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

2017-08-30 21:32石亚琪
青年时代 2017年21期
关键词:述评创新

石亚琪

摘 要:互联网时代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特点、体系、规律等四个方面做个梳理。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挖掘出学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创新之处和薄弱之处,对于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深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述评;创新

第一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书是王玄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到如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著作、文章如汗牛充栋。进入到网络化时代,尤其是大数据和自媒体的发展,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带来了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紧随时代的步伐,学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就网络思想政治方法的相关内容做一个梳理。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涵的定义,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平台说”,一种是“特点说”。“平台说”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建立在网络平台基础上,为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而采用的各种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1]“特点说”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根据网络虚拟社会以及人们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的思想行为特点和规律,为了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传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2]“平台说”和“特点说”两者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定义既有差别又有关联之处。“平台说”着重点放在把网络当成一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既要体现网络的特点,又要综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学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有“三特征说”和“四特征说”两种。“三特征说”中郑永廷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网络虚拟性、网络适用性、网络综合性三个特征。[3]侯立臣认为是互动性、隐匿性、主体交互性三个特征;[4]李霁月认为是便捷性、互动性、技术性等特征。[5]“四特征说”宋元林和唐佳海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技术性、互动性、多样性和便捷性四个特征。[6]无论是“三特征说”还是“四特征说”都有合理之处。但细细思考和琢磨又有些不足之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和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对应的。谈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是独树一帜,特点鲜明的,是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不具备的或者是表现不明显的,对两类方法的特点的总结不能像万能膏药一样哪都能贴。反观“三特征说”和“四特征说”学界关于此领域的研究,观点有不合适之处。比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有学者认为有适用性、综合性、互动性、多样性等特点。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表现出此特点。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郑永廷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论里面比较权威的一本书。这本书从认识方法、实施方法、评估调节方法以及教育研究和教育者提高的方法四个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搭建了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从过程论的角度来构建的,是横向的、线性的。董娅老师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新论》主张从思想方法、原则方法、具体方法、操作方式和运用艺术的角度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这个体系更立体,更有层次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和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相对应。学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按照不同的适应范围分为原则方法、具体方法和操作方法。[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在方法体系中处于最上层,起到统领和指导的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处于中间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包括网络信息收集方法、网络舆情分析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综合方法、特殊方法等在内的工作实践方法。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

曾令辉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中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总结为六条: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方法;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方法;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方法;主动传播与引导选择相结合的原则方法;网上服务与网上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方法;解决网络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方法。[8]杨直凡、胡树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一文中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包括五点:坚持以人为本与包容认同的主体性原则;坚持信息深掘与把关过滤的选择性原则;坚持互动共进与疏通引导的平等性原则;坚持主动积极与适时慎重的主导性原则;坚持技术先行与依靠网络的优化性原则。[9]刘新庚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一书中总结了三点:尊重规律,讲求科学性;立足网络,凸显民主性;与时俱进,追求实效性。[10]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

宋元林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一书中归纳了几种方法: 情理交融法; 示范比较法; 教乐协调法; 自我教育法 。[11]刘新庚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三种形式: 平等交互式; 虚拟情境式; 现代开放式。[12]张富良、王丽霞认为, 说理——对话法、实践——模拟法、熏陶——感染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3]杨直凡、胡树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一文中又提出了三種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眼睛对屏幕”的信息获取方法,包括关注跟踪法、辨别分析法和取舍应对法; “思路对问题”的教育指导方法,包括网络信息资源优化法、明理动情思想引导法、精进技术效果强化法; “键对键”、“心对心”的沟通交流方法,包括在线交流法、网站(博客)吸引法、数字娱乐法[14]。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规律

专门论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规律的著作和论文不多。从检索出来的文献中,就杨直凡,胡树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规律》一文中专门谈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规律,他归纳为五个:虚实共生律、主客共育律、互动共鸣律、表里共融律、开放共享律。由此可见学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规律的研究还处于薄弱环节。

五、研究述评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无论是著作还是期刊网文章数量都不少。像郑永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和刘新庚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都设有专章进行论述,可见对此板块的重视程度。但是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还需要学者深入的研究。

(一)概念不统一,存在混淆

1、拿最基本的名称来说,大多数的学者都称之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少部分学者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两个概念有没有差别呢?从此词性商来说,两者是有差别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着重于突出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网络”只是一个前缀和限定,也就是说是存在于网络空间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把网络作为一种和像是相对应的虚拟空间。它是和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对应的。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方法”着重于突出“网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等等。由此可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方法是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法、心理咨询方法、决策方法等平级的。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方法、具体方法、实施方法、特殊方法、基本方法有什么区别?如果说具体方法和特殊方法事是相对应的,具体方法包含实施方法,这一点很好理解,那么一般方法和基本方法两者是什么关系呢?因此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些概念没搞明白,存在混淆。

(二)研究存在薄弱环节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从检索的文献来看,大多是研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或者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一部分的文献占很大比重。诚然,大学生是特殊的研究对象,高校是重要的研究区域。但是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基础理论的研究推动实践的发展,但是很显然基础理论的研究跟不上实践的发展。比如网络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创新发展的研究还十分欠缺。

参考文献:

[1]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6:205.

[2]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涵及其体系构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0.

[4]侯立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研究[J].社科纵横,2015(06).

[5]李霁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建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8).

[6]宋元林,唐佳海.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征、類型及其优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7]袁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教育探究,2015(09).

[8]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9]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7).

[10]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宋元林.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2]刘新庚.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205-209.

[13]张富良,王丽霞.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整合[J] .思想教育研究,2002(10).

[14]杨直凡,胡树祥.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 7).

猜你喜欢
述评创新
关于法学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探析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