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经肠镜下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

2017-08-23 14:10辛永青丹东市第一医院普外科辽宁丹东118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肠梗阻直肠癌肠道

辛永青 丹东市第一医院普外科 (辽宁 丹东 118000)

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经肠镜下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

辛永青 丹东市第一医院普外科 (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并肠梗阻采用经肠镜下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被诊断为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1例,实验组采用结肠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肠镜支架置入手术均成功解除肠梗阻并顺利排气,平均操作时间为(29.8±4.7)min,无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患者于支架置入后平均(5.4±1.9)d进一步治疗。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清扫淋巴个数、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采用经肠镜下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效果好、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患者的康复进程明显加快。

结直肠癌 肠梗阻 支架 腹腔镜 安全性

单纯应用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虽然效果尚可,但由于患者合并梗阻,在实施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极易造成影响。采用结肠镜下置入支架,对肠梗阻先行解除后,再择期采用腹腔镜方式治疗直肠癌,提高了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选取了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直肠癌并肠梗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经肠镜下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被诊断为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经过X线及CT等辅助检查,确定所有患者均合并肠梗阻。本次研究需排除于肠管内多个部位均存在狭窄的病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有41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53~76岁,平均(61.54±2.57)岁,12例为直肠癌,14例为乙状结肠癌,15例为降结肠癌;对照组有41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52~77岁,平均(61.83±2.24)岁,13例为直肠癌,15例为乙状结肠癌,13例为降结肠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全身麻醉起效后,在脐缘处做一切口,作为术中观察腹腔内情况的观察孔,根据恶性肿瘤所在的位置,给予患者行肿瘤根治术,如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切除术以及左半结肠切除术等。将手术部位周围血管游离后进行结扎,之后清扫周围淋巴组织,再次确认病灶完全切除无误后,切除部位彻底止血后,在耻骨联合上方做一切口,作为操作孔,从此操作孔取出切除的肿瘤组织送至病理科,常规关腹[2]。

实验组患者先采用经肠镜下支架置入,待肠梗阻解除后,择期性腹腔镜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术前,以0.6μg/kg的剂量给予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待患者状态平稳后,给予患者常规清洁灌肠,将肠镜沿着肠道置入至患者肠道比较狭窄的位置。在X线的辅助下观察肠道内情况[3]。将超滑导丝以及双腔造影管沿着肠道插入,一直穿越到患者的狭窄位置或梗阻位置,取三腔针状切开刀,在其辅助下,帮助导丝不断调整插入方向。一旦导丝进入肠腔内充满气体,将造影剂注入肠道,将造影管慢慢退出,以判断导丝的具体路径以及狭窄段的具体长度。在X线的辅助下找到肠管的扩张段,将软头超硬导丝重新推送,将置入肠管的造影管缓慢退出,按照梗阻的具体情况,为患者选取大小合适的肠道金属支架,置入至梗阻处的病灶位置,其材质为镍钛记忆合金支架。仍旧在X线的监测下将其送入肠道并释放支架[4]。观察置入支架后肠道通畅度有无改善。腹腔镜手术同对照组。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s)组别 n 手术用时(min) 肛门首次排气时间(d) 淋巴结清扫数(枚) 住院时间(d)实验组 41 314.4±10.5 2.1±0.8 14.7±2.6 8.7±1.6对照组 41 301.3±8.7 3.7±1.1 9.1±2.2 15.4±2.1 t值 6.1514 7.5322 10.5281 16.2498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需要观察并比较的指标包括:手术所用时间、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清扫淋巴个数。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肠镜支架置入后,均成功解除肠梗阻并顺利排气,平均操作时间为(29.8±4.7)min,无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患者于支架置入后平均(5.4±1.9)d进一步采用腹腔镜治疗。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清扫淋巴个数、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增长,尤其是处于结直肠癌中晚期的患者,多数存在合并肠梗阻的情况,其中多数为左半结肠梗阻。以往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主要采用梗阻近端造瘘方式,2~3个月后,再行二期手术。目前,临床则主要采用腹腔镜或内镜方式治疗,但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次研究实施经肠镜下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并肠梗阻,具有以下优势:(1)先解除肠梗阻再切除肿瘤,有利于肠道恢复并做好充分准备。手术的风险大大降低,手术成功率也有所提高;(2)将支架置入肠道,缩短了整体手术时间。对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采用经肠镜下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效果好、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患者的康复进程明显加快。

[1] 姜冰.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1):47-49.

[2] 李凯,肖慧杰,刘铜军,等.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出血的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12):1001-1002.

[3] 程云飞.腹腔镜联合肠镜下支架置入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37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12):75-77.

[4] 吴胜春.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预防策略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55-56.

1006-6586(2017)14-0115-02

R735.3

A

2017-02-20

辛永青,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胃肠方面。

猜你喜欢
肠梗阻直肠癌肠道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