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研究①

2017-08-30 10:02孙梅玲温东焕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物理疗法测验难治性

孙梅玲,温东焕

(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研究①

孙梅玲,温东焕

(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分析MECT疗法在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分裂时是否影响患者前后认知功能。方法:把我院精神科确诊收治的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对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精神病治疗药物,观察组此外增加MECT的物理治疗。比较两组在WCST,数字广度、数字符号以及连接线测验AB之间的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经WCST检测显示各指标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差异对比明显(P<0.05)。同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完成时间、连续性与非连续性错误数数值均明显减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测验A、B值以及数字符号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DST数字广度较治疗前有所增加,观察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也较为明显(P<0.05)。结论: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联合MECT物理治疗对提升精神病患者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认知功能

无抽搐电休克(简称MECT),是一种治疗精神类疾病的新型物理治疗方法。改进传统电休克技术缺陷,采用软抽搐技术研发而成的。与其他物理疗法相比较,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更明显的疗效。而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系数较高、疗效明显等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当中。但有关报道显示采用此法治疗后患者出现短暂的认知失常或记忆减退的症状[1]。为了具体探究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是否有较大的影响,本文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03~2016-02收治的难治性精神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2]。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26~60岁,平均(32.5±6.4)岁。病程区间在1~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年龄18~60岁;患者无其他疾病;能配合调查研究。 排除标准:年龄<18岁或>60岁;有内脏器官性功能疾病;有智力障碍。

1.3 方法

确保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同时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相同药物治疗上采用MECT物理疗法。具体操作步骤:治疗时患者需平躺静卧,保持肌肉放松状态,将阿托品0.5mg通过静脉注射,根据患者体重的差异给予丙泊酚注射。采用THYMATRON SYSTEM治疗仪器将放置口腔保护器开启通电进行两额电极治疗,并检测患者心电,电压,血氧饱和度以及脉搏的变化情况。该物理疗法每周治疗2次,每10次为一个疗程后结束治疗,两组均需服用与物理疗法相同时长的治疗药物。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指标:通过威斯康星分类结果判断治疗前后认知情况的差异比较;比较两组数字广度(DST)、数字符号以及连接线测验AB之间的差异。

疗效判定:治疗前后1个月检测患者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患者在测试时需要完成的四种分类中花费时间、连续性错误数以及非连续性错误数以及正确数的测试。前三项指标结果数据越小,回答正确数越多表明患者病症程度越轻,认知能力越强。数字广度(DST)、数字符号以及连接线测验AB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均由专业人员完成。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差异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测试中完成时间及回答数目、正确数指标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表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完成时间、回答数目、连续性错误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减少,与治疗后对照组数值小,正确数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CST差异

注:*t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数值比较。

2.2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DST,数字符号以及测验AB差异

两组治疗前测验AB,DST以及数字符号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测验A值、检测B值为以及数字符号、DST数字广度值与对照组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2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DST,数字符号以及测验AB差异±s)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复杂,与个人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均有一定影响。内在病症体现为人类大脑活动频繁,精神精力旺盛且异常,认知能力出现偶发性异常状态。外在临床体现为在思维、情感、行为上均出现与正常认知时相悖的状态[2]。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究其原因与现代人们高压高强度节奏生活工作方式以及超负荷心理状态有密切关联。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研究中,物理疗法以及药物治疗都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通用方法,本文主要采用MECT物理疗法,并探究该方法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认知能力的影响。

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病症程度的判断主要是依靠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检测[3]。这是一种从抽象概括、认知记忆、记忆转移等方面检测患者认知能力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全面客观的评价实验者的认知能力。测验AB、数字广度(DST)以及数字符号用于测评实验者大脑神经运动速度及转换功能。联合两种测评手段能够检测患者在精神分裂治疗前后疗效的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基础上联合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通过WCST等各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在完成时间、回答数、连续性错误数以及非连续性错误数都明显少于治疗后对照组,正确数比对照组更高。疗效较治疗前差异也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在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上均有所提高。而对照组在单独采用常规药物的口服措施下经WCST、ST,测试AB以及数字符号等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比治疗前虽有所下降,但差距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对难治性精神类疾病效果不佳。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两种治疗方式联合能够加强改善病症的临床疗效。该物理疗法不会对患者大脑神经,以及内在认知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对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龚世灵,黄金伟,陈汉明.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7:765-766

[2]李耀东,唐立岩,宋志文,等.无抽搐电休克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2:135-137

[3]周朝雄,熊建文,付屹.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4:391-392

孙梅玲(1969~)女,河南西平人,本科,副主任医师。

R749.3

B

1008-0104(2017)04-0111-02

2016-12-12)

猜你喜欢
物理疗法测验难治性
物理疗法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膝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关节肿痛的效果评价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关于中医非药物疗法及物理疗法治疗运动疲劳的研究进展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胞二磷胆碱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弱视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
你知道吗?
化瘀散结灌肠液辅以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