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

2017-09-01 04:18李忠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通假同音实词

李忠

文言文阅读在学生的眼里,普遍是个难点。阅读的难点来自于陌生的文言实词无法落实,因而陌生的文言实词的出现无疑是阅读路上最可怕的“拦路虎”。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固然是基础,但掌握正确的方法推断具体语境中实词的含义则是关键。现略陈数法,为学生掌握文言实词提供些许帮助。

一、字形推断法。中国文字是表意文字,其意义可以通过造字法来推知。象形字、会意字,靠的是意会;至于形声字,其形旁也表意,其意义自然可以推知。

吃罢了,吃东西的过程就会暂时完结,因此引申为“完毕、完了”,又引申为“已经、以后”。

二、结构推断法。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讲究对称。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往往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我们可根据这一规律来推断词义。例如:

(4)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4炊爨。(《三国志·魏志·胡质传》)

(1)句中“坚”和“锐”本来是形容词,但因为它们放在了动词“披”“执”之后,作了宾语,而宾语多由名词充当,故而“坚”和“锐”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解释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2)句中“腰”本来是名词,但因为其后带了宾语,故而它活用为动词,解释为“腰里佩戴”的意思。(3)句中“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故“樵”应释为“砍柴”。(4)句中“取樵”为动宾短语,“樵”作“取”的宾语,故“樵”应释为名词“柴”,而不能释为动词“打柴”。

四、成语推断法。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大量源自古诗文,有许多词语的文言意义在成语中保留了下来。在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时,可借助成语来推断其意义。例如:

(1)句中的“克”字,可借助成语“克勤克俭”中的“克”字来推断,“克勤克俭”中的“克”为“能够”之意,那么此句中的“克”字也可用“能够”试解。(2)句中的“贷”字,可据成语“严惩不贷”而解释为“宽恕、饶恕”。(3)句中的“迩”字,可借助成语“闻名遐迩”很容易推断出是“近”的意思。(4)句中的“捐”字,可借助成语“细大不捐”很容易推断出是“舍弃,扔掉”的意思。

五、通假推断法。根据读音,可以发现通假关系,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然后根据本义推断通假字的意思。一般来说,如果直接按本意读不通的字便可能是通假字,其所代替的本字,一般可由上下文推断出来。

(1)句中,“要”与“邀”同音通假,由此可推断“要”的意思是“邀请”。(2)句中,“简”与“拣”同音通假,由此可推断“簡”的意思是“挑选”。(3)句中,“属”与“嘱”同音通假,由此可推断“属”的意思是“嘱托”。(4)句中,“拂”与“弼”同音通假,由此可推断“拂”的意思是“辅佐”。

六、语境推断法。确定文言实词在句中的正确含义,最重要的是根据语言环境来推断,所谓语言环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一个文言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又是专一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把实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具体分析,根据上下文来进行词义的推断。例如:

(1)(2)句有个相同的文言实词“黠”,根据上下文语境,前者是在赞美琅邪王,故“黠”应解释为“聪明”;后者是在叙述恶人作恶,故“黠”应解释为“狡猾”。(3)句中的“弄璋”“弄瓦”作何解释? 根据语境信息“姬方娠”“我夫人有娠”“果双生一男一女”等可知,“弄璋”“弄瓦”的含义必与“有娠”相关。“果双生一男一女”是上承卜者所说的“璋也弄,瓦也弄”。由此推断“弄璋”“弄瓦”分别指“生男”“生女”。而事实是古人家生下男孩,则把璋(玉器,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给他玩,一方面是希望他有玉一般的品德,一方面又希望他成为贵族,可以“光宗耀祖”;生下女孩则给她瓦(一种原始的纺锤)玩,是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红之意。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的难度有所降低,特别是实词的考查一般不超出课本范围,如平时注重积累,强化阅读与训练,再综合运用上述诸法以及其他解题技巧,考试时必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猜你喜欢
通假同音实词
基于通假研究上古等类的可行性及方法
康有为藏西夏字书《同音》残叶版本考
衛伯考(下)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同音》二字格探析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English Jokes: Homonyms
《洛神赋》“清阳”词义训诂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