接受治疗21 d。

3 观察指标 应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湿疮的症状分级量化标准,对患者入组及治疗22 d时的瘙痒症状、皮疹面积及皮疹形态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分级评分变化情况。同时于患者入组时及治疗22 d时抽取肘静脉血,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CD4+及CD8+检测,IL-4及IL-5检查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CD4+及CD8+检查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比两种治疗前后IL-4、IL-5、CD4+及CD8+变化情况。

4 疗效标准 于患者接受治疗22 d时,应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湿疹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评价中,以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化验指标正常,中医积分减少超过90%为临床痊愈;以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化验指标明显好转,中医积分减少70~90%为显效;以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化验指标好转,中医积分减少50~70%为有效;以临床症状、化验指标均无改善,中医积分减少低于50%为无效。以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

结 果

1 两组中医症状分级评分比较 入组时,两组瘙痒程度、皮疹面积及皮疹形态分级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组22 d时,治疗组瘙痒程度、皮疹面积及皮疹形态分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症状分级评分比较(分)

注: 与入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两组血清指标变化分析 入组时,两组IL-4、IL-5、CD4+及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组22d时,治疗组IL-4、IL-5及CD8+低于对照组,CD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指标变化分析

注: 与入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 治疗22d时,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7例,有效 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8 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在22 d治疗时间内,对照组发生腹泻2例,头晕3例,治疗组腹泻4例,晕针1例,头晕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近年临床观察显示,湿疹的发生与免疫系统调节异常后,多种炎性因子的大量释放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湿疹是以皮疹及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其可归为中医学“湿疮”的临床范畴,而中医学认为本病可因受先天不足、饮食失节及过食辛辣而诱发,多种原因均可导致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湿热侵袭肌肤,而湿疮内生。因此,目前临床在本病的治疗中,主要以健脾利湿为治疗原则,临床治疗效果均较为理想[6]。而本研究所应用的健脾除湿饮中,赤苓皮、生白术、薏苡仁、泽泻均可利湿健脾;黄芩、生地、茵陈可清热利湿;灯芯草可利小便,八药共用可达清热、利湿、健脾之效;同时加以芡实,以防下利太过,并以枳壳行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达健脾利湿之效,因此在湿疹的治疗中具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同时,本研究同时应用了董氏奇穴治疗方法,其中指驷马三穴及木穴均取象自九宫洛书,以巽为象,巽主风,因此指驷马三穴及木穴具有着祛风散邪之效,近年来临床观察显示,以指驷马三穴配合木穴,可有效的治疗过敏性鼻炎及湿疹等多种皮肤疾病[7-8]。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慢性湿疹的治疗中,以健脾利湿饮联合董氏奇穴治疗方法具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慢性湿疹的治疗中,可联合应用健脾除湿饮及董氏奇穴治疗方法。

[1] 石志坚.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老年湿疹患者病理特征的系统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6,44(3):335-337.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家共识(2014)[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6):440-441.

[3] 高淑芹.复方倍他米松封闭疗法治疗湿疹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7):910-911.

[4] 白方树.补脾祛湿法治疗湿疹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4,35(12):1639-1641.

[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中西医结合系统药物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专家共识(2015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3):151-153.

[6] 何佳丽,高如宏,徐 静,等.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皮肤病体会[J].江西中医药,2015,(8):19-21.

[7] 洪秋阳,王世广.董氏奇穴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2,31(10):765-767.

[8] 徐国庆,苗广宇.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老年颤证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63-64.

(收稿:2017-03-25)

湿疹/中医药疗法 @健脾除湿饮 @董氏奇穴

R758.23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8.055

猜你喜欢
湿疹脾虚皮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