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后语言哲学①视野下的词块研究

2017-08-17 09:07陈晓霞
理论观察 2017年7期
关键词:词块哲学语言

陈晓霞

摘 要:中国后语哲视野下的语言学研究历来只局限于某一抽象理论,未将其具体化为实际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词块的研究大都也只局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领域。中国后语哲倡导从日常社会生活中寻找具体的语言问题,从词语分析找入口。我们尝试以“词块”这一“具体的语言问题”为入口,以“体验人本观”为语言哲学观以期为词块提供充足的后语哲依据。

关键词:哲学;语言;词块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7 — 0171 — 03

一、词块的界定与特点

长期以来学术界因研究目的与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对词块的定义从未统一。马广惠②指出,要在系统的词块描述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词块做多学科的阐释。这也正是中国后语哲“多样性”原则的体现。

语料库语言学认为一个出现频率和分布达到一定标准的语言片段便可视为词块;在应用语言学中,Pawley&Syder③认为对一个表达式流畅、符合语言习惯的掌控主要依靠一组约定俗成的词汇化了的句干。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语块具有心理现实性,心理词库以词块为单位进行存储。

综合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李秀琴1985; 梁守铿1988; 曹德明1994; 程依荣2004;Bally1951; N.Lopathikova 1958 等)④以及近来的研究(杨玉晨2015;马广惠2011等)⑤,我们将词块定义为:由连续或非连续的两个以上的词组成,可独立用于构成话语,实现一定语法、语篇或语用功能的语言表达式。

首先,词块具有结构上的完整性跟语义上的非合成性。有些词块与一般的搭配一样,可作内部的语法分析,例如avoir peur(害怕), avoir froid(冷)等。而有些词块,如 en savoir long (知道详情)就很难用语法及语义合成来理解。但不管是哪种情况,人们都将其作为整体保存在记忆中。其次,典型的词块通常具有可变性。非连续的词块中间可根据需要插入相应的单词,比如在avoir peur中,可插入si,très等程度副词;由于交际过程具有灵活性和不确定性,词块的功能也是动态的。例如,用来表达抱歉的词块je suis désolé就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扩展到包含其他词的形式,如je suis(vraiment/très/infiniment)désolé pour...。词块的这一特征可以使学习者通过对某一程式性词块的扩展来表达不同的功能。因此并非只有语法具有独一无二的生成性,词汇也具备生成能力。

二、中国后语哲出场的哲学背景

哲学是研究存在与思维的科学,后者也包括语言。因此正如罗宾所指出的,广义上讲,哲学是语言学的摇篮。

Lakoff &Johnson 将毕因论和认识论都归结为客观主义哲学理论,语言则是寻找客观世界中真理的工具,由此我们便可得出“世界—语符”的语义二元论。 鉴于这样的形而上学常论述一些无法付诸经验来论证的哲学命题,弗雷格强调以语言为对象,逻辑为工具建立一种人工语言。因此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成为20世纪前几十年的第一哲学。现代形式逻辑的出场使哲学从“认识的内容”转向到“内容的表达”上。语言也因此从两千多年的客体地位上升到了主体地位。但正如陈嘉映所指出的:语言的哲学分析得出的道理是世界的道理,不是语言的道理。因此语言哲学只是换了视角来谈论真值对应论中的哲学老问题。

在Lakoff &Johnson (1999)的著作中,他们首次用“Embodied Philosophy”代替用了十九年之久的“Experientialisme”①。我们将其核心思想概括为:人类的概念来自人们与客观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而语言是对现实进行概念化后的符号系统。至此哲学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后现代转向。

钱冠连提出了“中国后语哲”的发展之路。王寅又将以体验哲学为哲学基础的认知语言学也视为中国后语哲的一项主要内容并将其核心思想概括为“现实—认知—语言”,进而正式提出结合了体验性与人本观的语言哲学观。该语哲观认为语言具有体验性。我们后面所论述的“SOS多重互动理解模型”亦是这一核心思想的产物。

四、词块研究的后语哲依据

我们围绕由王寅教授提出的中国后语哲四项基本原则中的创新性与分析性原则来阐述词块研究的后语哲依据。

(一)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构式语法

王寅在后现代哲学研究的浪潮下进一步将语言与当代后语哲的第一个新枝: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紧密结合。而词块作为语言中的特殊单位,不可避免地与这一新枝密切相关。

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语法将语法归结为概念化,从意义的角度探讨语法的形成机制。它接受索绪尔的“能所指一体论”,并将其发展为“象征单位(Symbolic Unit)”。而多个象征单位便形成构式。但不同于索绪尔的第一原则——任意性,构式语法认为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着体认相似性。此外,针对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Dualisme),构式语法接受乔姆斯基的心智哲学立场的同时,也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便否定了“统一本质论”。它認为构式具有多样性与独特性,因此跨语言中不大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对应构式。后来,Langacker又详细地从“识解多元化(Construal Pluralisme)”的视角来解释因主观能动性不同而导致基于共同体验上的认知差异性的原因,这就如他对“识解”的定义:We have the ability to construe the same situation in many different ways。在此基础上,构式语法提出了不同于乔姆斯基“先天普遍观(Nativist Universalisme)”的“体验性普遍观( Embodied Universalisme)”。

构式语法首倡用“基于用法的模型(Usage-based Model)”来解释语言的成因。和乔姆斯基的天赋论和普遍论相比,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知识主要来源于语言的实际用法,并依据实际存在的表达形式来分析语言,这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观点一脉相承,认为语言总是与行动编织在一起的整体性活动。这就必然会兼顾到语言中非常规的特殊表达。跟乔姆斯基只局限于核心句法的“最简方案”②相比,这些既能解释语言中的规则部分又能解释语言边缘现象的构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简方案”。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语言的语义以及特定语用信息在实际生活中规约化地共存于一体,因此也被语言学习者以“构式”的方式规约化地同存于心智之中。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形义一体"的词块才具有了我们所倡导的后语言哲学意义,并成为中国后语哲的研究中心。

(二)以体认观为基础的“SOS多重互动理解模式”

王寅教授在西方体验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体认观为核心原则的“SOS多重互动理解模型”,期望以此来弥补“真值对应论”以及激进的“真值共识观”的不足。首先由于多个不同的主体面对的是同一个客体,这就决定了生活于同一环境的人必然会有部分共同的概念。其次,通过不同主体将概念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由此便产生了“人化的语言”。

王寅将“认知”这一中间因素精细化为“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概念”。人们在与客观世界进行互动体验的过程中经过识解产生了意象图式,基于此也就形成了认知模型。最后通过范畴化与概念化产生了范畴与概念。为了方便表达,语言形式便是概念的词汇化和语法化。我们现将这一认知过程展示如下 :

由图1可知,在实际交流中,某一个概念在经过不同的认知方式处理后在认知层面会形成不同的理解方式。经过各自范畴化与概念化所形成的范畴与概念通过词汇化与语法化而凝固成了不同的语言表达式。因此,从人本角度来解释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形式是中国后语哲的一种必然选择。钱冠连也指出,语言系统的选择便是人的选择,人的选择总是有一定的理据的。

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集形式,意义与功能为一体的词块是语言表达中的基本单位,更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心。此外,词块形式上的整体性以及语义上的约定性的特点也正是体认观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中前两个因素相互牵制的结果。因此,词块是中国后语哲的研究中心在语言学上的具体体现。源于用法的词块处于语言学与中国后语哲的结合部,并为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但为了响应中国后语哲的号召,我们在其四项原则之一的“合璧性”性原则中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要进一步将其与中国先哲的思想结合起来,使其与“西方语言哲学”平衡地相互促进地发展。

〔参 考 文 献〕

〔1〕DominiqueLegallois&Bouveret, Myriam.Constructions in French〔M〕. Amsterdam : John Ben jamins.2012.

〔2〕Lakoff,G &M,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n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M〕.New York : Basic Books,1999.

〔3〕Langacker, R, W.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 : Mouton de Gruyer.2000.

〔4〕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刘玉梅.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构式语法研究〔J〕.外语学刊,2013,(05).

〔6〕李美霞.程式语研究,历史研究与未来走向〔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2,(05).

〔7〕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钱冠连.西语哲在中国:一种可能的发展之路〔J〕.外语学刊 2007,(1).

〔9〕王寅.语言哲学研究-21世纪中国后语言哲学沉思录(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王寅.语言哲学研究-21世纪中国后语言哲学沉思录(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1〕王寅.《构式语法研究(上卷):理论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12〕张志偉.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词块哲学语言
如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词块理论
词块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学生与本族语名人演讲中词块使用特点探究
高中英语词块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及应用策略分析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