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青少年弱势群体校外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2017-08-26 13:42姚文倩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舞鞋校外活动流动人口

姚文倩

在社会需求不断变化,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活动的主阵地,必须扩大服务面、延伸服务对象、丰富服务内容,更新活动形式,更好地发挥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功能,让更多的未成年人共享校外教育资源和成果。

拓展〓青少年弱势群体校外活动近年来,各级校外机构组织开展各类校外活动,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提高素质、增进交流、愉悦身心,做出了努力。但因为布局、场馆、设备设施等硬件和意识观念的限制,校外活动阵地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的服务对象还有局限性、服务的辐射力还有限,服务的覆盖面还不够,未能充分体现公益性原则和面向广大未成年人的服务宗旨。

青少年在我国人口中占有很大比例,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的社会转型时期,一个以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为代表的青少年弱势群体正在形成。如何保障青少年弱势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权益,不仅是青少年工作的难点、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更应成为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政策调整的方向和指针。中办委[2006]4号文件精神要求: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要坚持面向广大未成年人,使他们充分享有校外活动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国办发〔2015〕71号文件中指出:“重点关注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美育教学条件的改善……”浙教基〔2015〕36号文件中要求统筹实施拓展性课程,科学设计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为充分发挥校外机构的育人功能,保障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活动权益,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们有必要开展研究与实践。

一、构建适合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校外活动模式和运行机制

根据现今教育改革要求,面向青少年弱势群体开展了以艺术课程为主的实践活动,配合学校开展拓展性课程,为青少年弱势群体科学设计校外活动。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青少年弱势群体校外活动,突出活动的优质性、公益性、服务性,我们关注热点,不断地创新活动载体和机制,使校外活动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

1.建立了“两宫”基地

以乡镇少年宫为抓手,开展面向留守儿童的校外活动;以暖心少年宫为抓手,开展面向流动人口子女的校外活动。

2.推出“三种”服务

我们以“流动少年宫”为途径,创设菜单式、配送式、支持式“三种”服务,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使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在家门口享受到了针对性、趣味性强,健康有益的服务。

3.建立“四项”机制

我们建立整合机制,实现校外活动的有效性;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校外活动的可持续性;建立互动机制,强化校外活动的稳固性;建立优化机制,扩大校外活动的公益性。

这些模式的构建使我们针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校外活动的社会影响力、美誉度不断增加。活动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也在不断扩大,较好地体现了青少年宫的社会职能和社会担当,实现了课题的社会价值。

二、形成针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品牌性校外活动

通过实践,不断完善,逐步形成能真正为青少年弱势群体健康成长服务的特色校外活动,从而形成更高广度的校外发展内涵。

1.新小公民欢乐节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建立了新小公民欢乐节。欢乐节每年一个主题,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在“我运动,我阳光”欢乐课间操展演活动中,孩子们体会到了健身活动带来的魅力;在“让红领巾运动、飞扬”的建队节活动中,孩子们在重温建队节的同时又在趣味横生的游戏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在“新年心愿卡”制作比赛活动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充分的展现;在“禁毒教育和平安自护知识”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在“我与奥运有个约会”新小公民欢乐运动会的活动中,孩子们竞技能力和健身意识得到了提高;在“红领巾心向党,欢乐童歌大家唱”的红歌合唱比赛中让孩子们尽情抒发了爱国的热情;在“分享书香”红领巾图书屋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这些活动共有万余人次流动人口子女参与。

2.“红舞鞋”公益夏令营活动

2012年始开展的“红舞鞋”公益夏令营活动,面向外来务工子弟中爱好舞蹈的孩子,进行专业训练、节目排练、交流参观、比赛展示,帮助外来务工孩子实现艺术梦想。该活动已连续举办5届,也受到了各大报纸媒体的广泛好评,浙江卫视新闻报道了3次,《越跳越美丽》栏目组专程前来拍摄,人民日报、浙江日报、中华文明网、腾讯等全国重要媒体都争相报道了红舞鞋活动。2013年,“红舞鞋”艺术团参加全国外来务工子女才艺大赛获得银奖。2014年,部分“红舞鞋”藝术团团员还赴北京参加“舞向未来”全国第七届校园舞蹈展演,在政协礼堂受到舞蹈家戴爱莲等接见;表演的舞蹈获得特等奖。“红舞鞋”公益夏令营活动在全国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3.“阳光伙伴”快乐行

在镇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我宫从2012年始在四明山区腹地大岚镇组织开展了“阳光伙伴”快乐行活动。开展艺术援教活动,设立舞蹈、书法、葫芦丝、美术、二胡、茶艺培训,我们选派优秀专业教师辅导。之后,我们又增设了葫芦丝、阮等,不断丰富活动项目。至今,每年24次开展艺术援教,使山区留守儿童近距离接触艺术,提高艺术技能和涵养。我们又针对他们较为缺乏的交流和展示方面,我们创设条件和机会,提供丰富的艺术展示活动。每年六一前夕,组织主办“大岚镇校园文化艺术节、庆六一文艺汇演、书画展览等。2015年,专业指导老师悉心辅导的节目《茶香飘大岚》,参加6·5环保日活动,在余姚广场演出得到好评。2016年,器乐节目《采蘑菇的小姑娘》在全市中小学器乐大赛中获得三等奖。这些展示活动使山里的留守儿童也有了走出大山,展示自我、展示自信的机会和更多融合的平台。

三、实践活动成效

1.开展艺术展示活动,培养学生自信乐群的良好心理品质

青少年弱势群体因为家庭和所处地理环境原因,多数有孤僻、不合群、自卑等性格问题。为他们提供适合和针对性强的艺术展示活动,在与人共同完成或配合完成中,慢慢融合他人的生活和学习,变得更合群。在表演和展示中,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赏,从而更自信和满足。如来自贵州的好女孩小萍,原来比较胆怯、自卑、沉默、缺乏自信,她参加了“红舞鞋艺术团”排演原创配乐诗表演《河姆渡麋鹿》,在2013年8月21日赴广东省中山市参加全国首届外来务工子弟才艺邀请赛决赛上,小萍代表艺术团在演出后即兴拉票,这时的小萍像变了个人似的,她朴实而又自信感人的拉票词,让大众评审团的评委们都举牌力挺。

2.开展艺术援教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和素养

因为家庭条件较差或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读的学校缺乏有一定艺术专长的老师等原因,青少年弱势群体学习较为规范和系统的艺术技能的机会是很少的。我们的艺术援教活动选派专业技能突出、责任心强的老师定期进行辅导,极大地促进了他们艺术兴趣的培养和艺术技能的发展,从而使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等艺术素养得到了提高。如大岚少年宫的艺术援教活动,我们重点进行民族乐器的辅导,先后开设笛子、琵琶、葫芦丝、古筝、阮等培训班,挑选学生组队小乐队,反复进行训练,使重没拿过乐器的山区孩子掌握一定技能,多次在文艺演出中表演。2016年,在强手如林的余姚市中小学器乐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这是只有一百来个学生的山区学校第一次获奖。

3.開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创新思维是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短板”,他们缺乏老师、缺乏材料、也缺乏相关的活动项目。我们在校外活动中着重突出“创新”元素培养,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纸飞机、DI创新思维、车船空模、乐高等一系列创意项目课程的体验,培养了他们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开拓了视野和眼界,埋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我们还积极引进并搭建各类赛事平台,让他们中喜爱科技创新的学生投师有门。我们在边远乡镇学校组建了DI创新思维社团,选拔了部分爱好科技的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参加。对社团活动进行精心辅导,派遣老师、投入资金,帮助他们提高水平。2016年5月,在DI宁波市青少年创新思维《校间挑战》赛中余余姚牟山中学、余姚泗门镇小、余姚泗门塘后小学的选手在各组别中获奖,有效地培养了这些学校里的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探索的路是艰辛的,但也唯有这种艰辛才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欣喜。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只能作为我们今后继续课题实验的基础。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快乐健康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吕为华.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中国青少年政策的调整[J].中国青年研究,2004,(01):16.

[2]陈东亮.促进弱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研究——以公益活动为例[J].吉林农业大学,2013,(06):1.

[3]陈白桦.浅谈宋庆龄教育思想中的教育公平观[C].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12.9.

[4]聂晶.素质教育·艺术教育·青少年宫教育之浅析[M].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

[5]张昱瑾.少年宫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2.

本文系2016年度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6SC347。

猜你喜欢
舞鞋校外活动流动人口
一双粉色的舞鞋
发挥校外活动场所作用 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都市青少年宫开展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
秘密
青少年校外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及开展对策
流泪的红舞鞋
红舞鞋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素质教育下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