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7-08-17 23:57黄韩冬邓冬雪宁伟伟郑兴斌杨雪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甲磺酸胃肠道免疫组化

黄韩冬,邓冬雪,张 桃,宁伟伟,郑兴斌,谢 铭,杨雪峰

(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贵州 遵义 563003)

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黄韩冬,邓冬雪,张 桃,宁伟伟,郑兴斌,谢 铭,杨雪峰

(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贵州 遵义 563003)

目的 探讨影响胃肠道间质瘤(GIST)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于我院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86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86例患者中,血便、腹痛、腹胀发生率分别为48.8%、44.2%、41.9%,其中单发性肿瘤60例(69.8%)、多发性肿瘤26例(30.2%)。CD117、DOG1、CD34、SMA、S-100阳性率分别为90.7%、93.0%、52.3%、36.0%、25.6%。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大小、数目、是否转移、术中是否破裂与预后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术前转移、术中破裂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IST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组织病理学表现结合免疫组化指标(CD117、DOG1)的阳性表达,早期手术联合合理的靶向药物治疗是有效的改善预后的治疗手段。

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作为来源自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其发生率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1],早期手术是理想的治疗方案,但GIST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目前检查手段存在局限性,容易造成临床误诊、漏诊[2]。在甲磺酸伊马替尼出现以前,术后复发率可高达85%,且复发及转移病例对常规放化疗敏感性均不佳,5年生存率不足35%,预后不良。近年来甲磺酸伊马替尼等靶向药物的使用,使GIST的治疗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大改善了GIST的预后,但靶向药物的最佳使用方案目前仍无共识。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并手术的86例GIS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影响GIST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来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经我院病理证实的86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均行手术治疗,排除放弃手术、无手术指征及合并其他肿瘤的GIST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48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48.5±5.5)岁。肿瘤原发部位:胃53例,十二指肠9例,小肠24例。主要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发生率分别为42例(48.8%)、38例(44.2%)、36例(41.9%),在体检或其他检查时发现而无自觉症状者8例(9.3%)。术前转移:肝脏转移10例,腹膜腔种植转移2例,淋巴结转移2例。术中肿瘤破裂者8例,无肿瘤破裂者78例。

1.2 标本处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所有肿瘤标本均来自于手术切除标本,标本处理及病理诊断流程严格按照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共识[3],标本切除离体后在30分钟内以不少于3倍肿瘤体积的10%中性福尔马林浸泡固定,肿瘤直径超过2 cm需间隔1 cm切开固定,固定时间12~48小时,石蜡包埋,4 um切片,HE染色后,进行常规病理检查。手术标本由同一技师,应用同一测量工具,进行肿瘤直径的测量。通过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同时进行CD34、CD117、DOG1、SMA、S-100检测。

1.3 随访

采用电话随访及门诊复查等方式,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12~30月,中位随访时间24月。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GIST患者典型症状发生率:8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血便、腹痛、腹胀发生率分别为48.8%(42例)、44.2%(38例)、41.9%(36例)。

GIST的病理特点:86例患者中,单发性肿瘤60例(69.8%)、多发性肿瘤26例(30.2%),肿瘤大小:直径0.4~34.7 cm,直径<5 cm15例,直径5~10 cm52例,直径≥10 cm19例。阳性免疫组化指标CD117、DOG1、CD34、SMA、S-100分别为78例(90.7%)、80例(93.0%)、45例(52.3%)、31例(36.0%)、22例(25.6%)。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86例患者中,死亡14例(1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大小、数目、是否转移、术中是否破裂与预后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见表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术前转移、术中破裂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1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单因素分析

续表

表2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GIST是一组源自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的肿瘤,在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中最常见[4],多发生于胃肠道肌层,具有向平滑肌、神经源性细胞分化的特点,因此,病理鉴别上容易与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混淆[5],依照目前的诊断标准,以往诊断的多数平滑肌肿瘤及胃肠道自主神经瘤都应归类为GIST[6]。由于术前活检可能引发肿瘤出血、感染、肠瘘、肿瘤破溃播散等不良后果,故并不常规采用,术前的初步诊断多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及气钡双重造影可以对GIST进行定位、定性以及初步生物学危险性的初步评估。目前GIST的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免疫组化主要检测指标为CD117和DOG1,多呈弥漫性分布,必要时需除外其他肿瘤及行c-kit或PDGFRA基因突变位点检测明确,本组CD117及DOG1的阳性率分别为90.7%及93.0%,所有病例均依据CD117和/或DOG1阳性结合典型GIST组织学表现做出GIST的诊断。有报道称,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也有SMA、S-100表达,多为局灶性分布。本组病例中,SMA、S-100阳性率分别为36.0%(31例)、25.6%(22例),这也是造成GIST与平滑肌肿瘤不易鉴别的原因之一。

GIST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诊断价值不大,血便、腹痛、腹胀是GIST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本组86例GIST患者中,血便、腹痛、腹胀发生率分别为48.8%(42例)、44.2%(38例)、41.9%(36例),综合来看术前无症状患者仅占9.3%(8例),而此8例患者肿瘤直径均≤2 cm,所以,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出出现临床症状是肿瘤增大、进展的体现。GIST的大小不等,源自胃肠道壁固有肌层,可向腔内外生长,而多以单发性结节出现,本研究中,86例患者中,单发性肿瘤60例(69.8%)、多发性肿瘤26例(30.2%),肿瘤直径为0.4~34.7 cm,符合上述发病规律。

GIST的预后相对较差,虽然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即使低危险度GIST手术切除后,仍然存在复发、转移等问题,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大小、数目、是否转移、术中是否破裂与预后密切相关,而与性别、年龄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术前转移、术中破裂是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表明肿瘤体积较大、术前已经发生转移、术中肿瘤破裂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其术后预后相对较差。基于这一结论,改善GIST的预后早期手术是关键,术中严格遵守无瘤原则,避免肿瘤细胞脱落种植,可以降低肿瘤复发及种植的风险。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的出现对GIST的治疗造成了革命性的影响,但其最佳使用方案尚无世界范围内的共识,本组病例中,依据NIH原发GIST切除后风险分级列为中、高度复发风险的病例共69例,均推荐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行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其中未使用者25例,使用1年42例,使用2年2例,用量均为400 mg/d,术后使用靶向治疗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未行治疗者,术后治疗2年者有2例,随访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但由于病例数太少,无法客观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总而言之,GIST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血便、腹痛、腹胀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多依靠术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需除外其他肿瘤,必要时行相关基因突变检测来明确。肿瘤大小、术前转移、术中破裂是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体积较大、术前已经发生转移、术中肿瘤破裂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其术后预后相对较差。使用分子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可极大地改善GIST的预后,所以,早期手术联合恰当的靶向治疗是有效的治疗GIST手段。

[1] 李 义.胃肠道间质瘤病理特点与诊治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5):393-394.

[2] 中国胃肠道间质瘤专家组.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10):746-754.

[3] 何 勇.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预后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5):985-987.

[4] 沈 琳,李 健,秦叔逵,等.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6(11):836-844.

[5] 桂广华,吴发银,戴家应.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学,2014,20(3):350-352.

[6] 何 进,胡汉金,陈 伟.多层螺旋CT与气钡双重造影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学,2016,37(6).

本文编辑:吴 卫

R735.2

B

ISSN.2095-8242.2017.037.7214.02

猜你喜欢
甲磺酸胃肠道免疫组化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