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工类院校学生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讨

2017-08-30 21:50赵殿军
青年时代 2017年21期
关键词:技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赵殿军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是对社会成员的核心要求。青少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崛起的任务。因此,在青少年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技工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对技工类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急需进行。研究认为,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1)广为宣传,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武装青少年的认;2)教师示范,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触动青少年的情;3)重在实践,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强化青少年的行为才能把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技工;学生

一、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未来社会价值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最根本、最核心的观点和看法,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和形态之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驱使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中国对我国的每一个成员的严格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业已成为了世界强国,但强大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强大还不够,中国人的崛起才是中国真正强大的精髓。中国崛起语境下,中国人崛起的核心是中国人内在的真正强大。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下的中国人快速富裕起来,同时社会上也表现出理想虚无与迷失、价值取向异化与颠覆、道德匮乏与崩坍、责任意识淡漠与缺失、强调人性与淡化社会性的冲突与矛盾,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与前代人相比,业已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精神空虚、道德崩溃、价值破碎、心力憔悴等内在问题,概括起来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异化与缺失。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与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崛起的任务。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引领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并使之深入人心是中国急需进行,也是中国、中国人真正崛起的关键所在,具有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三、在技工类院校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家庭、学校、社会和网络媒体是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主要环境和途径,也理应成为青少年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笔者在学生管理与德育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17岁左右的技工类院校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根据其思想行为特点做到发挥学校主战场、智能手机大平台的作用,广为宣传、教师示范、重在实践,坚持从课堂到课本再到育人过程,逐步将道德观、价值观内化,才能把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广为宣传,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武装青少年的认知

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任务就是提高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在系统的认知基础上,青少年才能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观念,进而才能外化于行动中。

在技工院校中,德育课是每一个青少年的必修课。它在学校思想理论教育中起着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因此,应该强化课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教学广度与深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理论体系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的培养。

课堂内,德育课堂教学要通过各种方式理论联系实际,重在事例,在事例讨论、解读的基础上,系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客观理性分析和评价当代社会中各种社会热点及文化思潮,帮助学生从理论高度科学地认识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把握社会精神领域中的主旋律,起到以社会主义理想、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塑造青少年的灵魂的作用。

课堂外,学校要充分利用班会、黑板报、电子大屏幕、竞赛、文艺会演、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在校园明确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课堂外,还要充分发挥智能手机平台的作用。管理者和教师要转变传播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从以传授者为中心转移到以青少年学生需要为中心,变苦学为乐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充分体现寓教于乐观念。比如,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以互动游戏、竞赛、竞猜等各种个性化方式推送至手机,提高娱乐性,减少“说教味”。

(二)教师示范,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触动青少年的情感

言传不如身教,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中,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应当成为当代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义不容辞的职责。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关爱学生。技工院校学生大多是中学“绩差生”,相比普通高中学生,他们往往存在更多的家庭问题和自身问题,比如单亲家庭问题、学习与责任等的习得性逃避问题,缺少关爱、偏激、敌意、情绪控制能力低下等。所以,教师除了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外,更要消除对学生偏见,理解、爱护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处理师生、生生矛盾,提高师生关系和谐度,取得学生信赖感。教师通过教学和管理实际行动来践行爱国爱岗、敬业、友善、平等、公正、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教师不能固化于已有知识水平,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掌握前沿知识理论,充实自己。以教师自己的终身学习行动为示范,带动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养学生爱学习的敬业精神。

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三基”,更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团队学习,独立学习和创新进取精神的培养。教师的职业注定要淡泊名利,讲究职业良心。教师通过自己的勇于创新、奋发进取、高尚的职业道德行动来激发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重在实践,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强化青少年的行为

观念的形成一般会经历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三个连续的过程。但前两个过程的确立,并不必然会导致行为的发生,有时也会出现态度和行为分离的现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因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还要坚持实践的原则。学校学工线等管理部门和一线教师要拓宽思路、广开渠道、精心设计,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机会。如通过“三爱教育”(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活动、参观纪念馆活动、祭扫烈士墓活动、奏唱国歌和升国旗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考虑到技工类学生实际情况,也可以考虑杭州技工类学校与有关部门联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德育教育基地、博物馆、社区、企业、田间、家庭等开展体验、调查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师生心中;通过模拟法庭、法制报告、法治黑板报等活动,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石国亮,莫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夏立丹.转型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理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J].理论观察.2013(4).

[4]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生活中的社会秩序[M].上海: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

[5]纪莹莹.论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和培育[D].河北师范大学,2013.

[6]马琳琳.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

[7]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本质规定性及路径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

[8]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杂志.2012(23):32.

[9]范玉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载体与路径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4).

[10]孙向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J].中国中央党校学报.2013,17(2).

[11]百度百科.青少年核心价值观[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TZhY1JIeOrpPkJi7QkpbKocV4j9xtOhPSxdrEEMN-TRpN92-t8eGIY6upzIvq5WQCxISTRw06SC-Z9h0h0CLa2016年5月26日.

[12]郭建寧.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13-12-30(12).

[13]吴潜涛.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N].人民日报,2013-5-22(7).

[14]朱琳.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

[15]刘亚男.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技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从技工到英雄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