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当代价值

2017-08-17 04:17霍然王晓梅
理论观察 2017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价值传统文化

霍然+王晓梅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并被人们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但马克思主义并非和所有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而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在这一结合过程中,需要我们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对中华传统文化要采取持之以恒“扬弃”的态度,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中国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7 — 0048 — 03

马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要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发展性、开放性的特点,它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积极地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获得中国本土文化的支持,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形成符合中国经济社会需求的、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一、传统文化助推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前提条件

(一)要提高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水平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所采取的方针,如何甄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十分重要,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影响巨大。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是混合在一起的,究竟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有时很难让人们分清楚,特别是对于一些普通民众来讲,要想准确区分就更难了。传统文化是经历几千年的沉淀而形成的历史文化,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未来社会的文化,在时间上两者相差甚远,将两者结合就需要同时具有两者文化内涵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因此这一重任历史地落在了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懂得历史前进方向和清楚知道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的肩上。

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传统文化中甄别出“精华”和“糟粕”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就需要他们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经典作家的理论精髓,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并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下的国情、世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才能在批判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要“扬弃”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发展的,具有中华民族历史特色的文化。它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实现中国化必须要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当然,并非全部的传统文化都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那些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这段话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就是要采取“扬弃”的态度。“扬”就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等,“弃”就是摒弃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歪风恶俗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在封建社会,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一些传统文化内涵了很多封建腐朽的内容,这些落后、腐朽、糟粕的内容绝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直接来源,我们必须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在去其糟粕基础上,吸收其合理的内容,吸纳其优秀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与发展,其实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筛选和甄别的过程,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糟粕的传统文化被去掉后,存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才会助推马克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

(三)要坚持不懈地“扬弃”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義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与其优秀内容相结合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因此,“扬弃”中华传统文化必须持之以恒。马克思主义理论登上中国的土地就面临着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因为只有结合,才能在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即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吸收了精华,才能植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土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一过程必将伴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始终。否则,马克思主义必然脱离中国实际,变成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腐朽的、落后的传统文化也会占领中国社会。在僵化、教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就会重蹈王明犯下的错误,重蹈前苏联的覆辙。如果腐朽的、落后的平均主义、官本位、个人崇拜、宗法思想等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传统文化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广大群众的思想就会僵化、愚昧、落后,阻碍社会的进步。所以,从两者的结合的一开始就必须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筛选,并且在两者结合过程中的始终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两者结合的产物不仅不会顺应历史发展规律,而且还会错误地引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才会有生命力,才会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实现,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四)要把握时代精神“扬弃”传统文化

2012 年,习近平总书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习总书记在这里强调的“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就是指把握了时代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先人一辈又一辈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人类发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时间为线索的,在过去某一时间节点形成的文化都可以被称为传统文化,它是人类文化历史上一种特殊的印记,是历史文化。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必需要把握时代精神,不能一说中华传统文化就不分青红皂白,不加区分地传承。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不合时宜的文化,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如“二十四孝”中“埋儿奉母”的故事就不适合在现在社会广为宣传。“埋儿奉母”是讲一个人由于家庭困难,为了奉养老母亲,而埋掉自己亲生儿子的故事,故事中所讲述的“孝”,是一种“愚孝”,是当今社会不提倡的。站在今天的角度:“埋儿奉母”之人不仅违背了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而且违反了现代社会的法律约束,不仅缺德,而且违法。当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要和时代相结合,把握时代精神,因为传统文化所表达的是一种价值观、历史观,是对事物的认知和评判。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必须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当代文化相结合,创新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当代价值

(一)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在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丰富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某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思想来源。例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就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商周时期《尚书·五子之歌》中就阐述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出了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安宁的思想。后来孟子、孔子也在他们的著作中阐述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等思想,再后来,汉朝的贾谊,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也有论述。然而,传统的“民本思想”一方面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希望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使“民本思想”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影响较大,他们对“民本思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了“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使群众路线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如,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思想就是要求我们要学习对当下社会有用的东西,研究学问要和现实相结合,不要空谈,要活学活用。这一思想被毛泽东合理吸收,凝练了实事求是思想,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形成的重要基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优秀的思想被中国共产党人所采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凝练,流传下来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自强不息、勇于奋斗的民族精神,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是每个中国人向往和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我们的先辈们在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在反对外来敌人侵略的过程中,在维护祖国统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人们力争上游、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柱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显示出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价值取向会不断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國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过程中,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找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方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前仆后继、奋发拼搏,将自身所具有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品格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加新的内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的魅力,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具体化、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对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这种普遍原理不能“简单地和直接地”说明具体问题,不能直接应用于实践,它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结合过程中,我们必须用中国文化特有的方式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的革命和建设环境下“具体化”,符合中国国情,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并且使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更能直接地说明中国的具体问题。否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成为游离在中国文化之外的,虚无飘渺的,和中国没有任何联系的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也就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如果坚持用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话,就是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处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问题,就是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给中国革命和建设造成重大的损失。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能够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广泛传播,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条生存和发展的新形式,这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并以民族形式来表达,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民族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照抄照搬,更不是对中国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传统文化相合。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道德取向、民族风格等相融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属性,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情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并能更好地指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民族是相脱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无法实现。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作为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度的产物,它们既有相通的共性,也有不可融合的个性。我们既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要剔除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到马克思主义中,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参 考 文 献〕

〔1〕肖林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12):129-130.

〔2〕张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J〕.人民论坛,2016,(35):106-107.

〔3〕陈方刘.习近平总书记的传统文化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2016,(09):37-42.

〔4〕张明.重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J〕.理论与改革,2016,(03):13-19.

〔5〕杨近平.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93-96+108.

〔6〕林灿.试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性〔J〕.才智,2015,(17):286.

〔7〕任家高祝辉.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价值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