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以读促写”模式的问题及策略简析

2017-08-17 09:53杨萍
开心素质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局限于切入点以读促写

杨萍

阅读和写作向来是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但也各有侧重。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而写作则主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它是指“学生将从阅读中获得的语文知识或是从生活中获得的感悟、体验经过加工分析,创造性的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由此可见,对于写作而言,阅读是基础、是积累,同时,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也是对阅读的良好反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更积极地去阅读。正是基于两者之间这样相辅相成的关系,新课标中也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于是“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被大家所广泛接受。

“以读促写”可以单纯地理解为“用阅读促进写作”,即通过阅读好文章来积累方法与技巧从而运用在自己的写作当中,但从教学方式的角度而言,我们所谈论的“以读促写”,主要是指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合适的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共同实现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的提升。然而,作为一个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以读促写”在现今初中语文教学的推进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很多教师对于“以读促写”的认知狭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于读写之间的密切关系,虽然大部分老师已经有了明确的意识,却并没有形成恰当的方法,没有找到读写结合恰当的切入点,以至于虽然他们也进行以读促写的训练,但却没有形成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很多老师简单地把以读促写理解为读了就要写,于是每篇课文或者阅读都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写作,这样的重复操作往往缺乏思考与新意,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并不利于写作的创新思考。还有些老师常常为了写而写,在写作的布置上并不完全考虑阅读之间的联系性,使得读是读、写是写,读写完全脱节。

其次,很多學生缺乏“举一反三”的意识,“以读促写”任重而道远。虽然老师们一直在灌输“读写结合”的学习理念,但很多学生对于“以读促写”的运用也始终停留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而忽略了阅读和写作本来就不是局限于课本的知识与内容。巨大的学习压力与应试压力,往往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极其容易将学习与生活脱节,这点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明显。其实阅读和写作两门教学内容在日程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我们在教学目标上的“阅读”“写作”也绝不止于课本上的文章与题目,更多的是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目,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将在课堂上掌握的语文知识不仅用到考试中,也能用到日常的写作中去。然而,大部分学生缺乏这种意识,不会举一反三地学习,为学而学,并不是真正的“以读促写”。

结合以上思考,我们在之后的“以读促写”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一、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其立足点与出发点都应该是学生。因此,在考量“以读促写”的教学应用中,在进行读写结合的切入时,也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及感受,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为教而教。其实阅读和写作从某种角度而言都是极其主观的体验与理解,很多时候老师只是一个指导上的作用,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阅读与写作成为学生真正所掌握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点。

二、“以读促写”需要形成一定的系统性教学

语文教学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一篇篇文章的罗列与认知,她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过程,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学语文,从拼音到汉字、从古诗到文言文、从阅读到写作,无一不是按照一定的逻辑与规律,循序渐进地建立形成的。因此,以读促写教学也需要遵循这种系统性原则,要把读写之间的各个部分、各个因素联系起来,以对所有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出发,确定有效的以读促写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

三、阅读与写作需要坚持开放性原则

现代社会的日趋全球化、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开放成为当下社会的主要发展特征。而语文课程作为一个集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桥梁作用的课程,其开放性的特征也极其明显,这在阅读与写作上的体现尤为突出。比如,阅读本就不局限于阅读本身,他是开放的,他的形式不局限于书籍的阅读,他的内容也不局限于课本,学生在课外阅读及生活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实现以读促写的目的。因此,我们所说的开放性,既包含读写资源上的开放,也包含读写形式上的开放,开放才能真正实现发展。

猜你喜欢
局限于切入点以读促写
“民间互助文档”不该局限于民间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叠穿西装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魔法焖烧有好味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选好切入点新闻报道才有鲜活性
小切入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