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康:搅动千年古都的200天

2017-08-16 21:44姚成二
决策 2017年7期
关键词:烟头永康西安

姚成二

西安正在发生大变化。

“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电视问政” “店小二”“五星级服务员”“星巴克算法”“招商一号工程”“大西安”……这一连串鱼贯而出的“变革”,重重地敲打着热切期待发展的西安人,他们更期盼西安再一次回归舞台的中央。

带头发声之人,正是西安新任市委书记王永康。2016年12月9日,王永康从主政近15年的浙江沿海城市来到西部“龙头”西安,王永康誓言:“西安的地图就像一头狮子,前爪已经跃起,我们要让这头狮子奔跑起来。”

“三大革命”

谁也不曾想到,一场“革命”的起点,竟然源自西安古城墙青砖缝隙中的烟蒂。

2016年12月24日下午4点半,当大家都走上街头准备平安夜的狂欢时,上任仅仅半个月的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却悄悄戴上了口罩,登上西安古城墙,用了3个多小时绕古城墙一圈,捡起了27个烟头。消息很快不胫而走,让王永康一夜之间成为“网红”,网友还赠予他“捡烟头书记”的称呼。

仅仅过了一周后的2016年12月31日,王永康在雁塔区调研时,又布置了两个新“作业”:一是做好“厕所革命”,一是做好“行政效能革命”。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三大革命”迅速在西安市蔓延,席卷西安大街小巷。网友不禁发问和质疑:王永康为什么要和烟头、厕所“杠上了”?

“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小事做不好,大事也干不了。烟头这么小的事情都抓不好,那还能干好什么大事?”面对质疑,王永康直言不讳的回应道。在他看来,小小的烟头,反映出干部作风建设的大问题;小小的厕所,反映城市管理水平的大问题。

为推进“三大革命”,王永康在西安广播电视台开创《每日聚焦》栏目,针对西安存在的政府服务、环境问题进行“电视问政”。开播不到半个月,《每日聚焦》就因为报道一则题为《在西安,去工商局办个事有多难》的消息,刷爆西安市民的朋友圈,并上了西安市党政领导干部的“今日头条”。

“我们本应该做好‘店小二,做到‘最多只让企业跑一次,但是这个小伙子却执着地跑了好多次。出现这样的结果,我觉得很对不起在西安创业的这些小伙子们。”王永康语气沉重,表情严肃地警醒着坐在会场里面的西安官员。“我们抓‘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行政服务效能革命,就要认真剖析这个典型案例,举一反三,警示教育全市各级各部门!再有这种行为,轻则要问责、重则要掉帽子!”

王永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3月14日,《每日聚焦》曝光二环南路拐角区域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王永康看到后深夜连发四问:“今天还有如此严重的‘脏乱差乱象,为什么没有人管呢?我们的区委书记在哪呢?我们的区长、分管副区长在哪?我们的市区城管局长在哪呀?”“决不能在好位置上打盹甚至睡大觉。”事后,23名相关人员收到了问责处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以小见大是眼力,以小博大是能力。捡烟头、清洁厕所、店小二的背后,是王永康从难以克服的西安痼疾入手,向行政体系中那些看似无痛的环节下刀。事实上,王永康更想通过“三大革命”来形成一套长效的制度建设,整治城市环境、工商系统办事难等乱象。“做好‘烟头革命,提升街头市容環境;做好‘厕所革命,改善公共厕所卫生;抓好‘行政效能革命,解决好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要当好‘店小二,用五星级服务标准、一流的服务营造一流的环境。”

经过“三大革命”的西安,正在改变的投资环境已经被市场敏锐地感知到,成为吸引投资的磁石。

6天144个小时

钱流向西,涌动关中。

2017年6月,是西安人沸腾的一个月,而烧沸这锅热水的人正是王永康。从6月初的丝博会到西安“招商天团”香港行、深圳行;从万达城的600亿项目到华侨城的2380亿项目;从华为软件开发云到比亚迪、中兴、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的未来航空项目,在香港、深圳的6天共144个小时,王永康以旋风式的做法刷新着西安招商引资的速度。

这些醒目的数字背后,是王永康清晰准确的认识:“招商引资是一场大仗,也是一场硬仗。今年无论是武汉、杭州还是成都,都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各大城市间的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来自周边城市的竞争压力,使得西安招商引资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以2016年实际利用内外资来看,成都实际利用外资85.3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4100亿元;武汉外资为85.23亿美元,内资高达5268.4亿元;郑州外资为40.3亿美元,内资1742.8亿元。相比之下,西安2016年实际引进内资1857.77亿元,不到武汉、成都一半;实际利用外资45.05亿美元,与成都、武汉更是相差甚远,与郑州几乎持平。

再从社会化融资上来看,西安市目前仅有上市公司33家,而武汉51家、成都65家,杭州更是达到101家。

正视自己落后需要一种勇气,而敢于找出落后的症结,则需要智慧。在王永康看来,招商队伍要勇于虎口夺食,千方百计找项目、挖资源、拓市场;要有狠、准、细的劲头,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成功率。从这个角度来看,王永康在西安力推“三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改善西安的投资大环境,“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也表明了王永康抢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的决心。

在具体工作部署中,王永康特别强调招商引资的全面性和“刚性”:“要从‘外资‘民资‘央资‘融资‘内资这‘五资一起抓,一起考核,全力以赴优环境、全市动员抓招商。”

在王永康的强力推动下,一组数据格外抢眼:1-5月,西安批准利用外资项目56个,同比增长80.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93亿美元,同比增长20.2%。一季度西安工商部门新登记的企业数量更是达到了5.2万家,同比增长102%。这是西安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高增长,增长量相当于过去西安累计市场主体总数的十分之一。

超高速度增长的背后,有王永康在人才上的谋篇布局。长期以来,虽然西安的科技人才资源全国第三,高校资源全国第四,但还是孔雀东南飞,人才外流十分严重。“如果没有像华为这样的领军龙头企业,这些人才资源就流到外地去了。”

王永康正在努力改变这种“发展中的烦恼”,通过政府改善自身服务,留住创投企业,靠企业发展留住本地人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主动报名,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给他们送信心、送政策、送希望,提供五星级服务。”这是王永康履新市委书记以来,在西安重点企业、高校调研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大西安”

眼下,王永康正在用他的眼界和智慧,为西安打造一盘更大的棋:“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但王永康更深知,谋定而后动。正月初二,王永康踏雪访贤,拜访了张锦秋、卢秉恒、张宝通三位专家学者,在与三人的深度交流中,“大西安”的蓝图呈现出来。

2017年3月,在陕西代表团审议两会报告时,王永康向李克强提出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议。李克强当场表示,尽可能给予支持,让西安作为西北的龙头扬起来。随即, 国家发改委在两会期间回应“将西安列入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议时表示,西安已经具备条件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从“西部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变化,其背后却是千年古都躁动的心。而要追梦“大西安”,首先是城市外在形态的改变,因为当下西安的城市空间和格局,已经不能满足大西安的功能需求。正如王永康所說,“建设‘大西安,是陕西‘追赶超越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跳起来摘桃子。西安现在与副省级城市,尤其是成都,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如果不自加压力,追赶超越,就很难完成。我们要知道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也退。”

一组城市数据对比,清晰地呈现出建设大西安的迫切性。2016年,西安GDP为6257.18亿元,排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第11名,全国城市GDP排名第26名。而同期成都GDP已达到12170.2亿元,高居省会城市第二,武汉达到11912.61亿元,而郑州也已达到7994.2亿元,西安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在了成都、武汉,甚至郑州的后边。如果再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总量来看,西安更是常年排在倒数后五位。

可以说,目前西安“狭小”的城市空间,已经成为西安未来发展中最大的短板之一,强力推动西安在城市空间上的“跑马圈地”,在王永康看来实属必然。2017年1月4日,王永康在西安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分析说:“从外地成功实践来看,各个省份都希望把省会城市做大,省会强则全省强,成为普遍的共识。湖北2015年GDP近3万亿,武汉贡献了1万亿,很多城市都是通过扩大空间形成新的增量,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何建设大西安?王永康认为,“大西安”大的不仅仅是体量,更是格局。“坚持系统性思维,跳出‘城墙看西安,加快省市共建大西安步伐,全力支持西咸新区发展,发挥西咸国家级新区的创新引领作用,创新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方式,形成多轴心、多中心,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经济,塑造新动能,进一步提升大西安的城市品位、形象和核心竞争力。”2017年1月,西咸新区正式交由西安市代管,在建设大西安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工作之余,王永康喜欢一个人骑着一辆摩拜自行车,穿梭在西安的大街小巷,给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的王永康不仅是市委书记,更是一个普通的西安人。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一名新西安人了。 我一定接好‘接力棒,走好新的长征路,与西安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加快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国际化大都市而努力。”王永康在履新西安市委书记时说道。

猜你喜欢
烟头永康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论姚永康瓷塑《世纪娃》的艺脉文心
对烟头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
捡烟头
永康日報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店小二”王永康,这个月可真忙!
智力游戏
流变与传承
——秦汉时期“伏日”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