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情怀之美

2017-08-31 21:28唐源
文学教育 2017年26期
关键词:桃花扇性灵文学作品

唐源

文学的情怀之美

唐源

巴金说过:“当个作家并不难,只要向读者捧出鲜活的心。这颗心若没有人文情怀来充实,也不过是徒有其表。”不朽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都是有厚度的,决定这个厚度的就是人文情怀。苏轼的一句诗“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意思是说,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一定是发自内心、能让人感同身受的。

大家知道焰火为什么美丽吗?那是因为多样的粉末交汇在一起,燃烧,困顿,并于一刹那爆发;诗词为什么绚烂,那是因为文人的万千心事纠结于眉,郁结于心,灵感于一瞬间迸发而出。直抒胸臆,独发性灵。

例如文学作品中的爱情,多了份坚贞的情怀,也就多了缠绵凄恻的感动。如《红楼梦》中,尤三姐心许柳湘莲,但因贾宝玉一句无心的话,便落得“揉碎桃花红满地”的惨烈下场。《桃花扇》中李香君坚决拒嫁田仰,声称:“奴是薄福人,不愿入朱门。”坚定的生活理想,志同道合的爱情,给她以“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的勇气和力量,桃花扇上斑驳的血迹就是她对侯方域、对爱情的坚贞的鲜明写照。

文学情怀在涉及家国天下之时更是厚重,它往往承载着一代人的悲喜,一个时代的兴衰,让人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曹操在《短歌行》中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看似消极,殊不知其“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蕴含了一统江山的雄心壮志;杜甫看到街头流离失所的百姓,将内心的忧愁愤懑以及心怀天下的苍凉倾泻而出,故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传唱;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更是壮怀激烈,让人独怆然而涕下。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便是这个道理。

当然,文学作品除了要有鲜明的人文情怀以外,文章还要有性灵,也就是文章要有作者自己的个性,要能展现作者独特的一面,让人耳目一新。说到性灵,不得不提纳兰容若。他兼具了满人的质朴天真与汉文化的深厚修养,在其《画堂春》中,他写道“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容若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由暗火而郁结,由郁结而困顿,由困顿而渴望解脱,由渴望解脱而到彻底爆发,作者的真情似火箭一般迸发出来,让人欲罢不能。

都说我手写我心,然而若是粗鄙之物,不写也罢。捧出一颗真心,一腔情怀,文学才能动人肺腑。

(作者介绍:唐源,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学生;指导教师:何平)

猜你喜欢
桃花扇性灵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博雅文学社:抒性灵之真情,写人生之华章
孔聘之《桃花扇》與史實并未乖離考論
《桃花扇》的真实结局
杂说书家之性灵
《桃花扇》的真实结局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那把遗失在岁月里的桃花扇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