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8-17 23:56张贵频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视网膜血糖护理人员

张贵频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贵州 兴义 562400)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贵频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贵州 兴义 562400)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4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并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37例,对对照组患者施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仅为33.7±4.7(分),然而在护理后为48.2±6.3(分),明显高于护理工作前,且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37.6±7.1(分)。除此以外,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其血糖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结论 使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更有效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

护理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生活质量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不仅会出现三多一少情况,其视力也可能出现下降问题,基于对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该疾病十分严重的一项并发症,直接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能力与质量[1]。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积极研发有效的治疗药物,同时更需要找出有效的护理方式,本次临床研究通过采用对比方式来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4例作为临床调查研究资料,并以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将74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观察组女15例,男22例,年龄51~67岁,平均(56±1.9)岁,对观察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女18例,男19例,年龄50~67岁,平均(57±2.2)岁,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患病程度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给予患者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运动情况以及胰岛素药物服用情况。

观察组:同样给予观察组患者基础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内容:(1)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病,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其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会随着疾病的时长而增加,此时不仅给患者自身生活带来较大的压力,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属带来较大的压力,因此,患者会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为此,护理人员就需要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从而帮助患者解答有关于该疾病的疑惑,促使患者能够产生更大的治疗信心,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程度。(2)详细的生活计划,该计划中护理人员需要结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以及患者兴趣爱好,为患者制定出明确的参与社交活动参与活动项目的计划,使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从而通过增加与他人的交流,增强患者生活信心以及抵抗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有:(1)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2)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血糖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在治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在治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对比(±s)

组别 例数(n) 护理前(分) 护理后(分)观察组 37 33.7±4.7 48.2±6.3对照组 37 34.1±4.2 37.6±7.1 x24.23531 P 0.021

表2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水平的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水平的对比(±s)

组别 例数(n) FBG(mmol/L) 2hPBG(mmol/L)观察组 37 6.7±3.1 10.1±2.0对照组 37 13.4±5.1 19.2±3.7 x23.96163 P 0.009

3 讨 论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视力下降的问题,造成这一症状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血糖过高,造成其晶状体渗透压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患者晶体屈光度出现变化。然而当患者血糖无法加以有效控制时,视网膜会出现病变情况,甚至会造成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视力消失的问题,不仅降低了患者的工作、学习能力,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生活能力,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打击。

传统治疗过程中,常常只为患者进行相应的疾病护理,患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知识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降低了患者与护理人员的配合程度。然而,在使用护理干预方式时,糖尿病患者不仅可以在护理人员积极沟通与帮助下了解到更多与视网膜病变相关的内容,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身的重视更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从而降低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提高自身生活质量。通过本次临床所得出的结果,我们也可以发现,在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最初护理前生活质量水平相当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方式的观察组患者最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总而言之,使用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更积极的面对疾病,在提高护患配合程度的基础上,使患者得到更有效地治疗与护理,因此建议在日后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时,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

[1] 毛媛媛.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5):167-168.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73

B

ISSN.2095-8242.2017.037.7246.02

猜你喜欢
视网膜血糖护理人员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