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党报要做“正能量”传播的引导者

2017-08-30 18:47王文博
青年时代 2017年21期
关键词:正能量党报传播

王文博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追求更趋多元化,一些人一方面对社会发展和生活改善感到振奋、满意,另一方面对社会上出现的许多现象和问题感到困惑和纠结,如何排解这一社会情绪,本文站在党报的角度,以做“正能量”传播引导者为题,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三贴近”,提升传播“正能量”的引导力;把握舆论监督的“度”,扩大“正能量”新闻的影响力;建设高素质新闻工作者队伍四个方面阐述了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应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发挥作用。

关键词:党报;正能量;传播;引导;职称论文

一、引言

近年来,在媒体上最红火的词语莫过于“正能量”了。那么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英国世界着名心理大师理查德·怀斯曼在他的《正能量》一书中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正能量”三个字,像“给力”、“HOLD住”等流行语一样,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象征符号,表达着人们内心对正义的力量、对美好未来、积极人生的强烈渴望和期盼。它的广泛流行反映了人们在矛盾错综复杂、价值多元化时代内心的普遍诉求,是有着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的。

二、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高扬时代主旋律,在多元化的时代凝聚社会共识

在网络信息极为发达的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党报要做“正能量”传播的引导者,就必须让新闻的基调服从服务于党委和政府工作的大局,不断改进会议和领导公务活动报道方式方法,做大做强主题宣传,增强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让党的方针、政策易于被群众所接受,乐于被群众所接受。面对热难点问题、重大突发性事件,要主动跟进,及时跟进,第一时间发声,旗帜鲜明地表明正确的立场,引导人们了解真相,正确认识事实真相,让传言、谣言没有传播的时间和空间。要大力挖掘报道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多报道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多反映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创造精神,把版面让给群众,把镜头对准群众,让社会上的积极健康因素在新闻版面上唱主角。把社会公众的关注点引导到社会发展的主潮流上来,更多地关注我们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正确认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鼓舞人,引导人的宣传目的。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提升主流媒体传播“正能量”的社会引导力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对新闻工作提出的重要原则。贴近实际,就是指要站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去把握新闻宣传工作的总基调,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贴近科学发展的主战场,就是要说实话、鼓实劲、求实效。贴近生活,就是指要以生活为源泉,忠实地表现和反映生活,解决生活难题,丰富生活内容。紧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生活变化的新信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贴近群众,就是指要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重视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要通过践行“三贴近”原则,切实改变编辑记者漂浮的工作作风,摆正位子,放下身子,深入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与群众打成一片,吃农家饭,睡农家炕,在田间地地头,在工厂车间,在大街小巷,体验群众的生活,以丰富生动的群众语言,反映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精神追求,表达群众的利益和精神诉求,让党报成为人民群众真正的喉舌。

四、准确把握舆论监督的“度”,不断扩大“正能量”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媒体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如果过分渲染负面的新闻事件,必然会无限放大负面新闻的负作用,给广大读者造成负面的影响,也必然会造成读者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误判,容易造成以偏盖全的错误认知,从而激发迷惘、愤怒、不公的不良社会情绪。

传播社会“正能量”,并不是对我们目前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视而不见,选择性忽略阴暗面。而是要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树立一个正确的舆论监督观。

开展舆论监督是党报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更是新闻记者的一种神圣职责。因为它对弘扬正气、扶正祛邪、改进工作、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搞好舆论监督,就要明确舆论监督报道不是为了渲泄,追求轰动效应,不是为了监督而监督,为了批评而批评,而是有一个明确的出发点,即立足于团结、稳定、鼓劲,着眼于改正工作,分析所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一些问题和社会现象的报道要把握好度,有的既做又讲,有的只做不讲,有的有区别的讲。

党报不同于其他都市报、生活类报,其公信力、权威性是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监督性报道既要把好“量”的度,还要把好“质”的度,也就是批评性稿件在版面上的数量要有一个度,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批评监督和法治类事件新闻不能太过集中,在批评性报道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看到个体真实,又要把握好整体真实,既要依理守法,更要注重报道的社会效果。要让反映社会生活的“正能量”新闻在版面安排上唱主角。

五、加强学习教育,锻造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队伍

人的因素是最關键的因素。新闻工作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闻宣传教育引导的质量和水平。“打铁先要本身硬”,要传播引导“正能量”,首先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当前,由于社会多元化思维的影响,新闻工作者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流格格不入的丑恶现象,个别不良记者到基层吃、拿、卡、要,不给红包不写稿,给了红包乱写稿,有的直接进行新闻敲诈,为图名利搞虚假报道等等,在基层干部群众中甚至出现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口头禅,严重败坏了新闻工作人员的社会形象,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党报要做“正能量”传播的引导者,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坚决打击虚假报道、新闻敲诈等不良行为。

首先,要加强党性观念教育,用好党和人民给予的话语优先权。党报是党和人民的报纸,不是记者或编辑个人的报纸,它不是谋利的工具,它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平台和载体。

其次,要加强业务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今时代,新事物、新观念、新知识层出不穷。如果平时不坚持学习,就难以掌握新本领、应对新问题。新闻记者要以开放的思维探寻学习门径,坚持在学习中掌握情况,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学习分析中问题,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任务,使学习由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求、一种生活方式,使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论素养、专业能力、知识结构与职业要求相称,与时代发展同步。

参考文献:

[1](英)理查德?怀斯曼.李磊译.正能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2]现阶段问题只能通过改革开放解决[N].人民日报,2012-10-22.

[3]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R].2008-06-20.

[4]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2003(10).

猜你喜欢
正能量党报传播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