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柔弱,十几辈的传承

2017-09-03 16:58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3期
关键词:藤条晨练弘扬

凌晨四点半,天未露白,他就起床了,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沿着河岸跑一个小时的步。跑完步,回到家,他打开场馆的灯,扎下马步,又练上一个小时的拳。还没缓过气来,洗澡后便匆匆赶去上学了。这样的早晨陪伴了他很多年,现如今他已经16岁了,他就是潘鸿燊,洪圣始祖馆广州蔡李佛拳会的传承人,一名正统武术师。

潘鸿燊是家中的独子,父亲与爷爷从小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他的任务不仅仅只是练好武术,更重要的使命是弘扬武术文化精神。双重壓力下,潘鸿燊每天还要进行诸多磨炼。一日双练是潘鸿燊的日常,第一练是晨练,晨练是潘鸿燊武术世家的规定,所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即使生病受伤,潘鸿燊也咬牙坚持着四点半起床进行晨练。第二练是加练。如果说晨练是打磨他长久的耐力,那么加练就是折磨他的意志神经,不把汗流干不算结束,每个动作不超越极限不能停止,这是加练的核心。加练时,父亲会拿着藤条陪在旁边,看到潘鸿燊坚持不下去就一藤条抽过去,毫不留情。即便如此,潘鸿燊没有任何怨言,他清楚,如果一名武术师的韧性与毅力都不过关的话,何谈弘扬武术精神呢?

除了武术师的身份外,潘鸿燊还是普通的高一学生,也要上课做作业。只不过,学生与武术师对他来说并没有明显的分隔,学校里,他时刻贯彻武术精神。即使每天的训练让他疲惫不堪,也没有影响潘鸿燊准时上学,作业也没落下,如果没有亲眼看过他训练时的辛苦,任谁都会认为他就是一名普通学生。潘鸿燊最喜欢体育课,因为在课上他就有机会展示他的武术,获得同学们的掌声,人们的认可也能给予他疲惫的身心一丝丝慰藉。

同学们敬佩他不是因为他会打拳,而是他一身正气、任劳任怨的精神。潘鸿燊从不会凭借一身武艺去欺负别人,相反,他还甘愿被人“欺负”,其他同学找借口不打扫卫生,潘鸿燊做;其他同学不肯出力搬运的东西,潘鸿燊搬。除此之外,他还十分热心,无论老师还是同学遇到困难,第一个出头的总是他。有人打趣他说:“你怎么总喜欢管闲事啊?”潘鸿燊会不好意思地回应:“我们习武人的精神就是这样的。”

他的精神感染了身边其他人,渐渐变得和他一样热心,最起码在学校里,潘鸿燊做到了弘扬武术精神。他在学校有了一定名气,校领导经过一番商议,认为既然学生都喜欢他,那干脆把广播体操换成潘鸿燊的健身拳,这样其他学生更愿意动起来。从那时起,潘鸿燊成为了学校课间操的领操员,带着数千名学生练健身拳。

一天并没有那么快结束,放学后,潘鸿燊换上了武术家的服装,直奔市区内各个公园广场。在那里,他时而耍耍关公大刀,时而连翻跟斗,做出精彩的动作。看到这样的表演,围上来请教他的人不在少数,潘鸿燊自然乐意把动作传授给他们。为了教导孩子,潘鸿燊还专门开设了儿童武术课程,让孩子们提早接触武术,这些课程都是免费的。偶尔有人讽刺他,说他是街头卖艺的,潘鸿燊也只是笑笑,并不回应。街头授艺回到家再一番加练,就已经十点半了,到这个时候,潘鸿燊才能吃上第一口晚饭。接下来再算上写作业洗澡的时间,到十二点半才能躺在床上,安然入睡,武术师的一天结束了。

一日之中,潘鸿燊最喜欢的便是洗澡前后那段空余时间,大概在三十分钟左右,他才能做一些正常同龄男孩该做的事情,看漫画、读故事书、上网等,其他男孩有很多时间去做这些事,而他只有三十分钟。父亲偶尔会心软,问他会不会抱怨武术师的身份,潘鸿燊摇摇头,说了声“不”。

潘鸿燊原本想点头,说他抱怨过,但他害怕看到父亲失望的神情,如果他再强硬一些,坚持说他不喜欢武术师,情况没准就不一样了。然而,潘鸿燊还是选择了柔弱地摇头,因为他清楚,也许正是因为自己一个人的柔弱,十几辈的武术精神就能继续传承下去,当他看到武术精神让人们变得更好时,一个人的柔弱也算不了什么了。

猜你喜欢
藤条晨练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和天鹅一块晨练》(摄影)
为什么在雾天不适宜进行晨练
剪纸作品欣赏:晨练
晨练
藤条去了哪里?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