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2017-08-23 14:10宋扬锦西石化医院烧伤整形科辽宁葫芦岛125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颌面部优良率瘢痕

宋扬 锦西石化医院 烧伤整形科 (辽宁 葫芦岛 125001)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宋扬 锦西石化医院 烧伤整形科 (辽宁 葫芦岛 125001)

目的:探究并分析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0例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奇偶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45例)和观察组(n=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感染、血肿、瘢痕增生、畸形挛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创口愈合优良率(80.00%)则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97.78%)。结论:采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给予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进行治疗,具有优良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 口腔颌面部创伤 治疗 应用

由于口腔颌面部作为人体较为暴露的位置,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因此而较易受到创伤,另外加上口腔颌面部的解剖位置较为特殊,因此患者在该部位发生损伤过后往往会对容貌造成一定的影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1]。临床上对于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治疗多为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但该治疗方法在手术后患者的瘢痕较为明显,而且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2]。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以及进步,临床上对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的原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日有研究中指出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中有着较大帮助[3],为探究其准确性,此次研究特以“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为课题进行探索分析,对本院部分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采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进行治疗,旨在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希望对临床医学界靴子的研究有所帮助,笔者已经将具体情况整理并总结,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90例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奇偶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45例)和观察组(n=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女30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6.51±6.23)岁。致伤原因为12例撕裂伤,9例摔伤,14例切割伤,10例交通事故致伤。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36.93±6.40)岁。致伤原因为14例撕裂伤,10例摔伤,12例切割伤,9例交通事故致伤。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组间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在术前为患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对于口腔颌面部创伤面积较小的患者则可采用局部浸润进行麻醉,而对于有合并骨折症状的患者及其他部位有损伤情况的患者则采用全身麻醉。为患者采用碘伏进行消毒,并以1%的过氧化氢、生理盐水为患者清洗创面,彻底清除患者创面上的污物以及坏死的组织,并且观察患者是否有合并伤症状,后根据情况进行彻底的止血。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进行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在止血后可为患者修整创口的边缘,并将患者的皮下深层组织进行分层缝合,然后采用可吸收的线将患者的皮下层以及肌肉层进行缝合,以无损线将患者的皮肤缝合,在为患者缝合时应注意对准患者的皮肤边缘,切记在为患者打结的时候不可过紧。

注:两组间对比,△P<0.05

注:两组间对比,△P<0.0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感染、血肿、瘢痕增生、畸形挛缩)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创伤的愈合情况分为优、良、差三种,症情况。若患者在手术后6个月创面愈合完全,瘢痕为浅白色,并且创面边缘的对位较为整齐,创口周围无线缝,无瘢痕增生及挛缩,且色素的沉着较轻,外形美观则可视为优;若患者在手术6个月后,创面愈合情况良好,但瘢痕色素沉着明显,并且创面边缘对位较为整齐,且有轻度增生则可视为良;若患者术后6个月瘢痕色素沉着较重,创面边缘对位不整齐,且挛缩、畸形以及增生等并发症严重则可视为差。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愈合优良率,优良率的计算方法为:(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实验所有的数据进行处理,分别用t和卡方χ2来检验计量资料(x±s)和计数资料(%),当P<0.05时,则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感染、血肿、瘢痕增生、畸形挛缩等术后并发症的有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感染、血肿、瘢痕增生、畸形挛缩等术后并发症的有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对比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创伤的愈合情况为优良的有36例,伤口愈合优良率为80.00%;观察组的创口愈合情况为优以及良的有44例,创口愈合优良率为97.78%,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由于口腔颌面部作为人体较为暴露的位置,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因此而较易受到创伤,另外加上口腔颌面部的解剖位置较为特殊,因此患者在该部位发生损伤过后往往会对容貌造成一定的影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4]。临床上对于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治疗多为常规的手术治疗,但常规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瘢痕较为明显,而且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5]。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以及进步,临床上对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的原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6]。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相较于常规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①应用整形美容外科的技术原则之后,手术的动作较为轻柔,能够有效预防死腔形成,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组织牵拉;②在手术过程当中根据患者创面的污染程度为患者进行细致且彻底的清洗,这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创面的色素沉着;③在对患者进行缝合的过程当中,逐层对位的对患者进行缝合,这不仅能避免术后畸形挛缩以及瘢痕增生等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有效避免患者创面边缘发生错位情况;④在手术的过程当中为患者采用可吸收线、小细针以及无损线对患者的边距皮肤进行缝合,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现瘢痕组织的形成情况。

本研究中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感染、血肿、瘢痕增生、畸形挛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创口愈合优良率则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采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伤口愈合优良率,还能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优良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 杨泽兵,李汉伟,潘冬经,等.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急诊修复颌面部损伤临床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205.

[2] 姚荔湘,庞建华,王建国,等.面部损伤Ⅰ期整形修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3,24(2):76-77.

[3] 霍俊峰,杨蓓,等.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在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治疗中的临床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3):188.

[4] 刘筱菁,贺洋,巩玺,等.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整复中的应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47(11):645-650.

[5] 段辉辉.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在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2016,9(36):389.

[6] 许韩美.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疗美容,2015,5(5):33-34.

1006-6586(2017)14-0091-03

R73.1

A

2017-05-27

猜你喜欢
颌面部优良率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颌面部手术患者HR、MAP、MMSE评分的影响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技术的发展
了哥王与抗生素合用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