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物理课堂实施生成性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2017-08-22 06:37侯广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反思探究

侯广军

【摘 要】本文从传统教学的课堂实例入手,提出了传统的教学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的区别,并从多种角度论述了为什么物理课堂要实施生成性的教学以及生成性教学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设计;探究;反思

一个值得研讨的案例——“实验: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教学。

描述:教师现象学生进行“实验室的要求”教育,然后介绍实验名称器材及其使用方法,接着让学生自由组合成每组三人的实验小组,教学用时5分钟。

当有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小组的组合后,教师用清晰的专业言语对实验操作步骤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并穿插一些注意事项。然后教师主要问两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要保持纸带水平?有两名男生被安排做答。学生A:更容易看到位移。学生B:不水平误差很大。教師追问,为什么?学生B:摩擦力很大。教师给予肯定并加以表扬。

问题二:实验时,是先开电源,还是先释放小车?生齐答:电源。教师自己讲述道理。

随后,教师对实验操作做演示,教学用10分钟。

15分钟后,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操作……

细细回味这个教学片断,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教学情境,此种教学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完成了教学目标,做到了师生交流。其实在本案例中学生用脑的进行思维的成分相当少,只不过动手模拟操作而已,这种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无效的,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明显表现,要想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只是纸上谈兵。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想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笔者认为在物理课堂中应努力构建生成性教学。

一、为什么要提出生成性教学

(1)源于建构主义的自主性—教学需要生成。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2)源于过程教学的开放性—教学会有生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是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而是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由此教师需要开放教学过程,不断地启发学生,世界可能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想,可以怎样去获得知识和答案,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在这注重过程的教学中,教师由于打破了过分强调结果性预设的条条框框,创设了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及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中的生成因素自然增多,学生自主生成的可能性也就大为增加了。

二、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精心的预设是有效生成的前提

精心的教学预设是成功课堂教学的蓝图和先导,也是有效生成的前提。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能有序展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活动效率。

例如,笔者在讲“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一节时,预设了如下问题:首先基本问题的提问:①石块水平抛出,其轨迹如何?②子弹从枪膛射出,其轨迹如何?③导弹水平射出,其轨迹如何?启发学生得出“速度越大射程越远,轨迹是曲线”。其次推理追问:如果导弹速度足够大,其射程可以绕地球一周吗?学生可兴奋的得出:可以绕地球一周。再次要求区别概念是追问:导弹的轨迹是圆还是抛物线?通过三个层次的预设问题,学生脑中已建构起一幅人造卫星的原理图,并感悟出抛物线与圆的区别,学生充分享受到求知的乐趣。

2.和谐平等的气氛是有效生成的关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学中我努力为孩子们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孩子们之间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帮助,多一些等待。

例如,笔者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一辆匀速直线行驶的卡车内,如果有人竖直跳起,他将落在何处?学生们展开精彩的辩论,一部分学生说落到原处,但大多数同学认为落到后方,双方相持不下,各抒己见。此时,一同学别出心裁,他认为:“按这样说法,我就可以完成24小时世界环游了。当你跳起来时,地球已经转过去,人就会落到后面,那么,只要24小时不停的,持续的跳,你就可能环球旅游了。”此时,辩论进入高潮,还有的同学说:“空气如果和人一样,在地球向前转动过程中,落在后面,那么风有多大。”另一同学说:“怪不得密闭的车厢内不会感到有风呢,而在敞开车时就有很大的风。”同学们越辩越明。

3.自主探究是有效生成的保障

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自主探究,把学习的自由、学习的权利、学习的空间和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获得自己的体验,这些都是最终将教学信息和教学材料升华为生成的必要条件。

例如,笔者在讲授加速度的概念时,许多教师多认为概念是认为规定的,学生用不着去探究,但笔者认为让学生用探究方法,“走”一遍加速度的建立过程,应当是学生掌握加速度的最有效的途径,这节课围绕探究展开,加速度的形成要通过一系列的速度得出,如何测速度本身就是一个探究过程。笔者一改用造数据推结果的办法,课上教师布置学生讨论设计测速度的方案,结果学生提出如下多种方案:①利用交通警察查违章车辆测速度;②把汽车上的速度仪表拆下来装到所研究的物理上;③以汽车为研究对象,坐在汽车内看速度仪表读数;④利用打点计时器。笔者和学生共同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行性确定用打点计时器。在教学过程中,列举物体的运动,观察运动实验,请同学们观察物体的运动和运动的改变,引导学生猜想速度的改变,让后让学生分组实验测速,分析实验数据(猜想利用数学方法图像法)得到比较速度改变快慢的依据,让学生从语言、数学上和具体例子上描述加速度,是学生真正感悟到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4.总结反思是有效生成的升华

生成性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课程的发展,因而,教师除了对学生的课堂效果进行及时评价外还要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反思物理的教学思想,它能使学生学习物理不偏离正确的方向,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能减轻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心理负担。反思教学对象可使物理教师教有所用,学生学有所获。反思教学内容是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动力,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实力的提升,能最大限度挖掘自己的潜力。反思教学方法可使物理教师迸发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激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因此师生共同总结反思是有效生成的升华。

参考文献:

[1]肖宏才,何润伟.建构师生互动的物理课堂教学新环境.物理教师,2007.2

[2]乐.浅谈物理课堂的动态生成.物理教学参考,2007,4

[3]韩耀强.高中物理必修的困惑与案例分析.物理教师,2007,9

[4]王争.“新教材”与“递进设问”教学法.物理教参,2006,4

猜你喜欢
生成性教学反思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生成性教学理念下的生物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形成与运用
生成性教学视角下健美操教学的影响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