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至善之花在丝韵水乡中绽放

2017-08-30 10:42金坤荣
创新时代 2017年8期
关键词:善学师生校园

金坤荣

一、大道思远,止于至善

“真”和“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一代代教育者矢志不渝的追求。“大道”,正道也,语出《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思远”,指目光远大,看问题有前瞻性,能妥善、完美地处理好面临的各种问题。“大道思远”,谓行止唯有合乎正道,方能通达无碍。“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能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决不停止自己的努力。所谓“明德”,即彰明自己天赋灵明的德性,通过学习和实践发掘光大个人内在的优良品德;所谓“亲民”,即亲近、爱恤人民,时刻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宋代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牵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其意为: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

将“大道思远,止于至善”定为校训,旨在激励一中师生积极进取、努力开拓,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实现办学愿景。

二、善融善和,修身怡情

纵然探索之路充满崎岖,善融善和的一中师生却始终沐浴着至善教育的光芒,纵享着至善之花的馨香,他们修身怡情,砥砺成长。

科技广场雕塑顶端一支笔尖直插天空,那是科学家在抒写着至善向上的豪情壮志。自助厅墙壁上“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这几个字,是中外名人在用至理名言启迪学生的心智。还有行知广场上那神情和蔼的陶行知铜像,每天都在提醒学生要“惜光阴立志立德至善,勤学习健智健身成才”。更有那行政楼走道的墙壁上整齐地粘贴着内容丰富的手抄报,有感恩教育,有科学技术,有“三有三讲”……一篇篇精心撰写的文章,一幅幅色彩绚丽的插画,展现了学生的智慧和才气,成为至善氛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来学校围绕至善教育,精心构筑至善景点,让学校建筑外化“至善”,让校内道路标签“至善”。位于行政楼东南角的真善美雕塑,昂扬活泼,引人向上,每天迎接学生上学,关注学生认真读书。学校的建筑楼群,楼名别具匠心:至善楼、习善楼、崇善楼、乐善楼、弘善楼,一个个“善”字楼名,切合楼群特点,浓化了特色的氛围。还有那校内的道路,也文雅别致:立志路、立德路、立学路、立善路、立远路,路名紧扣特色,围绕求学,促使至善教育的特色得到张扬。更有那校门口广场上的“善”字石,使校园具有了文化的神韵,契合了校园学习的本质。处于这样的氛围,指点校园,激扬文字,书声琅琅,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身受“至善”的浓厚馨香,也促使至善教育的特色得到张扬。

三、善习善行,乐美慧心

行走在探索之路上的一中人始终善习善行,他们用蕙质兰心孕育至善之花,用乐美之手谱就至善之曲。

校园科技节异彩丰呈。学生们开动脑筋,积极探索,有同学的发明曾获得国际发明奖,有同学小小年纪便专利在手……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们踏访古村黄家溪,聆听古老历史的召唤;游览盛泽新城,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体育节上,学生们一展英姿一决高下,诠释着至善教育中的“力”;艺术节上,学生们歌声嘹亮,舞姿翩跹,展示着至善熏陶下的“美”。还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社团活动,如下棋、手工、写作等,以及各具风格的班级名片,洒满幸福的集体照、活动照……昭示着至善氛围中的“真”。

缘于至善教育的特色实践,学校在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经典阅读、趣味数学、英语会话、科学实验、绘画美术、强身武术、手工剪纸、模型制作、电脑创意、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课程,形成了以国家课程、学科拓展课程和兴趣特色课程为主的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向善至善。

至善的课程,不仅局限于“丰富”,更在于科学和有效。从文化课到实践课,从兴趣到社团,我们立足于对学生“习”和“行”的能力培养,致力于对学生身心美育的探索,植根于对学生优点特长的潜能发掘。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才是真正至善的课程。我们为此努力着、实践着。校园春色正浓,“至善”之花盛开!

四、善教善學,启智明理

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至善课堂”上,学校建立了“互助式自主学习平台”,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有效的教学情境、共享优质的学习资源、加快各项信息的反馈。学校申报了“学生互助式自主学习”的省级课题,让老师在至善教育的旗帜下围绕课题,研究“至善课堂”,积累“至善”课堂教学的做法和经验。老师在课堂上多问一问,多引一引;学生在课堂上多听一听,多想一想。在朴素、真挚的交流中,师生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在至善课堂上,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一次实验的操作,体验一次信息的查找;可以带领学生实现一次课题的探究,参加一次线上的讨论;可以鼓励学生感受一次微课的学习,挑战一次微机房里的理化生学习、图书馆里的阅读课……互助式自主学习将教学与生活与现代技术紧密融合,不断延伸课堂教学,促进着教学形式和质量的突破,真正落实以学论教,也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展示个性的舞台,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在至善课堂上,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善学”能力。学生在互助式自主学习环境下努力善学,做到善听、善问、善思、善习、善得。“善听”是指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努力做到全神贯注,并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善问”是指学生要多动脑筋,敢于提问并善于提问,凡是经过反复思考,依旧不得解的问题,学生要勇敢地质疑,请老师和同学们帮助解答。“善思”是指学生要掌握思考的方法,灵活思考,举一反三。“善习”是指要善于学习、善于操练、善于实践,努力“学而时习之”。只有在“善听”“善问”“善思”“善习”的基础上,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技术转化为能力,学生才能真正在学习中“善得”。

五、习善弘善,至善成长

“拥一方镜湖水,修一颗至善心”。在镜湖之水的浸润下,师生们在探索中求真,在实践中发展。我们努力将“至善”的内涵和精髓,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创新至善管理,营造民主和谐、崇德敬善氛围,逐步形成积淀厚重、风貌独特的“至善”文化特色。学校编辑出版了《镜湖论坛》(此书共有学校管理版、德育课堂版、科研教学版三个版本),创新值班人员“三巡本”措施,把“至善”文化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状态。德育是一首精巧的散文诗,至善是一泓积极的正能量!学校围绕“至善教育”开展德育案例教育活动,开展了“至善校园情,感恩学子心”“追梦圆理想,至善永向上”“惜光阴 进取至善”等教育,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了学生至善品德。学校教师围绕“善教”“善学”开展课题研究,以善学引导善教,以善教促进善学。学校每学年开展美善教师、善雅学生的评选活动,让师生将“善”的要求化到教和学的实际行动中。特色的文化活动、本土化的评价营造了清新幽雅、风貌独特的“至善”氛围,彰显了以善育人的思想。

扬明德之道,育至善英才;学以求真,行以至善。盛泽一中的师生将不断积聚校园正能量,弘扬校园主旋律,唱响至善好声音,坚持至善新理念。我们期待着至善之花在丝韵水乡中绚丽绽放!

猜你喜欢
善学师生校园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麻辣师生
太极拳之“善学”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