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协议的签订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7-09-01 01:35赵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成员国关税贸易

赵阳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TPP协议的签订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赵阳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不断地深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发展迅速,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内容.TPP不仅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增长,解决了美国的就业问题,开拓了贸易渠道,而且建立了适应美国需求的国际贸易新规则.但是,对于出口贸易大国中国来说,这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中国应该如何正确地应对挑战,冷静地抓住发展机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TPP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回顾,分析了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内TPP协议的签订对中国经济的具体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的策略.从而,为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格局的构建,以及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深化国内改革提供参考意义.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经济;国际贸易;对策研究

自亚洲金融危机的产生以来,合作成为大多数国家关注的焦点.各国在不断寻找合作的最佳机遇,逐渐成立合作同盟,为亚太区域经济的发展翻开新的一页.2015年10月5日,美国、日本等12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经过5年多的努力,终于达成了一项自由贸易协定,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在TPP协定中,提倡投资的大幅度降低和贸易壁垒的建立,并确立了新的商业规则.由此,一个占全球经济规模40%且超过欧盟的巨大经济圈产生了.随之而来的,是对中国及中国经济贸易的巨大的影响.从当前的形势来看,TPP协议的签订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威胁还不至于很大.在短期内,中国的资本可能会大量外流,而且中国正在进行的外贸成本也会越来越大.尽管TPP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美国和欧盟之间的TTIP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一旦TIPP协议顺利实现,这将是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的一次巨大冲击.此外,中国的产业升级正在一步步推进,中国未来的出口商品不断中高端化,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因此,对于中国而言,这虽不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但是面临的挑战也不容轻视,应当如何积极应对还需要进行深入地探讨.

1 文献综述

自TPP协议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广泛关注.James Laurenceso提出TPP协议在没有中国和印度加入的前提下,没有发展的前景.随着中国和印度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明显.Vikram Nehru则表明,虽然TPP协议因为能够加强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而应该得到认可和欢迎,但它竟然不包括中国在内.中国可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制造业大国,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中国是个重要角色.近年来,中国也高度关注TPP的发展,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战略分析层面,聚集于美国的亚太战略、日本TPP战略、亚太区域一体化发展.总的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研究TPP的政治战略意义.针对TPP从政治与经济领域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充分体现协议发展的政治意义.盛斌(2010)认为,美国利益受到WTO多哈回合谈判无果、APEC贸易自由化停滞和亚洲一体化发展的威胁下,将把TPP变成其实现新贸易议程和亚洲外交政策的理想而有力的工具.美国的TPP战略和行动将对中国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应该权衡目标和利益,提前做出战略反应和政策选择[1].杜兰(2011)提出,美国当局积极促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目的是为了实现由内需型向内需与出口并重型发展模式的转变,扩大出口战略,从而增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竞争力[2].邓喻静(2011)表明TPP是美国制衡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新手段,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内容[3].

另一方面,针对中国是否加入TPP以及何时加入的问题展开讨论.国内学者从美国的经济和政治意图、日本战略和外交政策等出发展开研究,探讨了中国的自由贸易进程,以及如何其他的机制减轻TPP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李杨,黄宁(2013)通过分析东盟四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发展战略及利益追求,详细解释了各国加入TPP的具体动机.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提出短期内静以待变,中长期层次清晰、区别对待的策略选择[4].金中夏,袁佳,张薇薇(2014)提出,对中国而言,不加入TPP谈判将面临的是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从长远看,TPP相关原则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一致.因此,我国应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主动参与TPP谈判,加快以我为主导的自贸区建设[5].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针对TPP的研究都主要集中于国际分析,突出其在国际形势下的战略地位,并没有针对中国的当前发展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具体研究TPP协议的签订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本文在已有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分析TPP协议的签订可能带来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并提出应对建议.

2 TPP协议的产生、发展与特征

“经济北约”是TPP的另一种叫法,起初是由四个国家发起而成立的.这四个国家分别是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文莱,TPP最初也称“P4协议”.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增近多个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加快自由贸易的进程.后来,TPP的发展规模在扩大,美国、日本、新西兰、文莱、新加坡、智利、越南等纷纷加入,使得成员国数量越来越多.TPP涵盖范围广,不仅包括关税问题,而且包括贸易救济、劳动权益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协议在解决成员国经济发展难题的同时,在成员国经济发展方面也提供有利的条件.

TPP成员国情况比较复杂,而且成员国之间差异性也比较大.而且,复杂性和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方面.从地理位置来看,TPP成员国遍及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从经济制度来看,成员国中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发展来看,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从经济结构来看,有以资源为主导产业的国家,也有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TPP协定内容既广而深,从覆盖范围上看,它不仅包括有关商品、服务贸易的传统贸易条款,也包含劳工、知识产权、环境、金融监管、透明度和能力建设等.从协议深度上看,它具有高标准,明显超出当前自贸区的水平.关税减免是TPP的核心特征,成员国中90%的货物关税免除,相关国家间约1.8万种商品的关税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减少或完全取消.TPP具有弹性和开放性,对于新成员的加入门槛比较低.

表1 2010-2015年部分国家出口贸易平均增长率

3 TPP协议的签订对中国经济的长中短期影响

从短期来看,TPP对中国对外贸易和GDP的冲击是有限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不必过分担心TPP在短期内对中国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贸易转移效应绝大部分与关税减让有关,影响效应的大小的因素包括关税减让的真正幅度、贸易关税的高低水平以及成员国之间的竞争和合作的强度等. TPP虽然在关税减让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中国与个别成员国之间也有优惠关税的协定,甚至条件更为优越.由此可见,TPP对中国和部分协议国间的贸易转移效应也会被大幅度地降低.贸易关税的高低,可能会导致中国的出口市场份额的削减.从短期来看,中国和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间的竞争性仍然小于互补性.日本和美国、加拿大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出口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不大.此外,从经济发展规模和生产能力来看,越南和马来西亚远低于中国,在贸易方面的竞争力也小于中国.因此,短期内关税减让对中国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是很有限的.表1是2010年至2015年部分国家的出口贸易平均增长率,从表中可以看出TPP从筹备开始带动了部分成员国家的出口贸易.

从中期来看,除了关税减让这一政策,TPP在削减各国间的非关税壁垒上也做出了贡献.当然,如果TPP协议制定后能够降低各国之间的非关税壁垒,那么对中国的贸易转移效应将会明显上升.相关研究表明,如果TPP中除墨西哥、加拿大的其他10个成员国,除了关税减让外还能够有效地消除成员国之间的非关税壁垒,则会使得中国的出口额下降0.37%,进口额下降0.24%.而且,如果考虑墨西哥和加拿大这两大经济体在内,TPP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的负效应会明显上升.

从长期来看,TPP未来将具有强大的示范、连锁效应.随着TPP的成员国数量不断增加,中国将面临的地缘经济和政治环境会越来越复杂.TPP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显著扩大,中国的GDP会严重损失.TPP的实现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布局造成冲击,使中国关注的区域贸易安排受到阻碍.此外,由于TPP协议达成所引起的效应,造成中国在对外交流中处于被动状态.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产业升级,而随着TPP对全球产业链的不断调整,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在传统优势领域的竞争方面,中国的地位会被削弱.在TPP的规则限定下,国有企业的功能发挥会受到限制,开放度的增大使中国产业向上升级面临更大的挑战.

4 中国应对TPP协议签订的对策

TPP协定的签订在短期内对中国的经济、贸易产生的影响不大,但是长期会产生很大的效应.而且,在短期内中国加入TPP是不现实的.中国在应对TPP和未来的TTIP时,首先要发展好国内经济.美国之所以对很多国家进行经济制裁,主要是凭着其世界第一的大市场.因此,如果中国经济实现世界第一,市场也会成为世界第一.那么,其他经济体与中国达成自贸协定的吸引力相对于美国会更大.虽然中国暂时不加入TPP,但是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可以缓解现存的压力.当然,中国仍然需要为未来提前做好准备.

第一,中国应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长期以来,中国对美国都处于贸易顺差.一旦日本与美国实现自由贸易,日本会成为中国对美出口产品的最大竞争对手.由于中国产品的质量和种类与日本、欧美的产品相比缺乏优势.而且在TPP实行之后,日本出口美国关税将会消除.这样一来,日本产品具有更大价格竞争力,中国产品的大量市场份额被占据.因此,在短时间内中国应该大力增加产业附加值,提升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策略的实施.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外贸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国要坚持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原则,加快推进和周边国家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动多边贸易和投资合作.

第三,打造中国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格局.中国从周边国家出发加快自贸区战略的逐步推进,强化两岸四地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提升区内贸易投资的自由化水平.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进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贸区、中国—挪威自贸区及中国—斯里兰卡自贸区谈判,并尽快与欧盟、俄罗斯、印度开展自贸区协定谈判.

第四,应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广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国外管理经验.从而,提高中国出口商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努力增强中国产品的硬实力.同时,发展文化“软实力”,提高产品国际影响力,提升现代化服务业,力图满足消费的多样化需求.在此基础上,中国可以寻找更合适的时机进行国际间的合作.

〔1〕盛斌.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国的对策选择-透视 “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发展[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70-80.

〔2〕杜兰.美国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战略论析[J].国际问题研究,2011(01):45-51.

〔3〕邓喻静.“TPP”:美国制衡中国新招[N].中国经营报,2011-07-11(A08).

〔4〕李杨,黄宁.东盟四国加入TPP的动因及中国的策略选择[J].当代亚太,2013(01):101-124+159-160.

〔5〕金中夏,袁佳,张薇薇.TPP对中国的挑战及中国的选择[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06):70-80.

F744

A

1673-260X(2017)08-0109-03

2017-04-06

2016年度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XSKY1647)

猜你喜欢
成员国关税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北约成员国武装部队参与在乌克兰举行的2020年联合军事演习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三元肥关税下调 肥企机会来了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