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试点村背景下旅游精准扶贫调查研究

2017-08-18 23:06白跚跚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梯田山村景区

白跚跚

引言

旅游扶贫是在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扶持旅游发展拉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为深入贯彻党中央的工作要求,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关于印发开展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国选取了560个建档立卡的旅游扶贫试点村,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念山作为国家旅游局旅游扶贫试点村,以梯田为特色,整合优势资源,着力推进旅游发展。

一、政和县星溪乡念山村精准扶贫概况

念山村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星溪乡,是福建省首批100个旅游名村之一,下辖8个自然村,年人均收入6000元。念山村共305户,1203人,根据实际入户调查情况,贫困人群共16户,51人,约占全村总人数的4.2%。其中,因学致贫2户,因灾致贫2户,因老致贫1户,因病致贫11户,详见图1。

二、发展思路

依托念山村现有的田园山水脉络、梯田地貌和风光,保持念山村原有乡土风貌和人文情怀,充分挖掘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当代农业文化元素,最终呈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念山云上梯田休闲农业景区。

三、对策建议

(一)塑造主题:渗透乡愁主题文化

念山村旅游资源开发突出本土化和差异性。念山乡愁文化诠释以念山梯田、农耕文化、乡村民俗为核心,以农业景观、历史遗迹、民俗习惯、生产生活休闲空间为载体,立足念山村优越的生态基础,坚持保护优先原则,突出本土化和差异性,构建文化提炼下的乡愁营造,旅游发展渗透乡愁主题文化。

(二)产品模式:打造休闲农业4.0旅游产品

伴随大众对旅游的文化内涵、个性化需求,休闲旅游产品面临全面升级。旅游产品从最初的观光型到休闲型,再到度假型,将逐渐升级到“文化融合、资源整合、产品复合”的旅游产品4.0时代。充分挖掘念山村优势旅游资源,打造“梯田景观+创意景观种植”、“民俗技艺+情境化体验设计”、“美丽乡村+乡愁体验地”、“田园养生+休闲度假”等为主要产品的念山休闲农业4.0旅游产品。

(三)互联网+乡村旅游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与线下物流系统结合,构建“互联网+旅游”的新模式,实现在线旅游服务商与传统旅游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让游客了解相关旅游信息,享受“数字旅游”、“智慧旅游”的便捷快乐。通过智慧旅游平台,实现实时监控、预警与游客时刻精准播報。准备前往梯田的游客,可以通过手机、集散地、广场滚动显示屏等终端获悉相关信息,从而合理安排游览路线。

(四)因人而异:全员旅游精准扶贫

经过入户调查,把旅游扶贫目标人群划分为:①有参与意愿一有参与能力型、②有参与意愿一无参与能力型、③无参与意愿一有参与能力型和④无参与意愿一无参与能力型四类。占全村人口的11%的贫困人口共133人,共31户。①型人群有19户可以优先安置参与各项旅游服务;②型人群7户实际是不同程度的弱劳力,可以对应参与轻劳力服务或旅游后台服务(如绿色食品的挑选和包装装盒);③④型人群待以时日就会向①②型转化,见表1。

(五)资源整合: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

乡村休闲农业旅游发展,通过路线整合、产品整合、跨区域资源整合、产业链整合等一系列的资源整合,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扩大旅游业带动效应。纵向延伸上,延伸乡村旅游上下游产业链,上游产业链增加农业生产、景观农业,下游产业链增加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度假、养生健身、科普研学等。横向延伸上,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和规划远景,与佛子山景区联动开发,加强区域联合发展。

四、影响念山村民参与旅游扶贫意愿及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收入

念山村通过发展旅游,村民从旅游开发中获得的收入高低,直接影响着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工作类型

念山村属于国家级贫困村,对于贫困程度较高的村民,往往倾向于选择“低成本”的旅游相关职业,如:导游、家庭土特产的零售;以家庭为基本单位,选择经营“特色民宿”及“农家乐”,位于游客中心旁的“森林人家”,是当地村民打造的集住宿和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对于需要较高资金投入的“娱乐经营”,贫困农民往往无力选择。

(三)旅游开发的负面效应

随着念山云上梯田景区的开发程度加深,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念山村民对旅游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认知主要在“环境”和“民风”两个方面。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当地的空气受到污染,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珍稀野生动植物减少,带来的生活垃圾增多,村民基本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旅游旺季,游客在短时间内大量涌入念山,导致社会治安状况下降。

五、旅游精准扶贫对念山村民收益的影响

(一)经济收益

1.景区工作收益

通过在政和念山云上梯田景区安排贫困人口从事导游、保洁、保安等工作,鼓励年轻人返乡在景区所属的福建政和星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从事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工作,取得工资性收入。

2.临时性收入

在景区的初期开发建设中,当地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可从事建筑、装修等工作,如参与念山游客中心及旅游厕所的建设和装修、参与景区大门的改造及停车场的修建工作;在景区的运营过程中,参与景区的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在旅游旺季,当地农民可从事临时向导和秩序维护工作。这类型的工作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它只是补充性的收入来源。

3.经商收益

以“森林人家”为代表性的农家乐,通过提高餐饮、住宿等方式,获得经营性收益。在“厝角水库”附近,当地农民销售“地瓜干”、“豆腐乳”及有机蔬菜等,获得收入。这种经营方式和场所都比较灵活,对贫困人口的惠及面较广,当地农民对这种方式的参与性较高。

4.补偿性收入

主要是在旅游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农户的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征占而给予的补偿费。比如,念山游客中心外部供游客休息的休闲平台,征用了当地农户的土地,給予了该农户一定的经济补偿。实际调查发现,农户得到的补偿数额较少,尤其是征地补偿往往很低,没有让贫困农户得到足额的收益。

(二)非经济收益

1.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和保护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强,开始采用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比如,“森林人家”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林资源,以竹子为原材料,制作实用性的餐具和桌椅等。采用更加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污染物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排放,使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和保护。

2.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政和念山云上梯田景区目前已完成了景区申报“3A”的工作,在交通、电力、通讯及供水等设施方面做了进一步改造和完善。在村级公路建设上,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先后投入860万元,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其中村道水泥硬化投资150万元,雨污分离项目投资112万元,念山村交通逐步完善,方便了当地村民的出入;目前区域内已全部实现供电全覆盖,手机信号及网络全覆盖,方便了当地村民和外界的交流,有助于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品质。

3.思想观念得到更新

随着念山梯田景区的逐步发展,接待游客数量逐步增长,当地农民在与外界游客接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商品交换意识,打破了原来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思想。随着城市人口对“绿色”、“纯天然”等得追求,当地农户开始有意识地种植有机蔬菜,加工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给旅游者,获得一定的收益。

六、提高社区参与程度

(一)鼓励青年返乡创业

根据实地调查发现:在念山村内生活的主要是老人和儿童,年轻人大多选择在外打工或自主创业。这种空巢现象使得念山村的旅游发展缺乏新鲜活力,影响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地政府可采取措施鼓励青年人返乡创业,对青年人加强就业培训,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优惠政策与措施。同时,要为他们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服务,为经济实体的发展与做大做强建言献策。

(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要抓好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学校、医院、购物场所及休闲娱乐场所。引进优秀教育资源,增强师资力量,提高念山教育水平,使得子女教育得到保障。

(三)传承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村里老人作为弱势群体,在劳动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但是可以发挥其对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工艺的优势,可以组织老人进行一些诸如“编织”手工艺品等活动,增强老人自身的劳动价值,同时增强其责任感和归属感,使得传统文化技艺得到传承和保护。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猜你喜欢
梯田山村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山村日出
《山区修梯田》
“摘牌”
山村一天一个样
秀美梯田
梯田之恋
沉寂山村崛起时
从江加榜梯田
偏僻山村有个“五老”帮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