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方言中的古汉语词汇及其文化内涵

2017-08-29 22:13张煜涵
大观 2017年8期
关键词:古汉语传承文化

张煜涵

摘要:词汇是语言要素中最生动最富于变化的部分, 《广韵》、《说文》等古籍中曾经存在的有些词义在普通话中已不复存在或不能单用或很少使用了, 但在开封方言词义系统中却得以保留和继承。分析这些词在开封方言中的使用情况,对了解古汉语和开封方言在词语方面的传承关系有积极作用,对保护方言以及研究方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开封方言;古汉语;传承;文化

开封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官话区)中的中原官话,是以开封老城区为代表的,涵盖包括郑州、商丘等豫东地区的一种方言,并非只是狭义的开封市的方言。开封地处中原,作为八朝古都,曾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且由于宋代的文化空前繁荣,市民阶级的活跃,使得开封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词汇。由于古汉语中单音词占优势,在开封话中,单音词就比同属官话区的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西北官话和西南官话中的单音词多一些,其中有许多词汇的含义都有相当丰富的文化背景,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点。

开封方言的声调系统如下:

(1)阴平[24]:开封方言的阴平其主要特点是低而上升。

(2)阳平[53]:开封方言的阳平其主要特点是高降。

(3)上声[44]:开封方言的上声其主要特点是高平,但不是最高,和普通话阴平调较为接近。

(4)去声[214]:開封方言的去声其主要特点是先降后升,类似普通话中的上声声调。

一、举足轻重的“中”

“中”字在开封乃至河南方言中都占有不可小觑的重要地位。由于地处九州之中,开封人自古以来都带有天下之中的意识。“中”字在开封话里带有认可,允许,同意之义,可以做形容词、副词,在句中充当谓语,状语,补语等成分,用来形容一切好的、令人赞叹的、合适的人和事:“这个人真中!”、“你办了这个事中啊!”在普通话里对应为“行”“好”“可以”的意思。“中”字也可单独使用,作为别人提问是否可以,是否合适的回答:“明天五点见面吧?”“中!”,“小王这个人咋样啊?”“中!”表达反义则在前面加上否定副词“不”,“不中”无论是形容人还是事,都表达了说话者极度的失望或者不认可。如:“小李这个人不中,不能和他多来往。”“你办了这个事不中,下次不叫你了。”运用“中不中”构成正反问,除了可以表达对一个人或事物是否合适的提问,还可以表示让步,祈求等语义,如:“你嫌我吃了多,我不吃了中不中。”“我求你饶了我中不中。”由此可见普通话中的“好”“可以”“行”在开封话中都用一个“中”字来表示。

有的学者认为甲骨文的“中”字是一杆旗的中间放置了一面鼓,这是上古时期统治者用来招集众人的一种方式:击鼓闻声,得知统治者召见;立旗为标,得知召见的地点。唐兰先生对此做出过进一步解释:“盖古者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趋附,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列众为陈,建中之酋长或贵族恒居中央,而群众左之右之,望建中之所在,即知为中央矣。然则中本徽帜,而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遂引申为一切之中。”由此可见,“中”字代表了统治者号令群众时的所在地,才有可能进一步引申为高贵的,好的,令人信服的含义。另外,建中时所用之中旗,平日里也有卜筮的作用,用来观测风向大小,判断否泰晴雨,确定吉时凶时。甲骨文卜辞中常见立中之语,如“贞,来甲辰,立中”、“贞,王隹立中,若”等。因此,“中”字才能依托卜筮的结果,逐渐带有了好、可以、可行的含义。

古时,尚中的现象十分普遍:为区分夷狄将炎黄子孙称为中华,炎黄子孙活动的地区称为中原、中州,古时的首都称为中国等。孔子之孙子思提出的中庸思想,更是盛行于中国数千年而不衰,“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与其相对则有“过”,过犹不及、过为己甚,都强调了事情做过了头和做不够是一样的。再如《战国策·齐策二》:“是秦之计中,齐燕之计过矣。”这里隐藏了一个“中”的概念,在这里,“中”已经化身为一种标记,一种尺度,一种衡量是非对错好坏的标准。“中”字承载了中华文化的天地之中的观念,表现了开封人的中原意识和中土情结,简单明了,体现了开封人爽朗大方的性格特点,是中原文化传承最有力的体现之一。

二、源自先秦的“邪许”

开封话中把大声叫嚷,大声说话称为“协伙”(音)。常常可以听到在控制人群音量的时候,管事的人说:“白协伙了!白协伙了!”就是让人群不要叫嚷的意思。由于年代久远这个词的本字已经逐渐被人忘却,这个经常被人说到的词被讹传或误记为“协伙”“邪火”或“歇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才发现,在很多秦汉时代的古籍中就有这个词的身影。

《文子·微明》:“今夫挽车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挽车劝力之歌也。”《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词本就是一个拟声词,原本就是用于记载人们劳动时的呼号声,在唐代之前的古籍中,还有“邪虎”、“邪呼”等写法,如《南史·曹景宗传》:“为人嗜酒好乐,腊月于宅中使人作邪呼逐除,徧往人家乞酒食。”宋元之后,则出现了“歇和”和“叶和”的写法,如马致远《赏花时·掬水月在手》套曲:“伸玉指盆池内蘸绿波,刚绰起半撮,小梅香也歇和,分明掌上见嫦娥。”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我只听的一下鼓,一下锣,撮枷稍的公吏掐搜,打道子的巡军每叶和。”注“歇和”为“凑热闹,起哄”,“叶和”为“大声叫嚷”。已经接近了如今的读音和意义。明清时期也有这个词的身影,如明代陆粲的《明笔记·庚巳编·卷十》“上梁日”条:“诚意公尝过吴门,中夜闻邪许声,以问左右,曰:‘人家上梁也。”清代魏源的《江南吟》:“入闸闸为阻,千夫万夫挽邪许。”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宋元以后语音的演变,“邪许”之音变为“歇和”,又因为“和”旧读为“huo”,而这个词本身就是拟声词,因此出现了“协伙”等记录方式。从先秦至今一脉相承,在开封话中得以保留,体现了中原文化的传承性。endprint

三、体现历史演变的“革囊”

“革囊”一词在开封方言中是垃圾的意思。这个词的本意是皮口袋,《史记·殷本纪》:“(帝 武乙﹞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公方刷马,忽有一人,中形,赤髯而虬,乘蹇驴而来,投革囊於炉前。” 清代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革囊,以革为之,用代筐筥罂盎……或谓之皮馄饨,盖俗呼也。”到了宋朝,“革囊”出现了与脏乱差等意象直接联系的现象,宋代张镃《杨秘监为余言初不识谭德称国正因陆务观书方》:“只怜我似臭革囊,任翁薰染终难香。”有说法认为,革囊本是游牧民族用来盛装东西用的,并非中原的产物。北宋以后,开封地区长期处在北方游牧民族的统治之下,与之贸易而生活習俗受其影响,革囊渐渐出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而由于游牧民族习惯用革囊盛放酒肉:“革囊挏酒蒲陶香,驼蹄斜割劝客尝。”致使革囊难免沾染到酒肉的腥膻气味,清理革囊使之干净称为“倒革囊”,之后人们慢慢将之与气味同样令人不悦的垃圾联系在一起,“革囊”就成了“垃圾”的代名词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佛教称人的躯体为“革囊”。《后汉书·襄楷传》:“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 李贤注:“《四十二章经》:“天神献玉女於佛,佛曰:‘此是革囊盛众秽耳。” 明代梅鼎祚《玉合记·焚修》:“我心已如死灰,何以革囊见试。” 清代赵翼《古玉琀歌》:“我笑古人太痴绝,一副革囊已破裂。”由于佛教追求轮回转世,往生极乐净土,认为人的身体是充满欲念和业障的不净之物。宋朝崇礼佛教,僧人们大多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并且经常结交文人墨客相互酬答,加上以大相国寺为代表的佛教寺庙成为百姓交易、会友、游玩的集会地点。因此,佛教用语大规模进入到市民阶级的语言中,受到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革囊(身体)”是不洁净的,有污垢的,以此来代指污秽的事物:“只怜我似臭革囊,任翁薰染终难香。”随后逐渐用革囊代指垃圾。开封话中至今说“扔垃圾”仍为“倒革囊”,简单的一个词背后透出的是历史的演变,值得我们关注。

四、结语

语言是记录文化的重要载体,人的各种生活方式需要有词汇来表达来记录,因此词汇折射出的文化信息不容小觑。重视以开封话为代表的官话区下属片区方言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汉语的面貌以及汉语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重视开封话中的古汉语词汇,对方言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对了解古代历史,传承中原文化,也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中提到的词汇,多为开封方言(或河南方言)所特有,由于作者能力有限,所列举词汇的义项若有不全面或不准确的地方还望海涵。

【参考文献】

[1]段亚广.河南话与中原文化[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

[2]臧克和.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

[3]李逢丹.新派开封方言单音节词与古汉语的继承关系[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94-96.

[4]时学伟.开封方言中的古语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8):22-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汉语传承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高等师范院校古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标话词汇限定成分的后置
谈古汉语主语隐去对韩国语教学的启示
论“以”在古汉语中的介词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