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与中国治理模式生命力

2017-08-16 20:48杨雪冬
决策 2017年7期
关键词:大势顺势改革开放

杨雪冬

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不是封闭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开放的,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中顺势而为的。

周敦颐说:“天下,势而已矣。势,轻重也,极重不可反。”毫无疑问,当下的中国已经基本构建起了适应本国国情的治理模式,但这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并不是封闭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开放的,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中顺势而为的。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模式,都需要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至少把握了三次世界大势。

第一次是1978年改革开放战略决定。在当时两个阵营对抗的冷战状态中,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道路方针是世界大势,打破意识形态界限,向西方国家开放,开启国内体制改革,将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这个战略决定充分利用了当时国际生产分工变化带来的资金和技术转移带来的机会。在吸引到资金和技术的同时,学习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到西方發达国家制度的运行方式,为国内制度的改革完善提供了所需资源。

第二次是应对前苏联东欧阵营解体的制度性冲击。1989年后前苏东国家发生的震荡对中国冲击是非常深刻的。它提醒了中国,虽然各国联系日益紧密,但是两大制度的斗争依然存在,必须巩固党对国家的领导权。

为此,中国在改革开放基础上,全面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更加有效地释放了市场的力量,激发了社会的活力,为中国经济在90年代的高速持续增长提供了体制性保障,也由此奠定了国家、市场、社会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

第三次是对新世纪初世界性动荡的研判和回应。从2003年格鲁吉亚的“玫瑰花革命”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再到2010年北非中东多国连锁性的“茉莉花革命”,如今的国际社会政治动荡不断,民众的抗议活动“四起”。但中国继续将发展开放作为国家的首要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直面问题姿态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面貌,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面对国际社会,将自己明确定位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当下中国已经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不仅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而且在一些方面还开始发挥引领作用。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期。面对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大潮流互动前行并对社会关系进行重构的历史大势,中国的治理模式更需要积极进行调整回应,从心灵、制度、行为方式上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勇立潮头。

猜你喜欢
大势顺势改革开放
再领大势
把握节奏,顺势爆发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不是大势将至,而是未来已来
运动鞋大势来袭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创业即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