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的思考

2017-08-26 23:45朱茂君
经济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思考

朱茂君

摘 要: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支持。然而,在当前的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下,投资大量的金融资本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投资风险,使我国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城镇化投资模式相关理论的整理,以及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从理论创建到模式理论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对新型城镇化市场投资模式的思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市场化投资模式 思考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6-019-02

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强化金融支持”以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相关理论的分析,在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如何运用相关投资理论去引导消费需求成倍的增长,又能促使投资需求加速,还能促进新型城镇化市场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提升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值得思考并需要实践的问题。唯有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相关理论,在实践中检验,才能更好地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健康发展服务。

一、投资模式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关系创建理论来源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得到大量的金融资本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但投入大量的金融资本却又会带来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市场化金融投资模式,正是通过提供充足的金融资本与完备的风险分散机制,才能有效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市场的发展。

在国外,对城市化基础设施供给资本的需求理论上,如Andrews(1953,1954)在对美国和英国主要城市投资的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对城市化建设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金融投资。在有效促进城市化建设方面如:Teranishi(1997)和Kyung Hwan Kim(1997)的理論认为,有规模地投资房产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地扩大城市规模。而Cho等(2003)以美国5个州为例研究分析得出理论结论是金融发展对土地的开发与应用方面有正面影响;Chang(2004)研究发现金融体系能提供大量资本。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的立足点上是以资本过剩为背景,分析过剩资本模式下的金融投资,以及对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理论,因而,并不完全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理论的实情。

在我国,市场化投资规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的主要关注点,如钱家骏和毛立本(1981)等认为,市场化投资模式下的金融投资不仅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还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但同时还要看到,金融在市场化投资模式不当的情况下,会影响市场化投资模式健康发展,存在阻碍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严重隐患的问题。如唐启国(2005)和贾康(2011)等理论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诸多问题与我国政府主导的以土地资本化为主的投资模式分不开。由此看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资本的缺口主要是在单一投资模式下,以抵押土地为主的“土地财政”,依赖的是对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是土地资源稀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堆积等一系列隐患问题,所造成的风险和弊端,远大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的健康发展要求。

二、新型城镇化投资模式理论分析探讨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投资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等三种模式,它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投资模式市场化供给侧改革提供依据。

(一)政府主导型投资模式理论分析探讨

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城镇化的投资模式,即为政府主导型投资模式。在国外,Keynes(1929,1933)的理论认为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的投资应由政府承担,同时,政府的投资对私人资本具有挤出效应,故应由政府投资承建如城市标志性的公共建筑物等公共工程;Samueslno(1954)认为地方政府必须介入扩大如灯塔等公共产品的生产与供给。Hardin(1968)认为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的理论,指出边际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不能因为经营者不愿为公共物品付费,而引发“公共群愤事件”。

在我国,以政府主导投资模式为基础设施投资提供理论依据是,何佰州(2006)的公共物品存在外部性理论和温铁军(2012)的我国城镇化道路,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将投资尤其是公共投资如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返还农村的理论。这种只侧重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模式的实践,加速了金融资本的短缺,导致政府主导型投资模式资金不足、效率不高与管理不当等缺陷。致使新型城镇化进程放缓,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究其原理忽略了以民间为主的社会资本加入,主要体现在民间投资较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积极作用的发挥。面对这些难点问题在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吴俊培(2016)等理论认为,多元的投资体系,能激发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的改革动力。如民间投资的介入,能为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增添活力,对建立中国特色市场化投资模式、提升国际型的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市场主导型投资模式理论分析探讨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利用排他技术向纯公共设施视同商品收费,即为市场主导型投资模式。在国外,如奥尔森(1965)等认为自愿供给投资回报潜能性大,开创性地提出自愿供给公共产品的理论。利用排他技术向该商品的消费者收费,就可以避免追求利润的企业或个人因不愿付费而导致“公共群愤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市场主导型理论。该理论明确界定城镇化建设的投资应以市场资本为主。世界银行(1994,1998)也曾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制需要“向以市场为基础的体制转变”。

市场化投资模式的探索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如唐启国(2005)的理论认为城镇化的投融体制改革必须实现市场化。目前,我国主要以政府为主体的传统金融投资模式,包括国家财政融资、土地财政融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项目融资模式等,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导致土地财政不可持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潜在风险大,加之项目融资应用不广泛等问题,使我国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建设下,融资出现了瓶颈。而倪鹏飞(2014)等投资理论提出以“政府引导、市场决定、企业组织、社会参与、居民自主”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投资模式,再次激活了民间投资活力,优化了投资结构。从国内这些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的市场主导型投资模式,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有效地化解需求,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很有现实意义。但是怎样善于运用我国市场化投资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整体经济发展等相关问题,仍需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展开来探讨。

(三)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投资模式理论探讨

进入了21世纪金融时代,主张采用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具体采用谁主导完全根据项目性质决定。如国外莱米·普鲁霍梅等(2001)从项目区分的角度提出的理论认为,城镇化投资可分为可收费项目和不可收费项目,可收费项目的投资主体可由公用公司或政府,不可收费项目的投资主体应是政府。同时,国内如杨志勇(2011)认为城镇化投资模式的多样化性,是借助市场的社会资本,由政府主导来改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为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投资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庆斌和刘尚希(2012)等的理论认为,我国城镇化的投资模式应由政府财政资金引导、市场社会资本介入为主体的多层次投资模式。认为市场机制的建立,能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这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延缓经济下行压力很有助力。尤其是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来,允许市场机制的准入,对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多年的新型城镇化投资模式经过市场化的变迁,加速了产能过剩挤压利润空间,导致社会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开始放缓。因此,我国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的改革仍处在长期实践求索中。

三、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的思考

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中,对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投资的研究与外国相比,还是初级阶段,虽对未来市场化投资模型走向仍有争议,但坚持建立独立于世界的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投资模式的改革方向看法还是一致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性的市场化投资模式是恒久不变的。

(一)立足于社会资本的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改革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理论起源于欧美,关注的焦点在社会和个人投资价值增值取向。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尔(Pierre Bourdieu)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性新型资本形式,彰显的是在参与、诚信、合作下,完善新型城鎮化市场化投资模式的建设和治理,共享的是平等、互惠框架内个体对结构资源如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它不同以往的物质资本的重要区别在于自我增值能力和边际收益递增。换言之,使用社会资本越多,社会资本的价值越大。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如何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提高自我增值能力、边际收益递增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扩大社会资本,全面提升社会资本使用价值,创造社会资本财富最大值,共享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成果,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这一课题,需要长期不懈地实践验证。这对于我国立足于社会资本,在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改革中的参与、共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二)开放性的市场化投资模式体系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1世纪是金融经济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传统城镇化建设投资模式的局限性开始凸显,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的需要,摒除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传统投资模式面临的问题,保留传统投资模式中的精华,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构、整合,明确新型融资模式创新的方向是大势所趋。并在此基础之上紧跟时代节拍,探索出新型市场化投资模式,以期避免传统投资模式存在的弊端,解决当前的融资困境。目前,传统投资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的需要,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亟需供给侧结构变革。首先,建立开放的市场化投资模式体系。如公私合营PPP模式、市政债、产业新城等新型融资模式,借以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传统财政资金、土地财政、社会融资和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丰富市场化投资模式的内涵。制定的投融项目目标,首先是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满足适应城镇化大国崛起的跨境的金融投资模式需求,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投标中坚持新型城镇化差异发展;坚持合作、互惠等原则。其次,制定相关的政策和监管机制,增进社会资本存量,理性安排推进的节奏,保证国际化业务稳健发展,全方位地提升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融模式服务效率。借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改革东风,开创社会资本新局面,突破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市场化投资模式重围,借助外资投资项目的外力解决资金不足的瓶颈。马克思说:“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当前,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项目投资的充分支持,而项目投资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以节约土地资源、“一带一路”为主轴的新型城镇建设市场化投资模式新市场,突破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市场化投资模式重围,借助外资投资项目的外力,解决资金不足的瓶颈。对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配置和利用,才能使社会资本价值最大化,才能促进新型城镇化开放性市场化投资模式的建设,带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三)多元化市场化投资模式是新型城镇化道路选择

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么多年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新型市场化投资模式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改变新型市场化投资模式,转变以国家为主体的单一投资模式,积极引进包括外资在内的社会资本的投资,势在必行。加强与社会资本的紧密合作,利用市场最佳资源配置,采用多元化市场投资模式,引导包括外资在内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确保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为把我国新型城镇化如即将新开发的雄安新区建设好,只有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把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好,才是硬道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我国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的建设,总会出现许多难点问题,自带各类投资风险隐患,需要逐步探索找寻解决的途径。比如,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如何进行,怎样的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才更能符合国情,面对风险如何做到转型与突围,效率与监管如何做到精准又不偏差,资本市场的重构困境与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发展希望在哪里,怎样才能形成可持续的、科学的、具有新型市场化活力的投资模式,才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资本支持,全方位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效率和质量服务等等,这些核心内容与难点问题复杂且针对性极强,盲目借鉴国外经验只能适得其反。因此,都需要逐一思考并在实践中探索加以解决,唯有坚持走适合中国特色市场化又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模式道路,才能把新型化城城镇化建设好。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建设,是拉动内需,实现小康社会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在于资金缺口,改变我国城镇化单一的以土地抵押为主的土地财政和税收等传统投资模式, 创新新型城镇化市场化投资模式思维,走中国特色市场化的又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的投资模式道路,才是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资本问题的主要出路。

参考文献:

[1] 张洵.组织化——构建社会资本的有效手段.经营与管理,2010(9)

[2] 李开秀.新型城市化市场化投资模式的最新研究动态.经济师,2016(7)

[3] 何泽军,毛会敏.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文献综述角度.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5)

(作者单位: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 四川内江 641112)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思考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