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之问题策略探微

2017-08-21 10:32陈应乾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器材身体素质

陈应乾

摘要:体育课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体育课对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意志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作为基本素质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更是给初中体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与体育新课标相关的研究与讨论可谓是百花齐放,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毕竟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有所区别,迫切需要针对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便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新课标相关理念。

一、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体育教学意识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我国初中教学中,普遍处在体育教育给其他学科教学让位的情况,体育课被其他主科替换的事情时有发生。在重视升学率的教育环境中,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远小于其他学科。社会亦缺乏初中体育教育认知,人们通常把体育课程当做文化课的附属品。学生对体育课程也缺乏兴趣,导致体育课程受不到重视。只有面临毕业时,有的初中为了保证学生的体育成绩能够达标,才开始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成绩。传统教学理念带来的畸形教育观念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2、 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教学知识的有效载体,是体育教学的精髓所在,对体育教学成果产生直接影响。我国初中体育教材经过长期发展,己经逐步改革,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将教学课堂局限于教学教材中,或者局限于传统教学内容中,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兴趣爱好所在。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缺乏新式教学内容与项目。初中生拥有较强的好奇心与叛逆心理,且对一些社会流行的运动项目比较感兴趣。例如瑜伽、街舞等。可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无法寻觅到这些“流行”元素,且教学手段枯燥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现在的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己经不能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3、 初中体育教学的场地、设施分析

初中体育教学的场地、设施对教学的进行尤为重要。调查发现,43%的学校具有正规的田徑场,68%的学校具有5个以上的篮球场地,53%的学校篮球、足球等器材数量充足。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在场地的建设上还有部分学校存在不足,有47%的学校器材数量不足,初中体育教学的场地、设施状况不令人满意。场地、器材的缺乏导致学生锻炼空间的减少、锻炼干扰的发生、锻炼态度的下降、锻炼效果的降低,因此改善初中体育教学场地、设施状况是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 初中体育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1、创新体育教学观念,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所以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技能还有知识水平是大不相同的。面对这样的情况,体育教师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行统一的集体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教学。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以及人文素质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仅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引导学生形成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体育精神。另外,学校要增加对体育教学设施的投入,定期购买和添加体育教学所需的体育器材和设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专门的体育场馆,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体育锻炼。

2、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涉及标准的体育技能,还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好奇、好动天性,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不可”正是说明了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同时,教学内容选择要兼顾基础性知识和创新性。教师一味的照本宣科只会让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成为纸上谈兵,教师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增强学生体育训练热情。在此过程中,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其兴趣和性格的多样性,通过性格的发展和兴趣的开发来充分调动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选取时,应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组织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体育知识,做到学生天性、学生长远发展以及时代性三者的兼顾。

3.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教学条件。学校要加大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场地和器材设施的水平,为体育教学的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拓宽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在保障体育教学的前提下盘活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运营模式,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管理,加大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维修力度,为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完备的条件。

4、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初中体育新课标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明确要求,体育教学应是一项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健康的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乐观心态的养成,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三、小结

适宜的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响应新课改的精神理念,开展与初中生认知规律相符的教学活动。及时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运动自信心,改善体育教学现状。以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与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器材身体素质
中国运动员2021年获67个世界冠军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我国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问题和对策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我的城市月赛优秀作品
锻炼
新发现
励展携手中国体育场馆协会推出全新体育场地展,打造体育产业行业平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