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2017-08-17 23:56李艳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综合性小儿患儿

刘 辉,李艳静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刘 辉,李艳静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目的 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62),对照组采用常规性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93.10%)显著优于对照组(66.13%),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疗效的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小儿腹泻;护理干预;效果

腹泻是儿科诊疗中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对患儿的健康生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患者发病年龄多集中在2岁以下,该疾病的发病几率是临床实践领域仅次于第一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它主要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共同造成,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死于腹泻疾病的小儿患者高达500多万[1-2]。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在临床治疗中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20例,其中包括62例常规性临床护理治疗的小儿腹泻患者(对照组),58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治疗下的小儿腹泻患者(观察组),观察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照组中,男41例,女21例,平均年龄(2.1±1.1)岁,病程1~5周。观察组中,男38例,女20例,平均年龄(2.2±1.2)岁,病程1.5~5周。两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62例腹泻患儿和观察组58例腹泻患儿,在住院之后均予以常规性的临床护理,包括对120例患儿进行抗病毒治疗、维持水电解质、纠正脱水等常规性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性临床护理,包括一些用药指导、告知患儿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定期消毒和保持室内卫生等。观察组腹泻患儿,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 健康宣教,对腹泻患儿的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以及一些关键的护理要点,悉心照顾患儿,包括饭前洗手、饭后清洁和便后洗手消毒等,切忌滥用抗生素,以便影响到患儿肠道正常菌群。②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整个综合性护理干预中相当关键,对于急性期患儿而言,他们多伴有躁动不安、精神萎缩等基本情况,患儿出现行为上、精神上的波动,必然会影响着患儿家属的情绪。因此,在心理护理干预方面主要针对患儿家属来进行。由我科的专业护理人员详细向患儿家属讲解病情,包括发病原因,病情后续发展,以及需要采取的治疗方式,还有此次护理干预的目的和意义,这样可以减轻患儿家属的焦虑不安等情绪,最大限度的取得患儿家属对我科护理工作人员的配合。③ 饮食护理,假若患儿年龄较小,还处在哺乳期,那么则让患儿的母亲继续母乳喂养,其他辅食暂停;对于那些已过哺乳期的患儿,根据患儿实际病情来适当调整饮食。比如米汤、稀释的牛奶等,尽量遵循由稀到稠的基本原则,适当增加一些新鲜的果蔬类食物。④行为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变化情况,详细记录患儿排便次数以及大便的性状,患儿呕吐物的性质/量等。此外,注重患儿臀部护理,因为大多数患儿由于大便次数频繁,臀部多为红肿,甚至溃烂,所以,我科护理工作人员勤换床单,保持患儿病床清洁、干净。

1.3 疗效评价[3]

治愈表示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显效表示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有效表示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无效表示患儿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腹泻患者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效率高达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腹泻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对比 [n(%)]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比较

两组腹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上,观察组采取综合性临床干预护理的58例腹泻患儿,改善效果、改善时间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腹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腹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情况对比(±s)

组别 n 患儿大便正常(h) 患儿退热时间(h) 患儿止泻时间(h) 患儿脱水纠正(h) 患儿止吐时间(h)对照组 62 69.2±3.8 55.8±4.6 29.7±3.5 70.1±4.7 25.2±3.8观察组 58 51.9±3.0 42.2±3.4 17.3±2.6 55.6±3.3 17.3±2.4

3 讨 论

腹泻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是指患者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症状表现为粪质稀薄,水分增加,腹泻患者每日排便量多超过200 g,粪便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或者是脓血、粘液等[4]。患者腹泻期间时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感和失禁等情况。此外,腹泻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急性腹泻,另一种是慢性腹泻,其中急性腹泻发病更加急剧,病程一般在2~3周;而慢性腹泻则是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者是2~4周内间歇性、复发性腹泻。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通过对患儿腹泻症状及治疗效果进行显著改善,在腹泻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5]。通过科学合理化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大幅度提升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腹泻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 冯 静.小儿腹泻护理对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5(31):290-291.

[2] 许宏玲.小儿腹泻护理中对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15(19):228-229.

[3] 范平莉,陈 姣,符海珠,等.小儿腹泻应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149-151.

[4] 郑迎春,陈 荣,房夏玲,等.临床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护理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5):102-103.

[5] 张荆武.循证护理在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5,5(33):234-235.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73.72

B

ISSN.2095-8242.2017.037.7227.02

猜你喜欢
综合性小儿患儿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