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新闻理论对地方媒体的影响

2017-08-17 07:32陈柏涌
理论观察 2017年7期
关键词:民生公众理论

陈柏涌

摘 要:公共新闻理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潮流的新闻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对美国的社会发展和新闻传播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该新闻理念也给传播学、新闻学的理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新闻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以一种新的方式关照新闻事件的发生并参与其中,最终促成公共领域问题的解决。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公民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公德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为该理论在国内的实践提供了日趋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公共新闻;地方媒体;影响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7 — 0119 — 03

公共新闻理论提倡媒体对报道客体的介入,让媒体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而不是以“客观”、“中立”的第三方出现在公众面前。同时,媒体应该成为一个可以讨论公共事务的平台,使公共事务得到合理的解决。

一、公共新闻理论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在公共新闻理论传入中國之前,地方媒体在重大新闻资源上与中央媒体相比处于劣势,于是其发挥地方性优势,让民生新闻唱主角。但是,民生新闻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民生新闻中“农民”的缺失。民生新闻出现,可以说是为百姓建立一个展示生活的平台,让新闻从高高在上的状态让位于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柴米油盐。民生新闻挖掘百姓生活中的问题,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从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到交通事故等都是民生新闻的主要内容。但是,如今的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越来越狭窄,关注的是广大的市民阶层,把占人数最多的农民排除在外。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中,很少有农民的身影。在这样一个大舞台上,没有农民的立足点,可以说是民生新闻的缺失。

其次,低俗之风盛行。在新闻媒体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媒体的民生新闻中为了提高收视率,选材往往出道德底线,片面追求感官刺激。因此,暴力犯罪、扫黄打非等负面新闻话题成为民生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表了端庄”——这是当前一些民生新闻的真实写照。

最后,民生新闻栏目同质化严重。地方媒体都以民生新闻来增加自己的受众,导致几个甚至十几个媒体抢占有限的地方新闻资源,以至于新闻的内容,从规划思路到栏目形式都有雷同。民生新闻走向式微。

公共新闻理论的传入,给地方媒体注入了活力。公共新闻理论要求媒体结合自身特点,参与到当地公共事务当中,组织公众讨论,研究解决方法,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公共新闻理论对地方媒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地方公共事务的关注。公共新闻理论要求媒体参与到地方性公共问题中去。因为当地媒体由于地域和心理的接近,可以更好地沟通当地居民,更容易激发民众的参与愿望。民众更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相应地,在解决地方公共问题时,由于讨论的问题具有针对性,能更有效地交流意见,对公共事件提出更有效地解决方案。

第二,对本地公共事件进行报道时具有针对性。由于每个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别,民众对同一个公共事件会有不同的认识。公众更多的是关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新闻事件。地方媒体可根据各自地区特点,对公共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同时,地方媒体的社会新闻内容涵盖了地方百姓最直接相关的政策服务资讯,关注的是普通百姓身边的事情,以百姓为主角,语言风格趋于平民化,注重百姓的话语权,满足了当地百姓的知情权。

第三,地方媒体和公众的互动。公共新闻理论要求媒体深入到公众当中,加强与公众的联系,引导公众,组织公众。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民众被动地接受单向信息的时代已经结束,只有互动,才能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地方媒体由于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圈,与本地民众的沟通更便捷,成本更低。当地媒体和本地市民直接接触,这就让媒体可以关注到民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第四,对深层次社会问题的关注。公共新闻的题材可以和民生新闻一样小,但必须以小见大,折射出公共领域的焦点话题、激起观众的参与和共鸣。民生新闻对社会问题有所关注,但缺乏深度,公共新闻理论使地方媒体在理念上有所提升,不仅找到社会问题,更要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并进行深入的新闻评论,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二、公众新闻理论对新媒体的影响

在新媒介时代,公众对新媒介传播内容的主动性参与可以得到更好的开展,公共新闻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可以说新媒体促进了公共新闻的发展,同样,公共新闻理论对新媒体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出版、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利、广播、电视三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

虽然新媒体有助于新闻的传播,公众的互动,但是由于新媒体监管的难度比较大,导致一些庸俗,甚至有害的信息在网络中迅速传播,一些负面信息引起轰动,以吸引网民的注意,而不利于公众对真正公共事件的关注。这些都是公众的自发行为,而公共新闻要求公共事件中要有媒体的身影。公共新闻理论对新媒体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公共空间的引导和规范。公共新闻要求公众在公共空间中对公共事件进行讨论,新媒体的公共空间很容易成为公众发泄个人情绪的渠道。而公共空间中的误导很容易煽动网民的非理性举动。理性的声音被淹没,无法左右舆论的走向。“网络暴民”对新闻事件中涉及的人进行“人肉搜索”,借助舆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网络追杀”。导致公共空间一片乌烟瘴气,而真正的公共事务得不到讨论和解决。

公共新闻理论倡导公共事件吸引更多公众的参与,但是要求是有效公众。公众讨论的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绪过激。公众在享受公共空间的时候同时也要有义务维护公共空间,在公共空间上必须把一些恶意捣乱的网民予以清除。

公共新闻理论倡导对一件事情的持续关注,而不是泛泛而谈。这时参与的公众是对这个问题有切身理解和关系自身利益的有效公众。公共新闻虽没有法律法规的规范效果,但公共新闻对一件事情的持续关注,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由于时间的沉淀,讨论时更加的理性;对公众门揽的限制,使公共空间更加规范,更有利于问题的讨论和解决。

其次,对网络从业者提出了要求。网络新闻缺乏深度,有太多娱乐、媚俗的信息。对网络新闻的从业者来说,就要小心甄别虚假信息,挖掘有意义的新闻,选择具有解决可能性的公共问题设置议程。网络编辑不仅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检释者,把新闻至于大背景下,让公众了解更多的内容,以便吸引更多公众的参与。在公共论坛中,要做一个舆论的引导者,而不是舆论的记录者,让公众的讨论更加理性。关注更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社会问题。

最后,增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公共新闻理论提倡媒体间的合作,以扩大公共新闻的影响。我们看到很多在网络上轰动一时的事件,在传统媒体上也有报道。可以说传统媒体己经在吸收来自论坛、博客的内容。

三、媒体角色重新定位

公共新闻理论使媒体对新闻传播的理念和自己的角色定位有了重新的认识,在公共新聞中,媒体不再是新闻传播的主角,而是为公众构建公共话语平台,塑造公民的公共意识和协调公共事件。改革幵放之前,我国新闻传播中媒体和传播受体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在传统的新闻方式中,新闻媒体在传播中具有绝对的控制权,而作为传播的受体,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模式下,传播受体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忽视了传播受体参与权。后来的双向传播模式,虽然在理论上重视了传播受体的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媒体在新闻传播中仍然占据主导位置,作为传播受体的代言人形象出现,监督政府,但是由于媒体和传播受体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传播受体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媒体和传播受体不能得到有效的沟通,这导致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公民对媒体产生怀疑。特别是近些年来,媒体低俗之风盛行;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的现象屡禁不止,虚假报道屡禁不绝,不良广告泛滥等,都让民众对媒体的信誉度产生怀疑。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公民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变为主动地去寻找信息,参与到新闻交流中去。

公共新闻理论中把传播受体称为“公众”,认为媒体和公众之间应该相互交流,给公众以传播主体的地位,这对传统的新闻理论来说是一个冲击。公共新闻在中国的兴起也反映了媒体从高高在上的公众代言人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而是提供公共领域中的公共问题,公众参与到这些公共问题中来,公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和媒体共同决定着公共新闻的内容,公众的作用日益重要。公众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合理合法地表达个人意见、情感、愿望和建议。建立完善的公共空间,吸引公众的参与,我们需要这样良性的沟通渠道,以促进公民公共意识的觉醒,公共新闻理论有利于公众和媒体之间的互动,实现有效的沟通。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合理地引导公众,实现有效的舆论引导。如:互联网虚拟社区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有了一个更大的发言空间。然而,虚拟社区的网络意见是很不理性的。常常一个公共事件,尤其是涉及到强势群体的,就会受到大多数人的口诛笔伐,使意见具有明显的偏见。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公共空间很多时候成为了一个发泄个人情绪的地方。更有甚者,人为地制造一些轰动的虚假消息,一些传统媒体不明真相,加以传播,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网络的互动性,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但更需要加强公民的公共意识。这时媒体要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把握和定位。

首先,媒体要进行议题设置。马克思认为媒体“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媒体应该是独立的,保持思想的自由、言论自由。媒体应该遵守公共良知,在进行议题设置时,要以民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来制定公共问题。当然,不同的社会的阶层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利益不同,立场不同,对公共问题的重要性有不同的看法。媒体不能把所有公共问题呈现给公众,这种情况下,媒体需要对公共问题进行排序,选择需要优先解决的公共问题。公共新闻的议题设置,选题可大可小,可以是关系全国的大事,也可以是某一地区或者某一群体的公共利益,要充分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声音。

公共新闻的议题选择应遵循下面几种类型:一是涉及公共利益,有条件或者有希望解决的社会问题。二是涉及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等问题。例如上面说到的留守儿童问题,这些问题政府和公众都在关注,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三是文明建设等。

其次,媒体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设置互相交流的平台,邀请各方参与讨论,唤起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让公众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案,组织活动,并最终解决问题。在美国的公共新闻报道中,多表现为纸质媒体和电视台联合或者几家媒体联合起来共同参与一项公共问题,这可以扩大公共事件的影响力,号召更多的公民加入,同时有更充裕的活动经费。在中国的公共新闻中,也表现为不同媒体间的合作,以扩大公共空间,信息技术的运营,也为媒体间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网络和报纸结合,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联合,这都拓展了纸质媒体的公共平台。

新媒体使网络和报纸能够更好地结合,例如:手机报、网络订购报等。报纸上可以有一些深度评论,带给公众更多的思考。网络的及时性,交流的便捷性更适合网民的参与,这样的模式,拓展了公共空间,便于更多人的参与和交流。利用新媒体便于传统媒体与公众的交流,拉近了媒体与公众的距离,使媒体最大限度地知道民众的所思所

相媒体以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实际进行中多表现为记者以组织者身份参加,关于记者以组织者身份参加的问题,在下一章节中将专门讨论,这里不做过多论述。

最后,媒体在对公共事件进行报道时,要从多角度进行报道,不仅要报道事件的本身,也要对相关背景,公众对此事的看法,专家对此事的意见,政府对此事的政策等进行报道,使公众可以全面的了解事情。例如对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仅要让你知道这件事情,更要报道这些问题背后的事实。不仅让你知道感冒去医院要花几百元钱,更从患者、医生、医院、药品经销商以及政府等各个角度告诉你背后的故事。

对公共事件的报道,是一个长期的系列报道,而不是一次两次的关注。只有对某一个公共问题的长期关注,才能吸引更多的公众参加,进而通过公众的力量使公共问题得以解决。在新闻报道后,还可以通过短信平台、网络平台和电话等收集公众的意见,同时公众的意见和态度也是公共新闻的一部分。在公共新闻报道过程中深度的评论比事实的基本阐述更加重要,因为只有让公众掌握更多的信息,对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吸引公众积极的参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政治日益开明,社会日益开放,公民的民主意识觉醒,“公共领域”的日益扩大。这时,媒体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主动介入到公共生活当中。有助于媒体构建“公共空间”,解决新闻内容同质化、低俗化的问题,更能重新树立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谭 蕊〕

猜你喜欢
民生公众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