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2017-08-17 14:17王敏
魅力中国 2017年30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王敏

摘要:初中生正处在思维活跃,思维方式独特的年纪,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记叙了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新课标中明确强调,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一要求下,学校和教师应提高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在增强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重点培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的初中阶段培养创新、发散的思维方式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存在较大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了初中教师的重点重视问题。

一、 我国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是在现阶段,教师们还是不能摆脱传统教育方式的桎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在教学方式中占据主要地位。在课堂中,教师仍然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一味的被动学习,形成了机械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最终的考试成绩成了教师衡量教育效果的唯一途径,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培养。这种刻板的语文教学模式,使学生只会通过背诵和记忆掌握固定的知识点,对文章缺乏自己的理解。长此以往,面对一篇情感丰富、发人深省的文章,学生们也无法体会到其中的深意,更没有深入探究的意识,只会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机械的完成。这违背了初中语文的学习目的和教学宗旨,更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1]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学生在思想和心智上都已逐渐发育成熟,在学习时更需要对知识进行深入挖掘,探寻深入的思想和情感。对待课本上的问题,常常需要学生利用发散的思维和巧妙的理解才能应对,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式,这种能力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中更为重要。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单是让学生掌握基础字词的读音和写法,更重要的是对课文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根据文章学习自主写作的方法。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学习和思考具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并提出不同意见。而想要适应教学的内容,就必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着重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下才能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保证。[2]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完成本学期教学大纲列为学期的主要教学目标,将提高学生试卷分数作为重点问题,造成了语文这一学科的枯燥和乏味,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兴趣。初中教材内容,是由多为专家学者根据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特点精心挑选的,适合初中生的思維方式。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工具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科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中,教师们往往将教学内容直接灌输,没有课前导入的过程,会造成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更无法掌握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开展之前加入课程导入过程十分必要,能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先产生学习兴趣,并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更高效的学习。例如在学习课文《苏州园林》时,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苏州园林内的景色图片或相关介绍视频,让学生们在学习之前先感受到苏州园林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观看过后让学生自由结组,讨论各自对苏州园林景色的感受。这种课前导入的方法让学生们在学习之前首先确立了自身的看法,小组间的讨论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想象力。在讨论过后,教师可以创建问题:朗读《苏州园林》课文,并谈谈课文中对苏州园林的描写和视频中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利用问题让学生们带着好奇和探究的心理积极展开对课文的学习。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要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感受。要求学生在课上做好语文笔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初中学生对事物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由于生活阅历的不足,他们的看法多数是从自身的角度考虑,缺乏客观性。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然后再仔细阅读,掌握文章深意,并要求学生写出文章的主要思想,最后师生一起共同探讨,相互补充观点。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也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运用想象能力构想课文中的情境。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闭上眼想象诗中“枯藤老师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并在想象过后用通俗的语言描绘出来。

(四)字词是课文组成的关键,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加深对字词的理解,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例如,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课文时,先找出文章中的重点词,给学生们逐一讲解。以文中一小段为例“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在这段描述中,“震悚”是一个关键词汇,让学生结合文中语境体会词语的意思,再分析出文中的“我”“震悚”的原因,通过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四、结语

我国从古代就有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证了思维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当今世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能力的根本就是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逐渐培养起来,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发挥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闫宏伟.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中学教学,2015(6).

[2]刘竞梅.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时代文学,2014(7).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