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化自信

2017-08-27 21:47谭建湘
卷宗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

谭建湘

摘 要: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海涵,文化珍宝,琳琅满目,经典丰盛;艺技精湛,独具匠心,多姿多样,形式精工;文字优美,书法如画,造字方法,机杼独运;人文情怀,仁义和善,以善为本,核心以仁;文化名人,璀璨星空,俯瞰环宇,傲视群伦,华夏后人,足可自信。

关键词:中国文化;博大深邃;精彩绝伦;自信无比

中国人民有“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内容。广义的中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文明进化状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成果。例如:万里长城、都江堰、赵州桥、广西灵渠、北京故宫等,是中国古老物质文明的呈现,现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制度文明。本文侧重阐述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一些突出表现,尤以历史文化为重点。

1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博大精邃

中国是文明古国,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从远古的三皇五帝开创,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都有其文明史实记载,其中“尧舜禅让”,便表明了中华文明“以人为本”、“任人唯贤”、“厚德载物”的高尚品格。司马迁《史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不利);授丹朱,则天下病(不利)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这种天下为公的无私精神,孔子赞叹:“大哉!尧之为君也。”历经几千年,文明的基因在中国一直流传不断,直到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格言,乃至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实践,以及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莫不体现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博大深远。真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 中国文化文字优美,书法如画,造字方法,科学有趣,机杼独运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文化表现为多种语言文字,其中汉族的语言文字具有代表性。中国的诗词歌赋韵文读来朗朗上口,音韵优美,妙趣横生。汉字的造字方法尤具个性,将科学性、直观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具体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造字用字方法。汉字的书写规律一般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撇后捺,先内后外或先外后内,其书法则有特殊规律,千变万化,名家书法作品更是美不胜收。例如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价值连城,天下无双。还有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赵孟頫、米芾、启功等,都以其书法大名垂世,彰显着汉字书法的独特魅力。

3 中国文化内容海涵,文化珍宝,琳琅满目,瑰宝璀璨,经典丰盛

中国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不可穷尽。例如“四书五经”,“三韬五略”,“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其中《易经》是最古老的百科全书,《史记》更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诸子百家,群星灿烂,老子“大道无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可谓哲学之宗;而孙子“不战而胜”的智慧始终无人能敌。郦道元《水经注》、王充的《论衡》、李时珍《本草纲目》、贾思勰《齐民要术》、魏源《海国图志》,皆可独领风骚。各类艺术经典叹为观止,《清明上河图》天下皆知,《富春山居图》两岸之宝,《梁祝》传遍古今。多种传统节日,中国文化独创,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还有二十四节气,不仅反映四季气候,而且指导农业生产。中国文化真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堪与人类永恒。

4 中国文化形式多样多姿,技艺精湛,独具匠心,风华绝世,精彩绝伦

古老的《詩经》有“风、雅、颂、赋、比、兴”的表现形式和方式。“楚骚汉赋”,极尽风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式更是千姿百态,如陶渊明《桃花源记》,王勃《藤王阁序》,韩愈《师说》,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刘禹锡不足百字的《陋室铭》等都是千古名文。唐诗宋词,尤是瑰宝明珠,熠熠生辉。唐诗有古体近体,近体有五、七言律诗和五、七言绝句,表现整齐美。宋词有婉约派、豪放派,有一百多个常用词牌形式,结构有单调、双调、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呈现参差美。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有元曲小令,明清小说,现代白话,杂文小品,层出不穷。

5 中国文化包含爱国情怀、人文情怀、仁义和善、以善文本、追求正义

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文化,都体现了中国人不屈不饶、忘我奋斗、自强不息的爱国情怀和以善为本、不怕牺牲、奉献社会的人文情怀。例如始祖炎帝,筚路蓝缕,不畏艰辛,尝百草,亲耕种,开创了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黄帝内经》开创了古老的中医学文明。屈原“吾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尧舜禅让,大禹治水,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忍辱写《史记》,“苏武牧羊”,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瑾“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吉鸿昌“狠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表现了爱国情怀与人文情怀。

6 中华文化名人,璀璨星空,俯瞰环宇,傲视群伦

中华民族古来自信,华夏后人更胜一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确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但中国远古的炎帝、黄帝、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和孙子,都可称得上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名人,其思想含量深不可测,其历史文化影响几千年不衰,并且传承愈久愈广。中古时期各类名人更是群星璀璨。诸如:屈原、陶渊明、王勃、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罗贯中、施耐庵、游承恩、曹雪芹等文学家;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史学家;王充、范缜、王夫之等思想家;管仲、李悝、商鞅、曹操、孔明、武则天、魏征、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郑成功等政治家;孙膑、韩信、李靖、岳飞、文天祥、戚继光、袁崇焕等军事家;苏秦、张仪、张骞、苏武、郑和等外交家;颜之推、张载等教育家;张衡、、祖冲之、贾思勰、沈括、徐光启、宋应星、王祯等科学家;鲁班、李冰、蔡伦、毕升、黄道婆等发明家;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医学家;杨雄、许慎、段玉裁等文字学家;刘向、郑玄、孔颖达等文献学家;郦道元、徐霞客等地理学家;张道陵、玄奘、鉴真等宗教家。这些大家都名垂青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更多,诸如黄宗羲、魏源、梁启超、鲁迅、王小波、杨洁等。其中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强国富民的好方法,鲁迅刻画的阿Q形象是世人的影子。王小波杂文颇具鲁迅风采,杨洁导演的《西游记》远胜好莱坞大片。

总之,中国文化丰富深厚,多彩多姿,星河灿烂,不可穷尽,并且还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不仅使中国人充满自信,而且可足够地骄傲和自豪。自信其美,但美而不妖;自信其善,但善不可欺;自信“和为贵”、“仁义值千金”,但不惧怕战争和邪恶;自信有智慧,但诚信而不诡诈;自信有能力,但不恃强凌弱,不称王称霸;自信有思想,但不胡思乱想,不空想幻想;中国文化自信已经优秀和发展成就,但还要不断创新创造,继续前进,争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谱写中华文化更华彩的篇章。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
浅议在印度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问题及对策
水天一色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