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需求工程现状与发展

2017-08-17 11:29邵琦
魅力中国 2017年30期
关键词:工程结构

邵琦

摘要:随着传统的技术的逐步改进,军事信息系统建设已经迈向了主导型的科技领域,发展成为现代化军事信息系统工程,本文围绕军事信息系统需求工程的内涵和概念展开分析,重点进行工程的方法和过程的介绍,将军事信息系统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阐述,期望为军事信息系统工程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军事信息;需求体系;工程结构

随着军事变革的深化和兴起,如今的战争已经转变为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新军事形态。在作战中,以为信息的传输和情报的获取,以及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为特征,在指挥决策上也加以信息化作战的要求,使得作战部队在信息化系统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性能日益优异,结构日趋复杂,而军事费用也越来越倾向于信息化战争形式,彻底将传统的技术主导型作战转变为以军事信息系统为代表的需求主导型,完全纠正了军事信息系统的需求偏差,分析和验证了军事信息系统的工程管理成果,具有能够决定战争成败的效益特征,同时也影响了整个军事系统的管理水平的提升。

1、军事信息系统需求工程发展现状

1.1关于军事需求系统的内涵,一般指的是军事目标需要的能力和条件,将能力以及系统具备的条件,按照合同和标准以及文档能够达到的能力,从不同领域加以理解。军事需求工程应用在工程技术上,主要是涵盖在军事领域中。在特殊的军事系统运行环境中,将作战任务放置在指挥体制中加以分析,得到了关于军事系统建设的工程化手段,采用了有效的建设方法,为军事作战系统以及设计和作战人员提供了搭建的平台[1]。

1.2需求工程传统意义上包括了五個阶段,分别为获取、分析、描述、验证和管理,需求开发囊括了前四个阶段。传统的需求工程以及军事信息系统的特征,分为需求开发和管理阶段。开发过程结合了系统分析方法,进行了多次迭代,形成了军事工程信息系统框架。

关于对用户需求的过程,可概括为需求获取,就是将需求加以调研得到准确清晰的结论,一般指的是对应用域的理解,对待解决的问题的理解,对业务的裂解,以及对风险承担者的约束的明确。一般通过面谈和问卷调查,采用报表、表格的方式进行微观分析以及互动采掘。

需求分析指的是对需求进行分析和论证,分析需求的可行性,确定可行性后,构建总体框架,形成概念模型,加以论证和分析后,得到了功能的分解。

需求描述指的是规格说明书,文档化描述,需求规格、模型等,表现形式多为文档形式,获取的是系统工程以及多视图等,是建立在体系服务、结构等基础上的方法[2]。

需求验证值得是说明书的合理性,对军事信息系统最终研制的目标加以合理性的判定,采用维护和契约的方式进行需求规格的说明,将用户的模型等囊括在需求工程中,对于变更控制过程、需求变更进行分析,得到基准的需求的版本的建立,包括了需求控制版本文档、需求变更以及跟踪记录、维护需求等等。

1.3军事信息系统的工程方法,在需求分析上,采用的是方法学,开展的方法众多,其中最为适合的就是需求分析方法学,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对军事需求进行分析的正确的开发方法。

采用系统工程的需求的开发的方法,是运用系统科学的分支,建立在系统思想和系统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的,按照系统的要素的构成,结构的设置,设计的控制,设计的管理等甲乙分析和开发控制,达到总体效果的最优化组合。上世纪80年代,多种需求开发方法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采用的方法也很多,面向的是形式化和目标化的技术。例如近年来较为广泛使用的本体建模技术,就是运用了多本体的建模技术加以建模过程的规范,复用的是领域的知识,提高了建模的效率。

2、军事信息系统的发展展望

未来联合作战中,军事大国集中研究作战系统间互操作和协同作战,在实现各军事单位作战信息共享的同时,形成了成熟的体系结构框架。目前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经过多年开展顶层设计,提出了C4 ISR系统需求描述的内容,在军事需求论证中,重点对系统需求开发与管理的科学方法、形式、规则和方法等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C4 ISR及工具,对原有的C4 ISR体系结构框架进行了扩展,分离系统视图中军事系统资和作战活动,建立了服务视图产品的可执行验证方法及其建模描述方法。

未来的军事信息系统将建立在体系结构的基础上,以满足网络为中心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从工程发展的角度,采用分析方法,建立体系和能力,获取高层能力,克服系统建设中的烟囱问题,确保系统内部的总体效能得到开发,达到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操作性[3]。

军事信息系统面向应用的系统开发方法设计以及采用基于服务的全新的理念和途径,较为典型的是美军在DoDAF 2.0中明确提出的系统的概念,创建SOA,特征为:平台无关、业务流程随需应变、动态绑定、应用系统高效融合、松散耦合,从现有的基于组件,提供全新的理念和实现途径,开发以数据为中心,面向军事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平台,集成C4 ISR系统,强调视角及模型需求分析,直接影响着系统建设的效费比,面向服务的集成转变,体现了数据与信息的可复用性,表示了军事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必然趋势,实现了体系结构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未来军事信息系统的中心地位,体现数据的体系结构的必需因素。

采用多视图的数据,未来的军事信息系统将面向体系结构与服务,将未来军事信息系统需求与工程研究和发展方向相结合,成为领域专家和需求分析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

结语:

我国在军事信息系统需求工程未来研究与发展方向上,将借鉴军事强国研究成果,学习其基本理论与方法,总结军事需求工程方面存在的差距,为未来建设我军研究与系统构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廖福钊,路友荣,马云等.军事信息系统需求工程现状与发展[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3,4(5):6-11.

[2] 武成磊.军事指挥信息系统需求工程多视图建模方法[J].科学与财富,2016,(6):559-559.

[3] 姜劲松,倪桂强,严坤等.面向领域用户的信息系统需求应用件的设计与实现[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4(2):145-151.

猜你喜欢
工程结构
BIM技术在工程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怎样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固性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探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
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结构课程设计的过程化教学
水利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探析
道路桥梁工程结构的病毒与加固技术
探析建筑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现状与展望
SPOC网络教学平台在工程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