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17-08-21 18:59李忠省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美育数学教学小学

李忠省

摘要:數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其完整的结构、对称的图形、合理的布局、简洁的形式,无不体现出美的因素。数学教学虽然重在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数学思维,但也不可忽视美的渗透与教育。文章从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生活中感悟数学的美、课堂教学中善于创造美、课后作业中欣赏数学美四个方面对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对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美育;小学

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简洁性和统一性的特点,既没有高等数学学习的繁复,也没有过多逻辑思维的要求,小学生处在较早接触到数学学习的时期,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现数学之美,更要让学生在数学的审美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感悟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基于此,更应该把数学教学和美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愉悦的审美中掌握数学知识。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将美育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促进作用。教师要善于在数学知识中挖掘美育因素,为学生创设美的意境,捕捉美的视点,让学生领略到数学中千变万化的美,最终使数学美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

小学数学书本从数开始就存在着美。比如,自然数0、1、2、3……体现了一种有序、和谐的结构美。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一些算式的规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体会到自然数0~9 的魅力所在。

9÷9=1

108÷9=12

1107÷9=123

11106÷9=1234

111105÷9=12345

1111104÷9=123456

11111103÷9=1234567

111111102÷9=12345678

1111111101÷9=123456789

这样的算式能够增强学生探索规律的信心和勇气,也会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直线表现刚劲,曲线表现轻快流畅,三角形稳重,圆形柔和、完美无缺。教师让学生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时,更应让他们欣赏这些图形的美,学生在欣赏时会受到图形美的熏陶。

二、生活中感悟数学的美

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展现生活数学的美丽图景,带领学生进入“数”的海洋。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现有的生活素材,寻找数学与生活情境的切入点,将单调的知识生活化。比如,在“认识物体”的小结环节,笔者会请学生说这节课自己学会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广播机是长方体”“冰箱是长方体”“牙膏盒是长方体”等。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一点都不陌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生活素材用作教学辅助工具,向学生揭示生活中所蕴涵的数学美。借助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逐渐形成数学美感。

三、启发思想,激发审美创造力

小学生正处在数学学习阶段的初期,对数学的学习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这个关键的学习阶段,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雪莱曾经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2]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增强审美体验。所以教师要选择在适当的课堂时间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审美创造。例如,在学习有关如何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12个面积为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利用这些小正方形进行拼接组合成长方形,比较哪个小组拼出的长方形最多。由于小学生还处在喜欢玩乐和亲身动手的年龄阶段,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肯定会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加入的主动性。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可以让学生相互对比自己拼凑长方形的研究结果,训练动手动脑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小学生的创造型和主动参与性。在学生都完成这个任务以后,教师要让学生观察学生所拼凑的长方形形状有没有完全相同。于是学生在通过自我实践以后细心观察合作成果,进行对比发现原来拼凑的6个长方形由于部分形状相同,其实只能拼凑3个。就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后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巩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还通过思考和想象力的发挥,激发了审美的创造力。 课堂教学中善于创造美

四、课后作业中欣赏数学美

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不仅应考虑巩固知识,还应考虑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育欣赏。例如,学习了组合图形以后,笔者会先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由组合图形拼成的风筝和七巧板图,从中感受组合图形的应用,并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来尝试设计由组合图形拼成的图。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安排了“你知道吗?”这样的小文章,提供了学生数学美育教学的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收集相关内容并相互交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美感,进而诱发其创造力。

总之,数学是一门蕴涵着美的科学,在数学教育中,教师要注意美育渗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提高学习及应用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黄婧.当代教师人格浅析[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8):313.

[3] 余文森,刘冬岩.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美育数学教学小学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育教师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