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

2017-09-01 01:35陈晓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教育部信息化信息技术

陈晓华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从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

陈晓华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在回顾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讨论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发展,从硬件环境、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并试图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做一些理性的思考.

信息技术;发展;教育信息化

在人类教育活动的历史演化和发展过程中,技术一直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所依赖的手段;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无数革命性的技术,但能够直接为教育服务的却是凤毛麟角.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则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对教育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它不仅是丰富的资源,而且是有力的学习工具;同时还变革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变革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力倡导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本文总结回顾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并试图从这种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中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1 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等[1].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阶段的划分,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可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见表1.

表1 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称为电化教育阶段.“电化教育”这一名称产生于上个世纪20---30年代,当时正值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受美国视听教育运动的影响,我国教育界也尝试利用电影、幻灯等媒体作为教学工具.顾名思义,“电化教育”是在教育中运用了以电力为能源的教学工具和手段,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从其内容和形式来看,则主要是指在教学中运用了视听技术以及后来的影视技术[2].

第二阶段可称为电视教育阶段.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影视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教育电视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新的技术生长点,并使电教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技术含量大为提高.1979年教育部成立了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负责全国的电教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逐渐恢复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停止了的电化教育工作.在这一阶段教育技术发生了一些实质性变化,即不仅研究电视技术与媒体,而且研究教育内容的呈现和传播方式;但若从教育思想和观念来分析,教育电视基本是单向传播与灌输的教学模式,因此仍然是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的延续.

第三阶段可称为信息教育阶段.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领域经历了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并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制高点. 1995年,中国教育科研网开通,标志着中国的网络教育应用的开端.1998年5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2000年起,教育部制定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战略目标[3].教育部投入大量资金从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涉及硬环境建设、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相关问题研究.在媒体技术方面大量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已进入教育教学.如卫星广播技术应用于远距离教育,多媒体、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个别化交互学习,交互网络技术应用于协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仿真教学等.最为突出的是教育技术观念的更新,树立起“全面的教育技术观”,改变了以往那种认为教育技术就是媒体,甚至只是视听媒体的狭隘观念.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影响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毋庸置疑,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为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产生了深远影响.

2.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几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与普及,各高等院校也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定硬件基础;特别是近十年来更是有了突破性发展,大学校园网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数字校园建设成果显著,智慧校园建设方兴未艾.在西部地区,通过项目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开展远程教育,缩小东西部差距.在东中部地区,高等学校校园网建设采取国家投资(“211”工程二期)和学校自筹、企业投资等多种方式完善和全面提升高校校园网,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2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高等教育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软件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得到了加强.教育部实施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国家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了300多门基础性、示范性网络课程、案例库、试题库、课程平台,取得了显著效果.教育部2001年专门设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公共资源建设——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拟重点支持8-10个有特色的大学博物馆数字化改造[4].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使得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学课堂资源建设得到了较好发展.同时,国内多家网络媒体推出国外名校的“视频公开课”资源,中国高校也开始探索慕课(MOOC)、微课等新的教学形式的具体应用.总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教育资源库、教育软件和教学平台的建设,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对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2.3 信息技术的普及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储备了人力资源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带动了高校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能够培养出高质量信息化人才,教育部实施了网络课程质量认证项目,100多所高校参与了该项目,培训了上万名高校教师,促进了校内网络教学的开展,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

3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回顾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已经逐渐从单一的技术应用转化为与多元化的学科理论融合与实践.重新审视信息技术,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对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首先体现在它需要技术的支持,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在未来的发展中,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将更加关注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技术以及如何应用技术促进教育信息化.

同时,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在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需要有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系统理论等理论支撑,虽然时至今日各种学习理论各执一端,但在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领域走向了融合,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而各尽其力;而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正是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方向,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其自身又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等.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体系,综合利用教育资源,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信息化.

〔1〕http://baike.baidu.com/item/信 息 技 术/138928,2016-11-20.

〔2〕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1999(1).

〔3〕郑永柏.教育技术蓬勃发展——教育技术50年(上).面向未来春暖花开——教育技术50年(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up://www edu en/20010527/.

〔4〕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4、5).

G434

A

1673-260X(2017)08-0224-02

2017-05-07

猜你喜欢
教育部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