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加强新型基础测绘建设

2017-08-30 11:09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年13期
关键词:测绘基础数据库

浙江省结合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实际,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实现了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新需求。

基础测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省基础测绘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基础测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一般需求的矛盾已经解决,低水平的供需平衡已经实现。1997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将基础测绘正式纳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2000年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浙江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从法治层面对基础测绘的管理体制、计划体制、财政投入机制、工作内容、更新机制、成果与质量管理、服务方式等都作出了制度性规定,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在基础测绘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和各级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基础测绘管理中的工作职责,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十二五”以来,基础测绘规划已全部列入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规划编制体系,并编制印发了规划。2014年以来,省、市、县三级基础测绘计划全部纳入同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实施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年度预算,投入经费逐年增加,基础测绘计划体制和财政投入机制已经全面建立。2000年,基础测绘生产技术体系全面实现了从传统模拟测绘向现代数字化测绘的转变。2015年已经进入信息化测绘阶段,信息化测绘体系基本建成。基础测绘成果已经得到极大的丰富。建立了覆盖全省陆海的卫星大地C、D级控制网、卫星导航定位综合服务系统(ZJCORS)、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全省陆海统一的现代大地测绘基准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建立了遥感影像定期获取和联动获取机制,覆盖浙江全境的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每年获取一次,0.2—0.4米分辨率的数码航空影像2—3年获取一次;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已经实现全内外业一体化测绘,1∶10000基本地形图在多轮覆盖的基础上,从2014年开始采用定人定点基于县域的网络化“361”图库一体化准动态更新;全省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1∶500基本地形图实现全覆盖,并做到定时更新或动态更新,全省1∶2000基本地形图有效覆盖测绘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天地图节点已经全面建成;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于2013年1月全面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在推进全省信息化建设和统筹协调全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从2011年开始在全省全面开展了海洋测绘工作,获取了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科学实验、海洋综合管理、防灾减灾等所需要的海洋地理信息。

基础测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浙江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综合实力更强,城乡区域更协调,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治理体系更完善的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对基础测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基础测绘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必须树立起“有为才有位”的思想,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认真思考基础测绘与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契合点,适应新常态,探索新领域,寻找新途径,构筑基础测绘发展的新优势。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测绘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可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编制省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推进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划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和三条红线,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需要更加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和构建“多规合一”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大力推进海港、海湾、海岛“三海联动”,发展海洋和湾区经济,对海洋测绘提出了新需求;“五水共治”要建立长效机制,治污泥是下一步治水的重要内容,这又给我们提出了河流湖泊水下地形测绘的新任务;基础地理信息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成整合融合其他各类信息数据的基底,建设数据强省,实施大数据计划,对基础测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位置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等都需要基础测绘增加新的数据产品和服务方式;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做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向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转型升级;全面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为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明确了重要的切入点。

加强新型基础测绘建设的思考

推进基础测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浙江也在行动。

建立与新型基础测绘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要改革现有的基础测绘分级管理模式,要以已建成的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和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研究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社会参与的新型基础测绘管理模式。纵向上,要大胆探索基础测绘国家、省、市、县四级分工采集、联动更新、信息逐级推送的新机制;横向上,要大胆探索部门协同,统一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专业部门结合业务工作开展分工采集专题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已经建立的交换共享机制,向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汇交业务工作中采集(更新)的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数据,由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集成整合后再向党委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提供使用的新机制。

探索建立与新型基础测绘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模式。新型基础测绘的生产组织模式要与新型基础测绘的生产服务流程和技术体系相适应。可以考虑将基础测绘生产大致划分为数据获取与处理,数据集成与整合(融合),数据分析与挖掘三个大部分,根据三大部分及各部分中采用的不同技术方式,作业覆盖范围确定基础测绘的组织分工和生产组织模式。同一行政区域的同一地理实体对象基础地理信息的高精度测绘只采集获取一次,以满足不同比例尺成图和其他的不同用途需求,明确相应层级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在组织分工方面,市县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地理实体对象的高精度数据采集,并为本行政区域提供地理信息及相关服务。

构建以信息化测绘为基础的新型基础测绘技术体系。要按照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的建设目标,围绕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基础测绘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科技创新,开展空间地理大数据获取、处理、集成、整合、融合、存储、管理、交换、挖掘、分析、服务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科技研究和攻关,构建新型基础测绘技术体系。要按照对一个地理实体对象只做一次高精度测绘和面向地理实体对象的增量式数据更新的要求研究构建技术标准制定、数据采集方式、生产作业流程、质量监控办法、图库一体化管理的新型基础测绘信息化生产平台及生产作业工具、质量监控平台,对现有基础测绘生产技术体系、数据更新方式、质量控制和检验方式、产品载体和表现形式进行全面改造。

积极开发新型基础测绘产品,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治理、公众服务的新需求,研制开发基础测绘新产品。一方面,要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快建设面向地理实体的省通用地理实体数据仓库,并基于该数据仓库和图库一体化技术生产基本比例尺地图、多种类专题地图、公开版地图、网络地图、图集图册等产品,开发生产通用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产品,专用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产品。另一方面,要根据新的应用需求,开发生产地名地址数据库、三维城市数据库、地下空间与地下管线数据库、河流湖泊水下地形数据库、自然资源数据库、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空间规划底图数据库、三类空间和三条红线数据库、导航和位置服务数据库等社会急需的基础测绘新产品。

猜你喜欢
测绘基础数据库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
“不等式”基础巩固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整式”基础巩固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