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孕妇与二胎孕妇的心理状况探究

2017-08-30 11:40李美华刘盛喃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8期
关键词:胎儿孕妇家庭

李美华 刘盛喃

初孕妇与二胎孕妇的心理状况探究

李美华①刘盛喃①

目的:探讨初孕妇与二胎孕妇心理状况及特点,进而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使其在整个孕期保持积极的心态。方法:随机选取176名孕妇,利用自行设计的心理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初孕妇与二胎孕妇的孕期心理状况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医护人员根据初孕妇、二胎孕妇孕期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分层管理,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结果:二胎孕妇在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及人际关系问题处理能力方面较初孕妇能力显著,但对于产前检查的忽视程度高于初孕妇。结论:孕妇孕期过程必须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并应给予高度的社会支持,以促进母婴健康,有效降低分娩风险发生率。

门诊;孕妇;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母胎问题研究日益透彻,孕妇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关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加大,加之独生子女进入母亲角色变化,尤其是“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育“二胎”,而二胎孕妇所面临新的心理问题,都可能对孕妇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有数据报道,孕妇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在10%~30%[1]。孕期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导致早产、难产、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程延长、低出生体重儿、产前及产后出血和产后抑郁症等诸多不良结局,因此,孕妇心理健康应该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关注[2]。

女性从怀孕起在心理上应及时调节,做好角色转变,医务人员及家属应关注孕妇的心理健康。本研究通过对初孕妇与二胎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孕妇的心理状态,从个体、家庭及医院三方面多层次探讨并找出孕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今后的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3]。同时,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干预方法,进而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让孕妇在整个孕期保持积极的心态。

1 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176名孕妇,其中初孕妇86名,二胎孕妇90名;年龄26~43岁,平均年龄(31.3±3.1)岁;孕周5~38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初孕妇与二胎孕妇的孕期心理状况、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医护人员根据初孕妇、二胎孕妇孕期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分层管理,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所有孕妇均自愿参加调查。排除有病情危重,不能自主填写调查表以及有精神障碍性疾病者。

2 调查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利用自行设计的心理问卷调查表,经咨询产科专家和心理学科专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人际关系问题;②社会问题;③个人问题;④胎儿问题;⑤家庭关系问题;⑥其他问题。

3 调查结果

经调查者对问卷内容进行整理,调查内容中影响孕妇心理事件问题较多的项目分别为:社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个人围生期问题以及胎儿问题,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影响初孕妇及二胎孕妇心理事件比较表[名(%)]

3.1 初孕妇与二胎孕妇心理状况分析及比较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初孕妇与二胎孕妇相比较,初孕妇的焦虑程度高于二胎孕妇,担心的因素各不相同。初孕妇主要集中在产科健康等方面,初次怀孕,过度担心自己的健康和胎儿的健康,缺乏科学的孕期保健知识和育婴问题,而城市独生子女焦虑程度高,生活过于安逸,难以从“少女角色”转换到“母亲角色”。二胎孕妇主要担心胎儿健康、经济负担、性别问题以及孩子由谁带养等,由于之前有过生育史,认为自己懂,易忽视孕检过程,遵医行为差。但很多孕妇在孕育二胎前,并未经过专业的咨询和检查,未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是否还适合生育,孕期过程中产生很大的风险。计划怀孕与意外怀孕的心理状况差异很大,意外怀孕的孕妇心理准备不充分,压力大于计划怀孕者。

3.1.1 社会问题

从胎儿孕育到其大学毕业,在整个过程中所消耗的财力,以调查现物价的标准进行了计算,见表2。

根据以上数据显示,养育一个孩子的经济支出相当于普通家庭50%的开销,对于初孕妇来说养育一个孩子的经济负担尚可接受,二胎家庭的经济负担则要重一些。二胎孕妇年龄均在35~40岁之间,所承担的事业和家庭的责任大,初孕妇和二胎孕妇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担忧所占的比例也非常大,学区房、重点学校的选择给家庭带来负担,这些社会问题困扰着很多家庭,给孕妇带来了严重的精神负担。

表2 家庭抚养孩子主要费用开销统计表

3.1.2 人际关系问题

怀孕期间孕妇过分的焦虑,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情绪难以把握,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孕育一个正常胎儿需要40周的时间,孕期过程中由于身体原因需要产前检查,经常要和领导请假,会造成工作关系紧张。一些孕妇由于丈夫初为人父,身份的转变和所承担的责任一时无法担当,不良的生活方式继续存在,无法满足妻子的要求,造成一些夫妻矛盾。面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和老人产生分歧,造成一些家庭矛盾。而对于二胎孕妇,有过生育经验,适应现状,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由表1可知,夫妻关系问题初孕妇构成比为69.7%,而二胎孕妇构成比仅为38.8%,在此方面初孕妇心理问题高于二胎孕妇。但对于亲子问题,在备孕二胎过程中,有些孕妈妈忽略“老大感受”,亲子妒忌问题在萌芽中悄然生长,家长把精力过多的投入到第二个孩子身上,忽略了对“老大”的关心,造成亲子关系紧张,让家庭矛盾升级。

3.1.3 个人围生期问题

在产前检查方面,对于初孕妇而言,例行各种产科检查,遵医行为比较好,但缺乏生育经验过分担心分娩过程和产后康复情况;二胎孕妇中,多数属于高龄孕妇,因超过最佳生育年龄,普遍都会担心能否安全度过妊娠期,担心胎儿健康,但由于有过生育经验,对于普通的产检,存在得过且过或不在意的心理,遵医行为差,而对于分娩过程和产后康复情况担忧程度较初孕妇差[4]。

3.1.4 胎儿问题

初孕妇更加重视头胎的性别,对于采取哪种分娩方式也是犹豫不决,有的甚至在未做好充分思想准备情况下采取阴式分娩,在产程过程中因忍受不了宫缩带来的疼痛要求医生给予剖腹产,带来二次损伤进而影响胎儿分娩[5]。对于二胎孕妇,其期望值是胎儿的健康,通过调查妇女孕育二胎,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失独和手足亲情,所以无论男女都能接受,又因为有过生育经验,二胎孕妇都会遵照医嘱待产,减少思想冲突,减轻心理负担。此方面二胎孕妇构成比低于初孕妇。

3.2 孕妇心理状况被关注的必要性

女性在怀孕期间,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且要应对妊娠所带来的种种不适[6]。妊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女性从怀孕期起,激素水平发生改变,特别是孕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等身体不适症状,会引起孕妇情绪波动,对孕妇自身和胎儿产生不利影响。美国学院妇产科医师协会(NMH)[7]提出,对孕妇整个孕期都应该进行全程干预,对孕妇孕期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非药物干预手段,可以帮助了解孕妇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产后抑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和产后出血等诸多妊娠及分娩风险发生率。

3.3 孕妇心理应对措施

3.3.1 做好自身调节以适应怀孕过程

初孕妇自身对怀孕要有正确的认识,无论是否为计划生育,都应该认识到怀孕过程中心态会影响自身与胎儿的健康,学习与怀孕相关的科学知识,避免道听途说;二胎孕妇更应该重视自己的身体,不应以经验论,按时到医院进行孕检,了解自身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孕妇调整心态,放松心情,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参加社交活动,分散注意力,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对孩子性别不要过分苛求,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3.3.2 家庭参与是关键

家庭带给孕妇的安全感是重要的,尤其是家庭中丈夫所承担的角色和责任。丈夫在妻子怀孕前后都要密切关注妻子的心理变化,尽可能地关心、体贴和分担妻子的压力,不要让孕妇受到过多不良刺激。对于二胎孕妇,更多的负担是老大的照顾,希望家人给予老大更多的关注。在妈妈孕育第二个宝宝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孩子照顾布娃娃,摸妈妈肚子等方式来参与弟弟妹妹的出生,二胎出生后,要对长子照常关心,时常做好沟通,防止家庭不良因素的发生。

3.3.3 医院保健部门的关注支持

孕妇的孕期保健知识大都来源于网络、自身的经验及亲朋好友传授。然而,医护人员是孕妇获得孕期心理保健相关知识的信息主体,医护人员根据初孕妇、二胎孕妇不同孕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引起孕期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分层管理,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做好健康管理工作,使孕妇对怀孕分娩有科学的认识,解除思想顾虑正确面对怀孕分娩,树立做妈妈的信心。门诊应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支持,专家定期进行知识讲座,科普孕妇及家属孕期保健及育婴经验和科学“坐月子”的相关学习,解决孕妇困扰;开通微信平台实施在线答疑进行心理疏导;发放健康宣传材料,做好孕期相关知识的科普。当孕产妇认知有所提高时,医护人员及其家属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孕产妇增强信心。指导孕妇进行产后形体锻炼可有效使身体形象恢复正常,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8]。医院为孕妇提供温馨的就诊环境,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娴熟的技能,给孕妇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孕妇有充分的信心,消除不利的心里影响。此外,护理人员是影响患者和护理过程中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搞好护患关系,使心理护理取得成功的关键[9]。

3.3.4 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焦虑症”可能是每个人或多或少存在的,不是一时可以改变的,对孕妇而言,期盼政府部门正视社会焦虑,帮助家庭降低生养成本,创造一个有利于生育与养育儿童的环境,经过问卷调查,如此完善良好的社会体系,可以增加妇女孕育的信心,减少矛盾心理和不良情绪的发生。

4 结语

孕期不良心理状态易造成诸多危害母婴的因素,孕妇的心理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孕期良好的心情能促进母子健康[10-11]。尤其是二胎孕妇,更多压力来自于工作、子女、父母及社会,从孕育开始到后期的整个过程存在诸多心理问题,要求医护人员首先对孕期心理干预引起重视,积极探讨规范化孕期心理干预的模式。因孕妇孕期心理状态受生理、行为及社会因素复杂相互作用的影响,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时,需注重心理干预的理论基础,以提高干预的效果。通过孕期心理干预,改善孕产妇及胎婴儿近期及远期结局,提高围生期妇女生殖健康保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Brunton RJ,Dryer R,Saliba A,et al.Pregnancy anxiety:A systematic review of current scales[J]. J Affect Disord,2015,176:24-34.

[2]贾曼,廖碧珍.孕期心理干预现状与问题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2):52-53.

[3]周露,郝加虎,唐玲,等.妊娠期生活事件问卷编制及项目筛选[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8):1026-1029.

[4]范建霞,杨帅.单独二胎政策开放高龄产妇面临的临床问题[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8):659-661. [5]顾明芳,夏佳娜,于延波.1434例妊娠中期孕妇焦虑心理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92-94.

[6]颜君,刘悦新,冯莹.广州市孕妇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3):1-2.

[7]Beddoe AE,Lee KA.Mind-body interventions during pregnancy[J].J Ob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2008,37(2):165-175.

[8]莫爱民.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1):186-188.

[9]张缨,周杏仙,潘珠漆.孕期妇女的心理调查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5):266-268.

[10]阎志梅,张立峥,阎新华.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培训探讨[J].护理研究,2003,17(22):1336-1337.

[11]张丽玲,帅卫,范晓娜,等.参加孕妇学校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和产褥期行为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7):21-23.

Exploration on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primipara and gravida with second child/

LI Mei-hua, LIU Sheng-nan//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7,14(8):144-14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 of psychology for primipara and gravida with second child so as to improv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m and take them keep positive mentality in whole gestation. Methods: 176 gravidas randomly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and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of psychology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self-care capacity between primipara and gravida with second child by using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primipara and gravida with second child were implemented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depended on their differently psychological problem, and personalized intervening measurement was adopted to enhance their self-care capacity. Results: The psychological enduring capacity, self-care capacity and the ability of deal with problem abou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gravidas with second child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primiparas, while the neglect degree for antenatal care of them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rimiparas. Conclusion: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for gestation of pregnant woman, and give them higher social support so as to promote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and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occurrence rate of delivery risk.

Out-patient; Pregnant women; Psychological care

Experts Clinic,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

1672-8270(2017)08-0144-04

R714

A

10.3969/J.ISSN.1672-8270.2017.08.040

2017-03-27

①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南湖院区专家门诊 辽宁 沈阳 110004

李美华,女,(1981- ),本科学历,护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南湖院区专家门诊,从事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胎儿孕妇家庭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家庭“煮”夫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