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本科生在科研中提高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2017-08-26 14:03刘艳菊葛继红赵欣徐丽萍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本科生创新能力

刘艳菊++葛继红+赵欣++徐丽萍

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文化素质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本科生自身特点,浅谈其参与科研对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科研探索综合素养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话题,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沃土。吸收大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活动,教师把学科的最新前沿传授给学生,而充满好奇和幻想的学生又能推动教师科研的进展。学生参与科研的过程是接受全面、系统、严格的科研训练的过程,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探索创新的科研素质。

一、本科生的特点

经过中学阶段系统的理论教育,本科生已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刚进大学的本科生不但动手能力没能得到充足的锻炼,而且还不具备将把理论和实践游刃有余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然而,大学生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经过一定的科学引导和科研培养定能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可以使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科研的本质,发现科研的魅力,进而培养科学态度、探索精神、提升基础实验操作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大程度地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必要性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变革,让文化素质培养的比重降低,使之不再是衡量优秀毕业生的唯一标准,综合素质包括人格素质、能力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的培养比重上升,成为了优秀本科生的必备素质。

科研是探究未知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观察能力是研究者的基本素质。本科生理论知识丰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尚不足。在科研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本科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将实践穿插到理论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幅度促进本科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以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为例,制药工程专业是化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培养具有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能从事药品、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以及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掌握最新技术和交叉学科知识、具备制药过程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的人才。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本科生进行科研的良好平台,教师应吸纳本科生进入科研团队,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本科生进行科研的综合素养,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益处

1.本科生参与科研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本科生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在科研过程中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体验理论联系实际的喜悦感,感知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通过参与科研,有效地促进了本科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并不断的拓宽知识领域,涉猎相关学科知识,弥补单一学科知识进行科研的不足,培养了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多学科间知识的对接和整合,不僅拓宽视野,夯实理论基础,同时加快知识更新,适应科技的发展。科研需要时刻关注国际前沿,因此,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阅读大量英文资料,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该领域科研的进展,而且提升了英语的读写能力。参与科研工作与本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是相互促进的,让学生们经历科研探索的过程,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学习、成长和工作都有好处。

2.本科生参与科研提升综合素养

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项目,熟练操作实验涉及的仪器、设备等。完成实验内容后,学生按教师要求整理归纳实验结果,并撰写科研论文,并争取在正式刊物发表。从选题、查阅文献、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论文撰写整个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使学生熟悉整个科研的过程与方法,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学生在进行科研的同时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建立在尽可能广博的知识面上,而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在处理科研中的问题时,感到知识不够用,就会督促自己反复学习各门课程,同时广泛涉猎各类有关书籍、资料,查阅和翻译科技文献。从而摆脱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交流协作,从而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广泛阅读、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感知所学领域的前沿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参加科研的本科生通常2~3人为一组完成一个实验内容,这就要求学生之间他人互通有无,交流经验,在相互合作中完成。本科生在实验过程中难免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自己独立思考,查阅文献资料等,还要不断地向老师请教,有时一个问题往往涵盖几个领域的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和许多老师咨询,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总结

本科生参与科研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提高,更需要学校、教师的高度重视和积极的配合。本科生作为未来就业市场中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是各行业中的中坚力量。让本科生参与科研培养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提高适应能力、培养综合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就业、读研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威,田玉冬,王广勋,张嘉炜.参与科研对本科生能力培养的分析与思考[J].高教学刊,2016,(14):51-52.

[2]周晋,裴刚,张晓青,刘月新,吴萍,刘平安.本科生参与科研提升综合素质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3):60-61.

[3]梅中磊,刘敏,杨帆.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体会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4,(03):98-101.

[4]刘瑜,谢操.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药学教育,2013,(04):23-25.

[5]陈新梅.我校药学院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探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2):19.

[6]杨水金,白爱民,吕宝兰,余新武,韩德艳.本科生参与科研以提高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19):267.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本科生创新能力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国际商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与模式分析*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本科生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以经管类本科生为例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