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09-03 07:13林荣校广州市精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440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年8期
关键词:二氧化氮环境质量广州市

林荣校(广州市精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440)

广州市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分析及对策研究

林荣校
(广州市精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440)

本文以广州市环保局公布的《广州市环境状况公报(2012-2016年)》公布的城市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变化为依据,结合广州市实际,分析全市五年来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特点和现状,根据全市大气污染原因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大气;环境质量;广州

引言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地处我国南部,广东中南部,是西江、北江和东江汇合处,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介于东经112°57′-114°40′,北纬22°26′-23°56′之间。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光热充足,风向风力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近年来,随着广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其中,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了60%。本文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广州市环境状况公报(2012-2016年)》中公布的数据为依据,对大气污染因子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酸雨以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总体变化情况对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导致大气变化的成因进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

1 广州市空气质量变化

1.1 广州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表1 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限值

从2012-2016年广州市所监测的SO2、NO2、CO、PM10、PM2.5、O3六项指标监测的结果来看,比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相关标准。经监测后所公布的数据来看,五年来,广州市六项指标监测中除臭氧外,其他指标的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SO2年均浓度从2012年的2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2016年的12微克/立方米,下降了45.5%;NO2的年均浓度由2012年的4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2016年的46微克/立方米,下降了6.12%;CO的第95百分位浓度由2012年的1.7毫克/立方米,下降到了2016年的1.3毫克/立方米,下降了23.5%;PM10浓度由2012年的6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2016年的56微克/立方米,下降了18.8%;PM2.5浓度则由2012年的51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2016年的36微克/立方米,下降了29.4%。除此以外,O3指标第90百分位浓度虽然从2012年的18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2016年的155微克/立方米,下降了14.83%,但2016年的浓度值较2015年上升了6.9%。

从空气质量达标情况来看,由2012年的69.9%上升到了2016年84.7%,上升了14.8个百分点。但达标率较2015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6项指标中,二氧化氮浓度超标0.15倍,PM2.5浓度超标1微克/立方米。

从行政区划来看,全市11个行政区中荔湾、越秀、番禺、白云区等市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差。酸雨频率由2012年的40.6%下降到了2016年的29.4%。降水中的pH值近三年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降水酸度继续减弱,酸雨污染持续减轻。

1.2 广州市空气质量变化特征

从近五年广州市环境公报所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市的空气环境质量整体出现好转,主要污染物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且市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时空变化来看,全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优良率近5年来有较大幅度提升,5年时间里上升14.8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向好态势较为明显。从颗粒物污染特性看,目前,全市大气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二氧化氮。从气溶胶的特性看,二氧化氮仍然超国家二级标准,从2015年的超0.175倍,下降到了2016年的超0.15倍,可吸入颗粒物从2015年的超0.114倍下降到了2016年0.028倍,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是全市空气主要污染物。

2 广州市空气变化原因分析

近年来,广州市打造物流、贸易、国家创新中心城市为目标,不仅在市政建设、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全市空气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依然不能掉以轻心。导致全市空气变化的成因主要有:

2.1 工业固定污染源

2016年广州市空气优良率为84.7%,较2015年度下降了0.8个百分点,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氮和PM2.5。2016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9610亿元,三产结构为1.22:30.22:68.56,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为22.68,工业固定污染源是导致全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市政建设因素

近年来,随着广州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市政建设以及房地产开发等都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大量基础设施的开工建设,以及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由此导致的扬尘污染等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导致了白云和荔湾区的PM2.5和PM10浓度相对较高。据统计,2016年广州市房屋施工面积较2015年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此外,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72公里,仅2016年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就达200公里,2017年计划新建10个高速公路(穗境里程约260公里)。基础设施的施工建设加剧了城市空气污染物浓度。

2.3 城市交通因素

日益增长的机动车辆加重了城市大气环境的负担,城市空气污染作为一个主要环境问题正迅速地凸现出来[1]。截止2015年底,广州市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233.8万辆,比2014年新增了11万辆。不断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加剧了机动车尾气的年均排放量,机动车尾气作为流动性污染源成为影响全市空气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加大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广州市环保局提出了“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建设为总目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趋势向好,但也仍需要做好综合施策。

3.1 强化工业污染治理

继续加大市区发电厂等企业的火电机组“超洁净排放”改造工作力度,完善全市锅炉监管,尤其是要做好监管信息核查和监管台帐,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广州市锅炉排放监管系统”。继续推进重点区域集中供热周边分散锅炉的关停工作,积极开展“无燃煤设区、街道”创建工作。做好挥发性有机物防治,排查弄清全市范围内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情况,督促相关企业做好生产改造,加大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排污收费征管力度。

3.2 深化流动性污染源控制

继续做好机动车国V排放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国V排放标准的车辆严禁办理注册登记或转入登记。加大城市黄标车淘汰力度,扩大黄标车限行面积。住建等部门要加强全市建筑工地的日常巡查监管,严格密闭覆盖施工,经常性的做好道路冲洗,深化建筑施工工地排污收费,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做好辖区内船舶污染排放控制工作,推广绿色清洁能源的使用。

3.3.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研究

增加全市空气质量发布点,实时发布空气质量状况及排名,进一步完善环保与气象等部门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合作机制,研究全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变化特征,尤其是主要污染物的贡献率等,从源头做好防治。作者简介

林荣校(1982.10-),男,本科,汉族,广东汕尾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研究。

猜你喜欢
二氧化氮环境质量广州市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麓湖春天观景
空气中二氧化氮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二氧化氮制取实验装置和除气操作的改进
二氧化氮具有独立急性健康危害 浓度升高显著增加死亡风险
北京地铁环境质量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