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发展现状及改进方法

2017-08-29 08:26岳仍伟岳慧慧
科技视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水资源建议

岳仍伟 岳慧慧

【摘 要】研究海绵城市提出的背景,提出海绵城市实际实施中的不足,对海绵城市未来在我国的推进过程提出建议。

【关键词】海绵城市;水资源;建议;背景及现状

0 引言

海绵城市的概念在《指南》中被进行了明确定义:指在适应环境改变、应对天然灾害等方面。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拥有良好的“弹性”,并且在多水时可以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少水时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从而利用起来[1]。这对于我国现行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深入推进势在必行,然而在现实中海绵城市的发展仍然遭遇了许多问题,因而研究它的背景、反思它在实施中的不足以及给出具体建议就显得尤为必要。

1 海绵城市提出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1.1 背景

(1)雨洪威胁

我国地大物博,气候在各个地域差异巨大,且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2],导致国内许多大中型城市频遇暴雨而产生内涝等灾害,如二零一零年广州“5·7”暴雨;二零一一年南京“ 7·18 ”暴雨,二零一二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事件[3]。在二零一三年五月和六月两月间,就有十二座城市出现了内涝,超出27万群众因此受灾,甚至还有9人死亡、1人失踪,建筑物倒塌、电线、天然气管线断裂、群众受困等现象也在部分城市发生。

由此可见,内涝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足。雨水资源没有被合理、有效利用,降雨大多直接通过下水管网流走。与此同时,现今的下水管网设计要求太低,大多无法满足强降雨带来的排水要求,从而也导致洪涝灾害[4]。

(2)水资源缺乏

众所周知,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资源却很匮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位列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南多北少”是我国水资源的总体特点,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总的国土面积的64%,水资源总量却仅占19%[5],可见水资源空间分布和水土搭配极不平衡。我国现今每年平均缺水约500 多亿m3,67%的城市缺水,我国每年因水源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500亿元[6]。

(3)水污染严重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近十年间,水源污染日益严重,城市水污染事件不胜枚举。例如:松花江重度水污染、三门峡水库“一库污水”事件、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等污染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其次,饮用水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兰州市饮用水苯超标、甘肃徽县水中血镉超标,此外自2009年以来,我国多地也曾频繁曝出儿童血铅超标等恶性事件[7]。

1.2 现状分析

内涝灾害多发,污染问题严重,水资源贫乏,部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生态系统中主要资源为降雨,而随着城市的大量建设,地面的水部分蒸发后,进入天然水生态系统中的降雨量越来越少,从而致使地表及地下水资源的严重贫乏。

城市排水管网建设的滞后,引起雨水分流效果不明显。建立完备的排水体系,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关键[8-10]。我国大多数城市中人民的雨水资源利用意识不强,对雨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仅仅1/10[11]。在对城市进行给排水规划时,也未明确确立雨水是重要资源,并且必须要合理利用再排放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12]。大量的雨水资源被直接排走,与我国水资源紧缺现状形成尖锐的冲突。

2 海绵城市实施中的反思

截至目前,海绵城市较为全面的诠释了雨(水)洪(水)管理在城市各个方面的生态内涵,包含洪水防治、雨污控制、雨水资源合理运用等方面,符合国家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的可再生发展要求,是我国建设新时期水源安全的重要保障[1]。然而,由于我國海绵城市的理论目前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我国多数的技术实践及使用方法都照搬西方国家经验,导致我国在海绵城市的许多实践方面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1)地域限制。就目前国内海绵城市建设趋势来看,海绵城市普遍在降雨偏少、降雨强度较低的情况下运行成果更突出,并且运行效果夏季也优于冬季[13]。此外,海绵城市中的设施在一些地下水含量较充分的城市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例如:上海,雨水下渗速度很慢,海绵城市的建设就无法达到该有的效果。

(2)与现有市政设施衔接不紧密。我国几个已建成的海绵城市项目都侧重强调了控制雨水的贮留,却忽略了与已建成管道的连接,致使原城市内的给排水管道未能发挥其作用[1]。

(3)规划不当。海绵城市如今仍以建筑设施、雨洪设施为主,与城市原有景观规划、城市规划等宏观尺度的密切结合相对较弱,导致无法完全发挥出海绵城市建设而带来的综合效益[1]。

(4)相关标准不完善。相较于美国各个地区出台不同的规范和标准,国内仅仅依靠《指南》和传统的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致使许多项目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多采用经验来完成[1]。

(5)后期管理薄弱。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实际效益的能否发挥,十分受制于后期的运行管理[14]。

3 海绵城市未来推进中的建议

建设海绵城市是我国城市将来建设的必由之路,而要在全国进行大范围推广。我们就必须加强各方面基础建设,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建设海绵城市。

规划上,加强各专业和部门合作,严密分析水文特征,合理调配各项资源,降低人为改造,尽量使用绿色景观来改造自然,恢复自然生态系统[11]。并落实各相关单位规划中确定的技术和指标要求,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城市突出的水问题[15]。

技术上,各地区应制订满足本地域要求的技术指南,避免照搬模式。水利部门应尽快建立水文基础站网,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构建一个完整、完善的海绵城市建设数据库。

法规上,完善相关体制制度,严格法规规定,对雨水利用及径流污染严格加以控制及规范,明确任务,强化职责意识[11]。将具体措施转化为可落实的政策,然后再上升到法律的层面[14],这样推行起来就容易的多。

实施上,使用经济手段辅助调节,重视市场,特别是建筑领域。在过去的几年里,政策层面上还没有提倡海绵城市时,已经涌现了诸多探索雨洪管理的项目。采用了合理的LID设施而不采用雨水管道,节省了许多投入成本[16]。

海绵城市建设不应局限于单一城市,水文循环本就是一个整体,应立足于全局,从大区域系统的角度确立海绵城市群的理念及基本建设思路[17]。

4 结语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建设必须应有迎头赶上,海绵城市作为解决经济与环境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必将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通知(建城函[2014]275(下转第123页)(上接第122页)号)[Z].中华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4-10-22.

[2]凌子健,翟国方,何仲禹.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综述.

[3]杨阳,林广思.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A].2015.3 South Architecture/南方建筑/ Sponge City海绵城市.

[4]谭术魁,张南.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现状评估—以中国 16 个海绵城市为例[A].城市问题2016(6).

[5]夏军,翟金良,占车生.我国水资源研究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 2011,26(9):905-915.

[6]胡占阳.中国水资源贫乏与水资源浪费的矛盾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74-77.

[7]傅翔宇,李亚峰,王群.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及应用现状[B].建筑与预算2016(5).

[8]张旺,庞靖鹏.海绵城市建设应作为新时期城市治水的重要内容[J].水利发展研究,2014(9):5-7.

[9]张书函.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J].建设科技2015(1):26-28.

[10]鞠茂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 2015(3):7-10.

[11]李俊奇.城市雨水的资源化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经济2004(10):26-28.

[12]刘应宗,李明,金宇澄.城市排水规划中雨水资源化问题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97-98.

[13]王建龙,车伍,易红星.基于地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方法[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4):6-9.

[14]王国荣,李正兆,张文中.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2014(36):5-7.

[15]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J].生态学报1999,19(1):8-15.

[16]六问海绵城市—“公共政策的力量:‘海绵城市与行业趋势”沙龙纪实Six Questions towards a Sponge City— report on power of public policy: Sponge city and the trend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C].2015-4-10.

[17]费振宇,吴成国,金菊良.海绵城市群建设理念与思路[J].人民珠江,2016,37(5):1.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水资源建议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